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蕾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50例參與研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組除了給予常規(guī)護理,另外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39.27±2.91)分、(36.71±3.94)分,對照組(46.91±2.88)分、(49.52±4.83)分;觀察組護理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25.2±10.3)mmHg、(78.0±4.5)mmHg,對照組(138.5±11.4)mmHg、(89.7±4.4)mmHg。結論 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血壓水平,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心理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02
在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給予有效的護理能夠有效穩(wěn)定患者血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主要分析常規(guī)護理及其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干預用于高血壓老年患者的效果,現(xiàn)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在下文進行詳細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50例參與研究,將其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齡(65.7±4.3)歲,平均病程(12.4±5.3)年;對照組男44例,女31例,平均年齡(65.1±4.6)歲,平均病程(12.5±5.4)年。比較兩組各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內(nèi)容包括定期幫助患者測量血壓,叮囑患者遵醫(yī)囑服藥,做好患者的飲食干預以及健康教育,出院后做好患者的定期隨訪工作。觀察組除了實施對照組相同的常規(guī)護理,另外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為:(1)確保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主動引導其家屬辦理各項手續(xù),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尊重,給予患者依靠,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把他們當親人對待,從而獲取患者的信任感,使患者安心,消除緊張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指導患者認識疾?。鹤o理人員在安置好患者后要主動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致病因素、護理方法、治療方法以及預后等[2],解釋患者當前出現(xiàn)癥狀的原因,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態(tài)對患者血壓控制的作用,耐心回答患者的疑問,保證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清楚的了解,讓患者認識到治療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3)指導患者身心放松:首先介紹身心放松的目的、方法以及作用,每天給患者播放輕音樂,指導患者正確進行深呼吸,或者展開冥想,幫助患者平和心態(tài),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患者由于疾病承受的心理壓力。(4)建立家庭支持:向其家屬介紹家屬的支持和關心對患者心態(tài)轉(zhuǎn)變的重要性,指導家屬多關心患者,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加快恢復病情,提供給患者足夠的情感支持以及心理支持,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使患者感受到和諧的家庭氛圍,緩解患者的焦慮、孤獨感,幫助患者以正確的心態(tài)應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1.3 評價指標
在護理前后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進行評價,包括舒張壓以及收縮壓;另外在護理前后評定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焦慮狀態(tài),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定,以及抑郁狀態(tài),用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定[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 19.9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前焦慮評分結果為(56.86±4.21)分,對照組護理前為(57.01±4.15)分,觀察組護理后焦慮評分結果為(39.27±2.91)分,對照組護理后為(46.91±2.88)分;觀察組護理前抑郁評分結果為(61.35±4.18)分,對照組護理前為(60.62±4.31)分,觀察組護理后抑郁評分結果為(36.71±3.94)分,對照組護理后為(49.52±4.83)分。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結果均有明顯下降,但是觀察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血壓水平
觀察組護理前收縮壓為(169.6±12.6)mmHg,對照組護理前為(168.8±13.0)mmHg,觀察組護理后收縮壓為(125.2±10.3)mmHg,對照組護理后為(138.5±11.4)mmHg;觀察組護理前舒張壓為(107.5±5.6)mmHg,對照組護理前為(106.1±6.0)mmHg,觀察組護理后舒張壓為(78.0±4.5)mmHg,對照組護理后為(89.7±4.4)mmHg。兩組護理前收縮壓及舒張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高血壓患病率在近些年不斷上升,其中老年人是高血壓的主要患病人群。部分患者對血壓的控制都是借助藥物治療或者飲食療法完成,其能夠控制血壓于正常范圍內(nèi),防止高血壓發(fā)作[4]。但是患者的血壓如果沒有得到良好控制,高血壓發(fā)作比較頻繁的話,患者可能由于血壓在短時間內(nèi)大幅度升高而死亡,主要是由于患者如果持續(xù)處于情緒緊張、不安、焦慮狀態(tài)時,大腦皮層會對下丘腦神經(jīng)內(nèi)分泌中樞起到興奮作用,增加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程度,增加更多的兒茶酚胺釋放,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加快心率,最終加重患者病情[5]。所以,護理人員在護理期間必須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從多方面入手,讓患者認識到心理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對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幫助患者緩解不良心態(tài)。
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干預,比較護理結果,觀察組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39.27±2.91)分、(36.71±3.9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46.91±2.88)分、(49.52±4.83)分;觀察組護理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25.2±10.3)mmHg、(78.0±4.5)mmHg,均低于對照組護理后(138.5±11.4)mmHg、(89.7±4.4)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干預用于高血壓老年患者護理中能夠穩(wěn)定血壓,改善心理狀態(tài),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范恒俊.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宣教對高血壓合并骨折患者術前應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4):162-164.
[2] 許玉娟,張雪好.心理護理對高血壓合并焦慮癥患者血壓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5,23(12):125-126.
[3] 葉 婧,郎 茜.心理護理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治療的影響[J].母嬰世界,2016,(3):193-194.
[4] 王巧云,王曉麗.妊娠高血壓疾病心理護理臨床路徑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4,(2):300-301.
[5] 譚愛梅.探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高血壓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25(1):115-11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