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
編輯同志:
我大學畢業(yè)后就職于哈爾濱市一家廣告公司,與公司簽訂了三年期勞動合同,從事市場推廣工作。下班后,我經(jīng)常留在辦公室繼續(xù)做事。工作滿兩年后,為了謀求更好的發(fā)展,我向公司提出辭呈,并要求公司支付兩年來的加班工資。公司業(yè)務主管認為,公司從未要求我加班,是我經(jīng)常主動留在辦公室不回家,并且兩年來我也從未向公司提出加班審批,故公司無須支付加班工資。我認為,我每天在公司的時間明顯超過8個小時,理應獲得加班工資。我想咨詢一下,公司拒付加班費的行為合法嗎?
讀者 王 鵬
【答疑】
對于王鵬的疑問,本刊特邀黑龍江建文律師事務所的張建文律師解答如下:
加班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的超時工作。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了三類加班:工作日延時加班、雙休日加班、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币虼?,是否加班應當由勞動者進行舉證。
此外,如果用人單位規(guī)定了加班審批制度,只有經(jīng)審批的延時工作才屬于加班。勞動者未經(jīng)審批而自行延時工作,即使能夠證明其延長工作時間是在處理工作事務,也不能被認定為加班。但如果用人單位并未設立加班審批制度或者加班審批制度形同虛設,那么,只要勞動者可以證明其延長工作時間是在處理工作事務,就很有可能被認定為加班,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加班工資。
鑒于你只提供了每天在公司的時間超過8個小時的考勤證明,并未提供證明你下班后留在辦公室是在處理工作事務的證據(jù),且未經(jīng)單位審批,因此公司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