易蘇輝
母親天生被賦予了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她們孕育偉大的生命,并用愛心創(chuàng)造美麗,用包容創(chuàng)造幸福。女企業(yè)家更是如此,她們用女性特有的方式去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富,而不是去跟男人爭奪。她們創(chuàng)造歷史,同時也登上屬于自己的絢爛多姿舞臺。她以“做百年企業(yè),樹百年品牌”為愿景,幾十年孜孜以求,成功打造了圍巾類服飾配件D.Jernny(黛嘉霓)品牌。她就是專為做好帽子品牌的美麗女人;她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服飾配件時尚優(yōu)雅女人;一個把全部精力傾注于傳播服飾配件文化的智慧女人;既有白天鵝的高貴優(yōu)雅,又有黑天鵝的內斂堅韌。很少在媒體前露面的她,使得外界對她的猜想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1974年出生在牡丹江市
林暉出生于牡丹江市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軍人,母親是一名廣播員,家中姐妹三人,排行老小,她17歲早早地參加了工作,青年時期的林暉由于軍人情結想考軍校,結果21歲嫁給了當時父親看好的一段軍嫂姻緣。應該說,她的成長是與我們這個時代同步的。當國家還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時候,她走上了工作崗位。曾經(jīng)做過營業(yè)員、開過飯店。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上下出現(xiàn)下海熱、經(jīng)商熱,她也隨著大時代的浪潮,勇于試水,下海經(jīng)商。說到經(jīng)商,這里不得不提及一段她的奇跡。
捐腎救二姐,扎根在商界
2003年,對于林暉來說注定是奇跡的一年,那一年,家中二姐得了尿毒癥,對于全家人無疑是一個噩耗。她回憶當時的情景,說二姐時常要忍受一根一尺長的針扎,時間久了都扎不進去,只能從腳上插進去做透析,這個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家人也越來越焦急,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腎,父母年紀也大了,當時討論換腎手術方案,于是為了給二姐換腎,毅然決定到北京配型,腎源極其難找,幾乎是不可能。由于二姐是O型血,林暉是B型血,配型不成功,二姐想就此放棄,當時二姐就做好有去無回的打算,連墓地都買好了。就在這關鍵的時刻,林暉還是不放棄,四處奔赴全國各地醫(yī)院尋找腎源。除了需要腎源,還需要昂貴的后期療養(yǎng)費用,林暉看著諾大的北京城,就萌生了想在北京做生意的想法,就這樣一邊找腎源,一邊在老鄉(xiāng)的指引下在中關村開始了電腦生意。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多方打聽和找尋,半年后找到了二姐配型成功的腎源。救了二姐,林暉自己也在中關村做電腦生意從此開啟了人生的經(jīng)商生涯。
金融危機爆發(fā),由梅花傘與帽業(yè)結緣
2008年,林暉經(jīng)歷了幾年的積累,小有成就的她有一天逛天意市場,一把非常漂亮、時尚的梅花牌的花傘,吸引了她的視線,她當時想一定要買下它。拿著這把傘吊牌的瞬間,突然萌發(fā)想做梅花傘代理的念頭,她馬上和廠家聯(lián)系,而答復卻是已經(jīng)有代理了,她不死心兩個月后又聯(lián)系了廠家,接著去了梅花傘訂購會,在訂購會上,發(fā)生了史無前例的一幕,全國第一個簽訂一年600萬合同的北京市代理商。2008年在人們以為美國次貸危機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之時,美聯(lián)儲宣布貸款850億美元拯救美國總統(tǒng)宣布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一觸即發(fā)。中國從政府到學界正在為中國幸免于難而洋洋自得之時,不少企業(yè)和投資者正面臨滅頂之災,失業(yè)劇增,實際工資下降了2/3,而早前數(shù)以萬計的中小企業(yè)倒閉和破產(chǎn),僅紡織業(yè)就有2000余萬工人失業(yè)。在這樣的經(jīng)濟大背景下,林暉董事長如何能一擲百萬拿下這份訂單。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當林暉知道拿下代理的條件是簽訂一年六百萬合同。她當時單純的地問“完不成有什么損失嗎?”廠家說沒有,當時也沒有想退路,有的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從此踏上了人生路上新的路程。
背水一戰(zhàn)成就D.Jernny(黛嘉霓)品牌
當時梅花傘是外銷的廠家,2007年剛剛開始決定做內銷市場,也就是由外銷轉內銷需要很多方面思路的轉變。而在這次梅花傘經(jīng)營戰(zhàn)略調整中,林暉敏銳的抓住了機遇創(chuàng)造了在百貨商場做內銷的大膽嘗試,成為中國第一個讓梅花品牌傘的進駐零售百貨商場的帶頭羊,接著她創(chuàng)新做成了梅花傘品牌組合的銷售商。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梅花品牌由單項銷售傘增加了經(jīng)營范圍。有了帽子、圍巾、傘組合成一個品牌的銷售。那一年她用盡全部力量和精力做這件事情,竟在全國銷售第一,她出名了,同時也為她奠定自有品牌D.Jernny(黛嘉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林暉與D.Jernny(黛嘉霓)相愛相生
通過一些考古文獻,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早以前的人類就有了佩戴飾品的習慣。從女性的石頭手鏈,到印第安人頭上的鮮艷羽毛。最早的配飾完全是由于人類的喜愛而出現(xiàn),是作為一種個人美的追求的基礎上而產(chǎn)生實物載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配飾從原來單純的美的追求,不斷地被賦予更多的涵義。個人特殊地位的體現(xiàn)(古代部落頭人的裝飾,手杖)、個人榮譽的象征(運動員獲獎的獎牌)宗教信仰的象征(教堂里的十字架)、個人形象的體現(xiàn)(明星的個人物品)等等。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體驗時代,它的到來打開了一個與產(chǎn)品進行交流的感官通道。服裝配飾作為與人身體接觸最親密的物品之一,它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最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進而產(chǎn)生不一樣的穿著品味。帽子從古至今,從國外到中國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林暉正是被帽子獨特的文化和獨有的魅力深深吸引。在國外尤其是英國對帽子文化頗有講究,據(jù)說在各種場合都要戴不同流行和形式的帽子,帽子已成為英國紳士社會地位的象征;在淑女的打扮中帽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裝飾,根據(jù)貴族傳統(tǒng),帽子還是社會身份象征。研究帽子文化后,林暉想帽子和傘一樣,過去傘只有下雨天才會使用,但是現(xiàn)在天熱時用傘量也很大,因為可以防曬,要是人人都有一把傘,就像帽子在國外市場似的,如果一年四季人人戴不同的帽子,那么今后帽子的市場前景是多大,林暉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截至到目前,D.Jernny(黛嘉霓)品牌的帽子專柜在北京已經(jīng)有23家商場進駐。她的帽子銷售量由每月幾十頂?shù)浆F(xiàn)在的幾千頂,增長率由最初的10%迅速遞增到60%。林暉娓娓道來一路艱辛,她說千里馬是奔跑出來的,將軍是拼搏出來的,事業(yè)是靠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奮斗出來的。
好友張青訴說林暉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 你聽說過救護車從北京最遠把病人送到什么地方的真人故事嗎?今天我聽說了一段,一趟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地跨越祖國數(shù)個省市,歷行18個小時。付出1.8萬元的路費,為的就是把養(yǎng)育自己長大的危病父親送回故土。這是令人佩服、敬重的孝子報恩父親的真實故事。我的好友小林父親患肺癌半年多,她一至 跑前跑后無微不至的照顧,從時間、經(jīng)濟、體力、精力上不知付出了多少。但老人的病仍沒逃脫最后的劫難。 4月24日老人病危,為了圓父親走后回到牡丹江的故鄉(xiāng),入土為安的遺愿。小林 與醫(yī)院商談后,制定了一個在救護車上一路搶救的方案,就這樣她又聯(lián)系好救護車,一路兼程趕往老家,除了上衛(wèi)生間一路不停車,他們行走18個小時,老人是心有靈性的,他忍耐著巨大的痛苦,以他堅強的意志,堅持著,堅持著,身邊有大夫,有老伴,有自己的骨肉小林子。一家人在一起趕到了老家。小林子的父親終于在臨走前回到故土,看到了他所有的親人,最后非常安詳?shù)刈吡恕?從決定在北京用救護車把老人送回老家,到老人去世僅僅四天的時間,小林子一個30多歲的女孩子,扛起了一片天。她身邊的所有人都為她豎起了大拇指!好樣的孝子 !”張青說林暉的所作所為令人可敬之、可嘆之,可思之,我們每個人對待父母做得如何呢!遇到大事情時,你能否果斷抉擇并擔當起責任呢!
像孔雀一樣色彩斑斕,盛開四方
仁者愛人,永恒的美麗注定結緣于思考:“一切快樂來源于耕耘?!薄靶疫\靠自身努力支持,一旦松懈,幸運了無蹤跡?!薄芭笥咽强此铺煅?,卻在咫尺。”“朋友是寂寞時分想起來有些暖意的人?!?/p>
智者識人,善惡分明輪廓清晰。她的座右銘是:女人養(yǎng)三雅;高雅、優(yōu)雅、清雅,方為真美人。也非常欣賞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yè)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她是那樣的情深義重,父親的離世,讓她不敢懷想,在一次外甥婚禮會上,讓她的思念落在了這首歌上:
《大?!?/p>
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
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么 又不知從何說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來潮去
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
想要說聲愛你卻被吹散在風里
猛然回頭你在哪里
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jīng)的愛
就讓我用一生等待
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
就讓它隨風飄遠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
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
我的愛 請全部帶走
她忙著工作,還忙著履行各種不同的職責。面對今后的市場,傳統(tǒng)的實體零售商遇到互聯(lián)網(wǎng)的沖擊。她說認為只要錯位經(jīng)營,手段出新求變,服務品牌化,多元化和差異化,同時要增加了網(wǎng)上銷售和訂單業(yè)務,今后還要通過微信、APP等科技手段營造與消費者溝通的便捷平臺,建立最忠實的微信顧客群。網(wǎng)店和實體店不是競爭對手,大家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家充分發(fā)揮各自特長,都會有各自的生存空間。
如今,歷經(jīng)繁華的她,內心卻依然溫潤如初。正如:曹植《洛神賦》用“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來描繪洛神美態(tài)。輕盈如雁之身姿和“驚鴻一瞥”似乎與“掠影”的動態(tài)美相近,但對美的審視更豐富、超然之美更強烈,只是匆匆掠過一眼,卻映入腦海、對這一超凡的美留下極其強烈而深刻的印象……
林暉就是那令人心動的“驚鴻”,只要她一出現(xiàn),不管是她獨自一人,還是幾人相伴,不熟悉她的人一定會從眾人堆中辨出她,因為出眾的美麗只要一瞥,便會“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