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頭
這一對相愛相殺的好“基友”在屏幕上活躍了76年之久,相信它們也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時光。
對于我這種寫字的人來說,湯姆和杰瑞是教科書式的人物塑造。
它們囿于永恒的民宅,一道墻把它們分在兩邊。貓的宿命就是抓住老鼠,而老鼠的“鼠生”唯一要務(wù)就是躲避貓的利爪,并在廚房里滿足自己的肚腸之需。
而在這個彼此追逐的游戲里,復仇是最大的主題。它們并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仇恨和傷害而永遠待在一起,彼此就像本體和影子,注定無法分開。
就是這樣一個異常簡單的故事卻長盛不衰,觀看的人也從不厭倦。
仔細想一想,《貓和老鼠》是一部非常怪異的動畫片。按照今天美國的法律,早期的劇集里大概有相當一部分會被絕對禁止向幼兒播出。因為那些讓人們哈哈大笑的橋段,充斥著暴力鏡頭和相互傷害的情節(jié)。
同時,湯姆和杰瑞都應(yīng)該算是“男性角色”,雖然偶有客串的女友,但是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這對“基友”在絞盡腦汁陷害或者報復對方。而且它們對這個游戲永不厭倦,如同佛教說的那樣,它們的行為向世人展示了標準的“癡愚”。
在那些無盡的追殺中,我們可以看到悲劇的力量。
貓要抓老鼠,這是貓無從逃脫的命運,也是貓最本質(zhì)的天性??雌饋磉@就像是我們的欲望,我們天生要去吃,要去愛,要去索取。然而,湯姆永遠也抓不住杰瑞,正如我們永遠也無法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欲望,卻又不得不像湯姆貓一樣不斷地追尋。
這同樣是注定之事,正因為希望渺茫,所有的努力注定徒勞,卻又無法停止,所以,這種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背后一定是悲劇的底子。
追殺本身并不好笑,永遠求不得才讓人哈哈大笑。我們看似是在笑屏幕上的那一對冤家,其實我們是在自嘲。偉大的戲劇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甚至不會讓你意識到自己是在自嘲,而內(nèi)心的壓力卻早已悄然釋放。
可能湯姆和杰瑞的作者也沒有想過,他們塑造出這兩個生龍活虎、永遠精力充沛的混蛋,其實也是一種對于男性的諷刺。
湯姆和杰瑞都是標準的“直男”,也正因為這樣,它們會為單一目標全情投入,哪怕一次次毀掉自己棲息的民宅也在所不惜。當它們陷入對勝利的渴望時,眼睛里看不見獎杯之外的任何東西,總是想沿著一條直線直奔目標。
對于它們而言,對方都是這條直線上的障礙。為了清除障礙,它們可以在那么多集里不間斷地彼此攻擊,彼此絕不退讓妥協(xié),也根本看不到反思改進的跡象。
每一次都和第一次一樣,湯姆總是會掉進相同的陷阱,過往的經(jīng)驗對它來說毫無意義。
而杰瑞這個被追殺的角色,才是真正控制劇情的關(guān)鍵。因為在所有的劇集里,主要由它來負責每一集的不同之處——它必須在每一集里想出一個新招來擺脫湯姆。力量弱小而智慧強大,這一點牢牢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
與其說我們是來看湯姆如何追殺,倒不如說是為了看杰瑞如何逃脫。在大的命運已定的情況下,小人物在具體事物上的掙扎就顯得尤為珍貴。同樣的,這依然折射了大部分人的人生現(xiàn)實。
我想說的是,一個好的故事未必需要復雜,喜劇的精髓在于重復,同時在每一次重復里帶來一點點新的驚喜。
相對而言,故事的內(nèi)核更為重要。因為無論我們看多么新鮮的故事,我們在故事的最深處看到的是自己,看到的是自己的欲望、自己的人生。如此,我們才會不斷地把自己投射其中,樂此不疲地看下去。
CP(character pairing),即角色配對。這個詞由日本的“二次元界”進入中國,進入的時候意思改變?yōu)閏haracter coupling,即具有戀情的角色配對。湯姆和杰瑞彼此相愛嗎?在76年之后,我們應(yīng)該給出肯定的回答。這大概是《貓和老鼠》的最后一個暗喻:恨可能是愛的另外一張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