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少工委
堅守紅領巾科技教育,探索少先隊工作創(chuàng)新——江蘇省少年科學院23年活動紀實
江蘇省少工委
江蘇省“少年科學院”活動開始于1993年的春天。在團江蘇省委和江蘇省少工委的持續(xù)重視和積極探索下,全省成立了地市級“少年科學院”7個、學校“少年科學院”382個,“少年科學院”活動已在全省推廣。江蘇省還先后承辦了全國少工委主辦的“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經驗交流會”、“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研究成果答辯活動”等4次全國性“少年科學院”活動。是什么使江蘇“少年科學院”活動持續(xù)發(fā)展23年,且碩果累累?
1993年春,南京市首批學?!荷倌昕茖W院』成立。圖為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娃娃科學院﹄成立大會。
2007年4月20日,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為第一屆江蘇省少年科學院『小院士』頒獎并與小院士們合影。
2016年7月21日上午10時,“第四屆江蘇省少年科學院院士評聘表彰”活動在南京隆重舉行。全場齊聲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69名身穿深藍色“院士服”、佩戴鮮艷紅領巾的“小院士”們,笑容燦爛、激動不已。他們用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意和認真的研究,經過層層選拔,獲得盼望已久的“第四屆江蘇省少年科學院院士”證書。江蘇團省委黨組成員、省少工委主任姜東和江蘇省科協(xié)副主席馮少東出席表彰會,并為“十佳小院士”頒獎。
頒獎會上,來自淮安市金湖縣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十佳小院士”劉馨怡格外開心。她獲獎的“科研項目”是《放學樓道紅綠燈》,其主要功能為利用電腦程序設計的紅綠燈有效控制放學時教學樓的人流秩序,以達到安全、有序放學的目的。這個項目的最初設想在她腦海里“埋藏”了兩年。后來,在科技輔導員冀老師的鼓勵下,她才開始動手設計、制作,并且反復實驗、改進。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放學樓道紅綠燈》終于呈現在人們眼前。這個項目在成人眼里也許“太簡單”,但它卻是孩子自己的觀察發(fā)現,自己的設計制作。研究的過程讓劉馨怡獲得了創(chuàng)新技能的提升,更折射出她關心社會、樂于運用科技創(chuàng)新為他人服務的高尚品格。而后者正是江蘇“少年科學院”活動的主旨,也是“少年科學院”活動區(qū)別于其他科技活動的獨特之處。
其實,在江蘇,像劉馨怡這樣品學兼優(yōu)、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的“小院士”還有很多。截至2016年初,僅被評為“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的隊員已有484人,還有14人先后被表彰為“中國少年科學院十佳小院士”。
“少年科學院”是各級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為落實少先隊根本任務而牽頭創(chuàng)建的少年兒童科普教育平臺,是中小學少先隊組織成立的、以科技活動為主要形式的紅領巾社團之一。在江蘇,“少年科學院”活動不僅注重少年兒童科技教育的一般特性,還一直強調“隊性”,逐步形成了可供參考的一些經驗。
江蘇少先隊的發(fā)展歷史中不乏科技教育的光榮傳統(tǒng)。1979年2月,全國科學大會后,江蘇省常州市的少先隊組織向全國少年兒童發(fā)出開展“我們愛科學”活動的倡議,成為少先隊恢復以后第一個影響全國的少先隊活動。1993年初,在“科教興省”“科教興市”的大背景下,在時任南京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華耀國老師的指導下,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等幾所知名小學率先發(fā)起了“少年科學院”活動;1994年,全國少工委倡導“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少年科學院”活動成為其中“科技啟明星”活動的重要內容,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發(fā)展;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這讓江蘇的“少年科學院”活動又一次獲得了發(fā)展的機遇;2004年,“少年科學院”成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有效載體;2006年,國務院頒布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少年科學院”作為共青團組織的品牌活動,積極加入到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提升的熱潮中;2012年后,“少年科學院”又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載體。江蘇的“少年科學院”活動在“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影響下產生,之后緊扣各個時期國家政治、教育等歷史機遇,積極發(fā)揮出了少年兒童科普教育的優(yōu)勢,協(xié)助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做好全省少年兒童的思想引領工作,充分體現出了“隊性”。
2011年12月2日,“揚州市少年科學院”正式成立。
2014年3月,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同志觀摩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娃娃科學院”機器人活動。
科技輔導員是“少年科學院”開展活動、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條件。江蘇的“少年科學院”活動之所以能開展得好,與擁有一批既熱愛科普教育事業(yè)又有科技活動特長的輔導員分不開。目前,在江蘇長期開展“少年科學院”活動輔導的骨干科技輔導員約有200人。在江蘇省少年兒童研究會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的專家、理事中,有省級特級教師4人、市級勞模2人、全國十佳科技輔導員2人。其中,有一位堪稱“小院士之父”的老科技輔導員在“圈內”德高望重,他就是江蘇省首位科技特級教師陳長明。雖然他現已76歲,但仍然堅持為南京的十幾所學?!吧倌昕茖W院”活動做輔導,有時還應邀到外地做“少年科學院”活動輔導講座。他每年都能輔導出許多優(yōu)秀的孩子帶著科技創(chuàng)新作品參加全國和省、市的“少年科學院”評比活動。老伴兒經常勸他“不要再搞了,身體要緊”,可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和孩子們一起搞‘科學研究’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在以陳長明老師為代表的老一輩科技輔導員的感召下,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加入“少年科學院”科技輔導員的隊伍中來。
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才能促進“少年科學院”的健康成長,愛科學、學科學活動的影響力也才能越來越大。2014年11月,江蘇省少工委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少年科學院工作的意見》,從組織建設、陣地建設、活動建設、制度健全、輔導員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對市、縣級區(qū)域“少年科學院”和學?!吧倌昕茖W院”的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指導性意見,為全省“少年科學院”的普及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活動創(chuàng)新方面,江蘇省“少年科學院”從2015年開始增設了“紅領巾科學建議評選展示活動”,其宗旨是充分發(fā)揮少先隊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和實踐體驗的教育功能,鼓勵少先隊員在老師、家長和社會熱心人士的輔導下,走向自然、深入社會,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提出建議,培養(yǎng)少先隊員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受到了少先隊員和輔導員們的歡迎。2015年6月,為了拓展活動空間,團江蘇省委、省少工委拿出一部分資金,與其他單位合作共建了一個“江蘇省少年科學院活動基地”,用于宣傳“小院士”事跡、陳列優(yōu)秀科技創(chuàng)新作品、開展全省“小院士”表彰暨夏令營活動、舉辦全省“少年科學院”輔導員培訓以及開展其他省級“少年科學院”集會活動。這為江蘇省“少年科學院”搭建了一個溫暖的“家”。在組織管理方面,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從今年開始,探索試行了“團體會員年審制度”,用年度考核的辦法有效杜絕了有些“少年科學院”“只掛牌子不搞活動”的現象。在普及推廣、組織管理、活動建設等方面善于動腦、不斷創(chuàng)新,使江蘇的“少年科學院”充滿了持續(xù)發(fā)展的活力。
2016年7月21日,第四屆江蘇省“少年科學院”院士評聘表彰活動舉行。
專業(yè)學術研究是“少年科學院”活動不斷發(fā)展的有力保障。2000年12月,在江蘇省少工委和省少年兒童研究會的關心、支持下,“江蘇省少兒研究會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并在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召開第一次年會。這是全國唯一一個專門從事“少年科學院”學術研究的群眾團體。目前,申請加入該專業(yè)委員會團體會員的學?!吧倌昕茖W院”已達138個,召開學術年會15次。學術年會內容以“少年科學院”建設經驗交流和學術研討為主,對全省“少年科學院”活動的普及和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每次學術年會專委會都要征集和評比一批“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發(fā)展研究論文,并從中選擇優(yōu)秀論文編印成集,為“少年科學院”的研究留下豐富成果。2004年2月,由專委會原主任黎鶴齡老師帶領骨干成員編寫的《少年科學院的建設》一書正式出版,書中匯集了大量的“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管理經驗,是全國第一本“少年科學院”研究專著;專委會秘書處還編印了《學校少年科學院創(chuàng)建指南》手冊,用以指導基層學校開展“少年科學院”活動,不僅在省內使用,還被多省借鑒;2012年5月,方松飛等4位少年科學院資深輔導員,應邀參與了由中國少年科學院主編的《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成長指導》一書的編寫工作,大量江蘇經驗被收錄書中。不僅有實踐活動,還有相關理論研究,這是江蘇“少年科學院”不斷發(fā)展的獨特之處。
為了更好地記載、宣傳江蘇省“少年科學院”工作,專委會秘書處在“新浪博客”上開設制作了一個“江蘇省少年科學院”專題網頁,不僅把與江蘇“少年科學院”相關的文章、圖片都分類上傳,還收錄了大量與“少年科學院”有關的各類文件、文章,為記錄和研究“少年科學院”的發(fā)展建立了一個“資料庫”,也為“少年科學院”活動的推廣創(chuàng)建立了一個免費的、公共的網絡信息平臺。除此之外,專業(yè)委員會還開通了“少年科學院”輔導員QQ群和微信訂閱號,為宣傳、推廣、擴大“少年科學院”活動影響力構筑了多條信息通道。
新時期,江蘇“少年科學院”活動如何進一步發(fā)展?江蘇省少工委已經有如下的初步考慮。
1.融入“全民科普”大局
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是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參與部門,“少年科學院”活動是未成年人科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把“少年科學院”融入“全民科普”的大局,才能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2007年3月,“開展少年科學院”活動被寫入由江蘇省教育廳和團江蘇省委牽頭制定的《江蘇省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08年11月,由江蘇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xié)聯合下發(fā)的《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再次強調“有條件的中小學要建立少年科學院”;2016年,“少年科學院”活動又被列為《江蘇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中的重點活動項目。以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跨越提升,是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目標之一?!笆濉逼陂g,江蘇省“少年科學院”將為全省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提升做出更大貢獻。
2.納入少先隊工作總體格局
2014年6月,在江蘇省少工委的積極努力下,“深化‘少年科學院’活動”被寫入《中共江蘇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先隊工作的意見》文件中。這是江蘇省第一次以最高規(guī)格的黨委文件形式對“少年科學院”工作作出指示,明確要把“少年科學院”作為少先隊的品牌活動在全省推廣開展。在江蘇省委文件的推動下,全省各地市均把“發(fā)展少年科學院”工作相應寫進了市委下發(fā)的加強少先隊工作的“意見”中,從而形成自省到市把“少年科學院”納入少先隊工作總體格局的大好形勢。這為“少年科學院”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列入少先隊活動課程布局
全國少工委2013年3月頒布的《少先隊活動課指導綱要(試行,征求意見稿)》,已把“少年科學院活動”作為各年級活動內容之一規(guī)定下來,對于整體普及“少年科學院”活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15年9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和少先隊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國少工委重新印發(fā)了《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再次把“少年科學院”作為教育引導廣大少先隊員“從小學習創(chuàng)造”的“隊品牌活動”列入其中。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少年科學院”活動不僅在江蘇、而且在全國都將得到了空前發(fā)展。
23年過去了,江蘇的少先隊工作者始終不忘“紅領巾科技教育”的初心,堅守少先隊科技教育陣地;堅持以“少年科學院”這一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有效開展少年兒童思想引領工作。這種堅守,不僅形成了江蘇少先隊工作的特色品牌,更為創(chuàng)新全國少先隊工作探索出一條科技教育特色之路。
(執(zhí)筆聶德勇責任編輯李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