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志 張林梅
摘要:為適應育苗發(fā)展的的需要,普及育苗技術,使種苗業(yè)更好地服務造林綠化事業(yè),作者通過對多年育苗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五角楓育苗技術要點,希望給廣大林農提供借鑒。
關健詞:五角楓;選種;催芽;播種;苗期管理
五角楓為槭樹科屬科落葉喬木,具有較強的耐陰性,喜側方庇蔭。比較適合在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長,耐干旱、瘠薄,但如果處于長期干旱的環(huán)境中,也會對其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影響。根系發(fā)達,具有較強的抗風力,不耐澇。在豫北西部太行山區(qū)分布甚廣,其葉果美麗奇特,極具觀賞價值,春天剛出嫩芽時色微紅、夏天葉綠色,到了秋季,又變成黃色或紅色,形狀呈五角星狀,非常好看,可作為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行道樹及公園觀賞樹,其抗煙塵能力強,還適于廠礦綠化。當地應該加強五角楓繁育幼苗工作,這樣可以有效解決苗木缺乏的問題。為此筆者所在單位進行了五角楓育苗技術試驗推廣,對豫北五角楓進行了種子育苗研究。
一、土地準備
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質壤土、壤土或輕黏土地。在育苗前,要合理整地造墑,并施加充足的底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4000 kg、磷肥50 kg、尿素40 kg、呋喃丹2 kg,深耕30-40 ㎝。耕地前還需每畝撒入進口呋喃丹1.5-2.0 kg,防止害蟲破壞幼苗。耕地后達到松、平、勻、碎,平整作畦,畦面寬1.5-2.0 m,畦壟底寬30-40 cm。翌年春天進行播種。
二、選種
選擇無病蟲害、果實飽滿、品質優(yōu)良的當年種子。翅果千粒重105-145 g。
三、種子催芽
4月初,把袋藏的五角楓種子浸入水池中,用清水浸種3-4天,且每天合理更換清水,并剔除癟粒;然后混合3倍的細沙開始對種子催芽,要注意使用干凈的細沙。或者可以使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來浸種,大約浸泡2 h,然后取出密閉0.5 h,用清水沖洗干凈再開始催芽。一般選擇在陰涼、背風地進行催芽,好要加蓋濕布,且每天檢查翻動。再經過沙藏3-5天,等到種子有約1/3的露白,即可播種。
四、播種時間
豫北地區(qū)一般在4月上旬開始播種,通常采用條播法。播前3-5天先灌足底水,完全滲透后,開溝條播。行距30-40 cm,溝深3 cm,播種數量15-20 kg/畝,覆土后順壟輕踩。為了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可以同時撒麥麩毒餌。播種后的8-10天,種子開始發(fā)芽。
五、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包括定植、適時除草灌溉、合理追肥和病蟲害防治。
1、定植
當幼苗長到10 cm時可間苗、定苗,株距10-15 cm,保留生長健壯的幼苗。每畝留苗3-4萬株,間苗最好在雨后土壤濕潤時進行。如不及時間苗定植,會影響幼苗后期的生長。
2、除草灌溉
幼苗出土后,適時中耕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見草就除,每除必凈。間苗后及時進行灌溉,使苗根與土壤密接。定苗后,每7-10天灌溉1次,并要澆透。通常在早上或晚上進行灌溉,中午切忌大水漫灌。
3、合理追肥
苗木速生期氮、磷、鉀適當配合;苗木硬化期以鉀肥為主,停施氮肥。一般追施3-4次,主要用溝施且集中施在根系附近。每灌溉一次要施一次肥,每次每畝施復合肥8-10 kg或腐熟的人糞尿每畝5-6 kg。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澆水,以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免遭凍害。當年苗高60-80 cm,第二年即可移栽培育大苗。
4、病蟲害防治
豫北地區(qū)種植五角楓主要的病害為猝倒病、褐斑病,尤其是在6-8月的雨季更為嚴重。在全部幼苗出土的7-10天,噴灑0.1%的敵克松或采用五氯硝基苯混合劑,可有效消滅病原菌,防治病害。如果幼苗染病,且傳播迅速,需要馬上采取措施,主要噴1:2:200倍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劑。
五角楓比較常見的害蟲有蚜蟲、天牛和地老虎。不同的蟲害,危害的部位不相同,蚜蟲危害嫩枝葉,天牛蛀干,幼苗時出現(xiàn)地老虎從地面咬斷。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500倍液或90%的敵敵畏乳劑300倍液,注入樹干,用黃泥封口。出現(xiàn)地老虎害蟲時,可在幼苗根部撒上麥麩毒餌以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危害。
參考文獻
[1] 張翠琴. 五角楓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D]. 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5.
[2] 姬志峰. 山西五角楓天然種群表型多樣性研究[D]. 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3.
[3] 袁利利. 華北五角楓扦插繁殖技術及生根機理的研究[D]. 山東: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
[4] 孟凡枝. 優(yōu)良綠化樹種五角楓苗木繁育技術[J]. 吉林農業(yè),2010(1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