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職工一直在行動
工會作為一個群眾組織,應該用怎樣的服務來贏得職工認同、增強工會的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應該是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做服務型工會。
今年是“十三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工會改革的攻堅之年。凝聚起職工的智力投身“十三五”建設,投身中國夢構(gòu)筑,是工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發(fā)揮工會組織橋梁紐帶作用,走進職工,服務職工,開展各項服務工作以職工為中心、舉辦各類活動讓職工當主角,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服務普通職工、一線職工工作上,才能提升工會在職工群眾中的向心力、凝聚力。
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在多年堅持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基礎上,在服務職工群眾和助推大局發(fā)展中尋找結(jié)合點和著力點,今年推出了主題為“勞動光榮”的10件實事項目。仔細看這10件實事項目,既有對職工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和“最困難、最操心、最憂慮”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項目,又有圍繞企業(yè)發(fā)展大局的實事項目。特別是以勞動光榮為導向的選樹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項目,既助職工職業(yè)向新目標發(fā)展,又助企業(yè)轉(zhuǎn)型發(fā)展,這是工會服務職工意識更加強化、服務職工能力進一步提升的標志。
城投集團工會為職工做實事,無論是去年的“六送三進”實事項目,還是今年的“勞動光榮”10個項目,都回應了職工的需求,契合了群眾的盼望,助推了企業(yè)的發(fā)展。我們常常說,做工作要以問題為導向,職工的所需、所求、所呼、所盼,就是工會為職工做實事的響應點和落腳點。城投集團工會實施的職工實事項目正是踐行了這個原則,所以有了職工代表無記名測評投票九成五以上的滿意度。
城投集團工會為職工做實事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普惠制。如“勞動光榮,快樂會員”項目,出全資進行一次性購買B類會員專享保障計劃,使全系統(tǒng)2萬名職工都得益。諸如此類的普惠制實事項目還有多個,體現(xiàn)了工會組織群眾性的根本特性,是工會繞著職工“生物鐘”轉(zhuǎn)、熱誠服務職工群眾宗旨意識的進一步強化。
盡心竭力,盡工會所能,自覺地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城投集團工會為職工做實事一直在行動。做職工群眾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在工會深化改革中,已然成為工會更加自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