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動筒嘗于國學(xué)②中看博士論難③云:“孔子弟子達(dá)者④有七十二人?!眲油惨騿栐唬骸斑_(dá)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⑤?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jīng)⑥傳無文⑦。”動筒曰:“先生讀書,豈合⑧不解孔子弟子著冠者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jù)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⑨。
(選自《論語》)
【注釋】
①動筒:人名。
②國學(xué):京師官學(xué)的通稱。
③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diǎn)進(jìn)行辯論。
④達(dá)者:賢達(dá)的人。
⑤著冠:成年。
⑥經(jīng):書。
⑦文:記載。
⑧豈合:怎么能。
⑨對:回答。
【參考譯文】
動筒曾經(jīng)在國學(xué)中聽見博士辯論說:“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個人。”動筒于是就問:“有名的七十二個人,幾個是成年的?幾個是未成年的?”博士說:“書上沒有記載?!眲油舱f:“先生讀書,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個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個人呢?”博士問:“你是根據(jù)哪篇文章知道的?”動筒說:“《論語》中說:‘冠者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來不是七十二個人嗎?”在座的人都大笑起來。博士沒有話語回答他。
【寓意】
讀書不能望文生義,更不要自作聰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懂裝懂,不僅會被恥笑,最終還會犯下大錯,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