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義娟,晁宜林,常明華,河生德
(1.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2.貴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青海 貴南 813100;3.海晏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海晏 812200)
青海省牦牛藏羊衣原體病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
傅義娟1,晁宜林1,常明華2,河生德3
(1.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2.貴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青海 貴南 813100;3.海晏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海晏 812200)
近年來,本省部分地區(qū)連續(xù)發(fā)生牦牛和藏羊流產、死胎等現(xiàn)象,給當?shù)啬翍粼斐奢^大的經(jīng)濟損失,我們對流產現(xiàn)象較嚴重的海晏和貴南兩縣的流產牦牛群和藏羊群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和采樣進行了實驗室檢驗。為摸清本省牦牛和藏羊衣原體病的發(fā)病范圍和危害程度,為制定科學的防控措施提供技術支持,2009-2014年間,我們在全省范圍內對牦牛和藏羊開展了衣原體病的血清學監(jiān)測。報告如下。
1.1流行病學調查2013年4-5月份,青海省貴南縣和海晏縣先后報告發(fā)生牦牛流產疫情,其中貴南縣塔秀鄉(xiāng)共有9個村,有8個村發(fā)生牦牛流產。全鄉(xiāng)牦牛存欄58 541頭,適齡母牛28 099頭,空懷14 601頭,空懷率51.96%,懷孕13 498頭,流產1 048頭,流產率7.76%。在海晏縣青海湖鄉(xiāng)調查4戶牧戶,發(fā)生牦牛流產29頭、在甘子河鄉(xiāng)調查14戶,發(fā)生牦牛流產58頭。
1.2實驗室檢驗
1.2.1病原學檢測收集流產胎兒共14例,其中牛流產胎兒貴南縣9例、海晏縣4例、羊流產胎兒海晏縣1例。無菌條件下采集流產胎兒的肝臟、脾臟、心臟、肺臟等病料,置于-20℃迅速帶回實驗室進行病原分離。
1.2.2血清學檢測在貴南縣采集流產牦牛血清41份,進行血清學檢測。
為了解全省牦牛和藏羊衣原體病的發(fā)病范圍和危害程度,2009-2014年間,我們在全省范圍內對牦牛和藏羊開展了衣原體病的血清學監(jiān)測,共檢測牦牛血清76 105份、藏羊血清88 686份。
2.1病原學檢測對14份流產病料,用滅菌生理鹽水1∶4稀釋后進行研磨破碎處理,3 000 r/min離心20 min,在4℃冰箱中穩(wěn)定4 h左右取上清液接種到7日齡的SPF雞胚中,每1枚雞胚接種400 μL。棄去接種后72 h內死亡的雞胚,收集接種后第4~10天內死亡雞胚卵黃囊膜,連續(xù)傳代。對收取的卵黃囊膜進行涂片,姬姆薩染色,油鏡下鏡檢,結果從6份病料培養(yǎng)物中觀察到衣原體原生小體和包涵體。
2.2血清學檢測
2.2.1對41份牦牛血清同時做了衣原體、布魯菌和弓形體檢測,結果布魯菌和弓形體抗體均為陰性,衣原體抗體陽性24份,陽性率達58.5%。
2.2.2在全省范圍內共對76 105份牦牛血清和88 686份藏羊血清采用IHA試驗(試劑購自蘭州獸醫(yī)研究所)進行了血清學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2009-2014年間牦牛和藏羊衣原體檢測結果
在海晏、格爾木等18縣(市)分別對種公牛、生產母牛、種公羊、生產母羊采樣進行了檢測,結果見表2。
3.1檢測結果表明,本省牦牛和藏羊普遍存在著衣原體感染,牦牛平均衣原體抗體陽性率7.68%,藏羊平均衣原體抗體陽性率5.96%;從貴南和海晏兩縣流產胎兒病料培養(yǎng)物中觀察到衣原體原生小體和包涵體,表明我省部分縣引起牦牛和藏羊流產的主要原因是衣原體感染。
表2 不同性別牦牛和藏羊衣原體檢測結果
3.2從不同性別牦牛和藏羊衣原體檢測結果看,種畜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感染,其中生產母牛的平均陽性率(6.32%)高于種公牛(2.87%),種公羊的平均陽性率(7.63%)略高于生產母羊(5.56%)。
3.3監(jiān)測結果提示,衣原體感染已對部分地區(qū)養(yǎng)殖業(yè)造成影響,其危害不容忽視,下一步將繼續(xù)和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合作,利用分離出的毒種制作衣原體滅活疫苗,并在部分縣市推廣使用,以有效控制該病的發(fā)生,逐步降低其危害。
S858.23
B
0529-6005(2016)09-0050-01
2015-04-27
傅義娟(1970-),女,高級獸醫(yī)師,本科,主要從事動物疫病監(jiān)測和防控工作,E-mail:fyjuan70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