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權
【內容摘要】散文是高中語文必學文學體裁的一種,也是高中生必須克服的閱讀難關。探究高中散文的課堂閱讀策略,要從散文本身的特征談起。根據散文的三大特征:內指性、表現性和自由性,來分別對應文本策略、主導策略和對話策略等課堂閱讀策略。任何策略的運用,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技能,提升鑒賞能力,從而獲得知識與精神的雙重收獲。
【關鍵詞】高中散文 課堂閱讀 文本策略 主導策略 對話策略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廣義的散文指除去詩歌、小說、戲劇之外的一切敘事性、扦情性、議論性的文體;狹義的散文是廣義散文下屬的一個品類,包括抒情散文、雜文、學術小品、回憶錄、人物特寫、演講詞等。本文中著重探究的高中散文則指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古代和現當代及國內外的敘事記人、狀物繪景、辯理探物為內容的帶有鮮明的文學性的文章。
高中散文作為語文教材,從內涵和范圍上都與純粹的文學世界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但是它本質上是脫胎于文學家族的,必然帶有文學審美特性。因而也具有一般散文的三個審美特性:內指性、表現性和自由性。本文就圍繞散文的三大特征,淺談其閱讀策略。
一、內指性:文本策略
散文具有內指性。內指性是一切文學作品所共有的特點,而在散文中尤為明顯。“‘內即內宇宙,人的感情、心靈世界,外部世界可以并應當反映,但它必須要經過感情的發(fā)酵、心靈的過濾這個‘內化過程。”內指性使散文不受外在客觀事物的約束,營造出個人精神世界的自由。
針對散文的內指性特征,在具體的散文課堂閱讀中,教師應該緊扣散文文本,發(fā)掘其教學價值。散文在未編入語文教材之前有其自身的文體自足性和規(guī)定性,具有有鮮明的文體標識。
二、表現性:主導策略
散文具有表現性。散文是表現的藝術。表現是把復雜幽深的主觀世界呈現在作品之中,使讀者對作者的內在主觀世界產生理解和溝通。散文呈現的是人類情感的流動過程,指向的是人類個體精神世界對宇宙社會的觀照,并將這種觀照用一顆赤子之心捧到讀者的面前。情感的流動,真誠的袒露,心靈的悸動都由內而外地通過散文的虛實相襯,內外掩映,毫不保留地傾渾出來。正是這樣的個人化的情感表達,個性化的言語述說點亮了個體生命的精神圖景,也才成就了散文閱讀的獨特性與困難性。
考慮到高中生的階段性特征,經歷經驗的缺乏,思維方式的相對單純,在理解以情感表現為主要特征的散文時,難免會陷入困境,這也正是課堂散文閱讀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力量,有效引領學生進行情感體悟。
在散文課堂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要從傳統(tǒng)的講授角色中超脫出來,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將課堂閱讀更多的交到學生手中,以啟發(fā)性、提示性語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探究;其次,教師自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踐行者和示范者。一方面,教師要具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廣博的知識視野,如此才能更好地體悟散文的表現內涵,也才能為學生的閱讀活動做好榜樣。其次,教師要擁有專業(yè)的教學能力,語言表達、應變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都是課堂散文閱讀的關鍵點。
三、自由性:對話策略
散文具有自由性。散文的內指性和表現性促成了散文文學審美的自由性。在散文中,宇宙之大、草木之微、自身的一段經歷、一星感觸,一撮悲喜,往日的悲苦,今朝的輝煌皆可移于紙上,呈獻給讀者。最后是散文內在精神的自由。無論是古代散文的滲湃超逸、跌宕恣肆,還是現當代散文的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無不表現出掙脫種種限制、諸多禁錮的勇氣和努力。正如林非所說:“只要是具有思想和文化的人們中間,必然會追求獨創(chuàng)性的思考,追求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而不可能永遠甘心于被束縛與鉗制,散文是最適合表現這種精神和思想狀態(tài)的文體?!弊鳛樯⑽牡木駜群耍杂尚圆粌H體現了散文的文學規(guī)定性而且為散文審美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對話是語文課程標準為根除長期以來盛行的獨白式教學和灌輸式教育的弊端而提出并大力倡導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它超越了單純意義的傳遞,具有重新建構意義、生成義的功能,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通過對話,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識被他人的視點喚起,相互作用的對話都是優(yōu)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性標志,教學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對話,具有對話的性格。我們可以通過對話這種方式證明:用美和思考來滋養(yǎng)學生提升學生的精神品質就是我們課堂教學的至高價值,這種方式必將得到良好的回應和特定的審美意義。
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地完成閱讀任務,獲取有效信息,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針對散文教學的閱讀策略,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散文閱讀技巧,更是語文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通過散文閱讀陶冶情操,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并獲得閱讀技能,完成語文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