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課容量大,時間少的問題。為老師們提供了省時、省力、速效的便利條件。在數(shù)學學科上,特別是高中數(shù)學,學生普遍認為難度大,成績提高不明顯。那么如何構建數(shù)學高效課堂,是每一個數(shù)學教師應深思和反省的問題。
改變授課模式
必須創(chuàng)建數(shù)學高效率課堂,老師和同學都務必改變一下以前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把學生被動學習的行為變成主動學習行為,將以前舊的教學模式轉變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反饋練習—鞏固提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的目的。
由于數(shù)學課程本身就不如語文等課程生動有趣,因此在教師上課的時候更要注意語言的運用,如何使數(shù)學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鉆研的一門學問。我的思路是在教學中適量的添加一些語言的修飾和語氣的變化。讓自己的聲音也抑揚頓挫一些,必要的時候適當?shù)睦L語調,或者忽然大聲一下,讓走神的同學把注意力重新放到教師的身上。
時間是效率。抓緊一切時間,巧妙運用時間才能保證課堂上的高效率和高吸收。我們要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摒棄我的課堂我做主的觀念。課堂上要精講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課堂的高效運行。教師要在課堂上惜時如金,把時間交給學生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節(jié)約時間。教師要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5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
因材施教
一個班級有六十幾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教學中既要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又要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里面把知識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首先要創(chuàng)立輕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放松、愉悅、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因此老師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精美的課件、輕松的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思考理念。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勤奮多思的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導入,穿插于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一直處于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中,學生能自主或合作探究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加以適時點撥,必將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每位教師可以依據自己的學科特點、教學風格以及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擬定多種教學預案,盡可能使全體同學都參與進去,對缺課不交作業(yè)的學生,任課教師要及時了解情況,找學生談話,做好溝通工作,決不放棄一個學生。
發(fā)揮多媒體作用
引導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投入情感轉變。課堂上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綜合運用于學習,定會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效率。在應用多媒體的時候,除了加入教學內容,在邊角的地方加入一些搞笑但是又不影響教學內容的小插件效果能更好一些。
用心呵護好每一名學生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學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教師應善待每一名學生,對他們關懷體貼、做他們博學多才的良師益友,做他們心靈和智慧的雙重引路人?!坝H其師而信其道”“厭其師而棄其道“,平等、尊重、了解、傾聽、善待每一名學生,這是做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而具有高素質、充滿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民教師,正逐漸成為學生仰慕和追捧的對象?,F(xiàn)在,學生正從”學會“變?yōu)椤睍W“,教師正從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偠灾瑸榱藸I造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我們在課下就應該花費一定的時間和學生交流溝通,放下架子和學生成為真正的朋友。必須師生雙方融洽和諧、平等對話。必要時,要讓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讓學生上臺講課會增加學生的新鮮感,老師在臺下聽課及時糾正講錯生的錯誤。會使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大大提高。
認真反思課堂教學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和再學習的活動,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反思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凡是新授課,每課必反思。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就會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長期總結教學得失,能幫助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少走彎路,也能探索出最優(yōu)化的教學途徑。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的“前車之鑒”,在下次備課時,便于發(fā)揚優(yōu)點,根據存在問題作出合理的補充修正,并能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我們駕馭教材的能力,減少失誤,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制
如何營造高效數(shù)學課堂,讓所有同學都能參與進去,并且在題量的配備上,既能使優(yōu)等生吃得飽,又能薄弱生上課有食可吃,我百思齊想,抽出大把的時間去琢磨,也積極的去向其他同仁取經求教,后來我嘗試著將全班同學分成4組,每組選出個組長,當然這個組長要兼具清晰的理性思維,對待數(shù)字準確的運算處理能力,以及精煉的語言組織能力。當我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學們聽時,大家都充滿興趣,并踴躍競選各個小組的組長一職,小組很快就成立了,接下來怎樣恰到好處地運用于課堂,我采用了小組加分、減分制,即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并回答正確的組員加一分,組長回答對的加兩分,平時基礎薄弱的同學回答對問題雙倍加分,每周一統(tǒng)計,選出周優(yōu)勝組,最后再選出月優(yōu)勝組,以及學期優(yōu)勝組,并且我用自己的錢給優(yōu)勝組員買蛋糕吃,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共同分享勝利的喜悅,無形之中積累了信心和成就感。同時也給班級里的好人好事加分,犯錯誤的同學適當扣分加以懲罰和制止,很快,我班不僅數(shù)學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而且班級也形成了良好的風氣,使得整個班集體更具凝聚力。同時在習題的配備上我也用心去篩選,除了基礎題,還在最后備了些最新高考真題,利用自習課時間讓學生主動自愿為那些基礎薄弱的同學講解,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又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