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軒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南宋詩人陸游《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一詩,贊美了山茶花的美麗及其花期長久。山茶不怕環(huán)境的惡劣,能在嚴寒冬天久開不敗,一路燦爛直至來年春天,與春花相較亦毫不遜色,它桿美、枝青、葉秀,花色艷麗多彩,花型秀美多樣,花姿優(yōu)雅多態(tài),氣味芬芳襲人,使人觀后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能得到極大美的享受。
山茶花又名茶花,雅稱“巖客”,是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ㄆ谳^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至3月份。
山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于中國東部,早在唐代就有栽培,到了宋代已聞名遐邇,南宋詩人范成大曾以“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的詩句,來描寫當時成都海六寺山茶花開的盛況。如今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云南和四川各地普遍種植。自從1677年英國甘寧醫(yī)生從我國引種后,歐洲人方知道此花,后來山茶花又陸續(xù)傳到日本、美洲、澳洲,引起各國園藝界的重視。近代各國園藝家們通過科學管理和有目的的人工雜交,形成更多花型、花色(濃淡混雜、摻點條、斑暈等)。近年在我國廣西南部山區(qū)發(fā)現的單瓣金茶花,填補了國際上夢寐以求的黃色系茶花的空白點。
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始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載:“山茶,本草綱目始錄,救荒本草,葉可食及作茶飲,其單瓣結實者,用以榨油,山地種之?;ㄖ窝Y?!薄侗静萁浭琛酚涊d其:“味甘而微辛,氣平而微寒?!薄侗窘浄暝氛f它:“苦,溫,無毒?!?/p>
在西南地區(qū),民間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藥用,視紅色寶珠茶花為藥用茶花。山茶花含有花白苷及花色苷等收斂止血劑,有止血、散瘀消腫之功用,主治咳血、鼻出血、腸胃出血、子宮出血以及燒傷、燙傷、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等癥。山茶花的花、根均可入藥,將山茶花泡酒成茶花酒,或煮成茶花糯米粥,可治痢。多種山茶種子富含油脂,是很好的食用油。騰沖紅花油茶更是滋補性油料。
山茶花團錦簇,紅如火白似玉,在翠綠的葉片烘托下,顯得異常嬌艷,高雅別致,因其冬季開花,花期又較長,是很好的切花材料。茶花樹姿優(yōu)美,樹葉繁茂,植株具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對二氧化硫、硫化氫、氯氣、氟化氫和煙霧等有害氣體,都有很強的抗性,因而能起到保護環(huán)境、凈化空氣的作用。山茶花適宜南方庭院及花園布置,北方適宜裝飾客廳、書房,擺設在窗口、陽臺,為元旦、春節(jié)增添歡樂的氣氛。
養(yǎng)
山茶花壽命長,艷而不妖,樹勢剛健挺拔,終年常綠,2~3月開花,因正是鮮花較少的季節(jié)開花,極為適宜做盆栽觀賞。但山茶花并不容易養(yǎng),管理不好會造成枝條比較軟、花朵較小、花色不鮮艷。
1.選盆及移栽。茶花宜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換盆或移植,11月為移植的最佳季節(jié)。茶花種植用盆大小要適中,一株高40~50厘米、冠幅20~25厘米的山茶花,宜種植在口徑20厘米左右的紫砂盆或瓦盆內。在選擇好的花盆底孔上墊放3~4片碎瓦片,然后填放部分土,將苗植于盆中,用土填塞根部,放滿盆的四周后輕輕搖動花盆,用手撳壓,使盆土與根部緊貼。盆土應占盆高度的4/5,以便澆水。
2.土壤。根據山茶花的生長特性,宜選用疏松透氣、肥沃排水好的偏微酸性土壤種茶花,一般以pH值為5~6.5之間腐殖質較高的土壤為佳,切忌用堿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山茶花基質。紅壤雖然呈酸性,但黏性強,透氣性差,也不利于山茶花生根。土壤基質配制比例是:田園土壤5份,腐葉土3份,細砂質土2份。
3.環(huán)境。野生山茶花多長在半陰半陽的山間,既需要合適的光照,但又怕高溫烈日直射,生長最宜的溫度為18~25℃,相對濕度60%~ 65%。所以盆栽的山茶花應置于室外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或室內陽光很充足的地方。冬季山茶花要放在避風向陽并有一定溫度和濕度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護。春秋季節(jié)要將花盆移到陽臺,使它通風透光,促使植株生長發(fā)育,這樣不僅植株生長良好,也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蕾生長發(fā)育,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山茶花的病害主要有黑霉病、炭疽病等,可噴灑0.5%的波爾多液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有茶梢蛾,防治方法可剪除蟲梢,一般在4~6月進行為宜。
4.澆水。山茶花的水分管理要求較高,應以“見干見濕”為原則,即等土壤看起來有點干才澆水,而澆水一定要澆濕澆透。新上盆的苗,第一次澆水要足,至盆底透水為止。山茶花葉片多,葉片面積大,蒸騰作用快,喜歡空氣濕度較大??上蚧ㄅ璧牡孛婧椭苓厺菜驀娝?~2 次,利于植株生長茂盛。山茶花喜濕潤的土壤,怕花盆內積水。春秋天可多澆,以滿足發(fā)芽、抽梢、開花的需要。夏季宜在早晨與傍晚澆水,冬季應在中午進行澆水。
5.施肥。為使山茶花生長更好,城市花友可以去花市購買花卉專用肥,既衛(wèi)生又安全,宜輕不宜重,宜淡不宜濃,宜少不宜多,堅持薄肥勤施的原則,施肥量應掌握強苗多施,弱苗少施或不施的原則。對生長過弱的苗木,用調換盆土來代替施肥,效果會更好。在山茶花旺盛期,可以0.2%磷酸二氫鉀和1%的植物生長素噴施葉片,或將盆邊土壤挖開2厘米深溝進行根外施肥,將購買的花肥施入溝內后用土覆蓋,讓花慢慢吸收。
6.摘蕾。山茶花是多花樹種,較容易結花苞,過多的花蕾會造成山茶花植株衰弱,所以要狠心摘蕾,以每枝上留3蕾為宜,花蕾間應保持一定距離。山茶花花期較長,要及時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這對減少養(yǎng)分消耗,增強長勢大有好處。
7.修剪。每年2月底至3月初山茶花剛凋謝時,應對山茶花進行一次修剪。山茶花的花、葉、芽發(fā)育時間較長,樹冠形成也較均勻,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長枝就行了。
8.繁殖。山茶花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等多種方法均可繁殖。扦插繁殖多在5~6月份進行,選擇生長健壯的當年生枝條作插穗,將其剪成10~12厘米長,留上部2~3片葉,去掉下部葉片插入花盆內。插后澆透水,以后適當噴水,保持土壤濕潤,并進行遮蔭,約60~70天可生根。
用
山茶花無毒,并且花瓣中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淀粉和各種微量的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食用后可以健脾開胃,還能治療痢疾等病癥,是一種天然的食品,頗具保健功效。山茶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其花期長,蜜汁又鮮美甘甜,所以經常被提取出天然蜜,供人們日常的食用。山茶花也非常適于泡茶,湯色金黃,香氣優(yōu)雅,味道清口,也可與茶葉一起沖泡。山茶花的花瓣可用于鮮食,吃起來略帶苦澀味,可用于浸酒、涼拌、煮山茶花粥、炒菜、煮湯等。
1.山茶花鮮食。做法:(1)選擇山茶紅花或山茶白花,采摘下不太大的花朵。(2)取出花蕊(去掉花蕊后才無毒性,方可放心食用),將花瓣洗凈。(3)加涼白開水沒過花瓣,浸泡花瓣3~4小時,以減弱花中茶葉堿的苦澀之味。(4)加香油及糖少許后即可食用。
2.山茶花茶。做法:(1)在春分至谷雨季節(jié)采摘含苞待放的山茶花。(2)去掉花蕊曬干或烘干備用。過程中要少翻動,以免破碎散瓣。干后密封置干燥通風處備用,以防受潮、發(fā)霉和生蟲。(3)山茶干花以干燥、色紅、不霉、花蕾尚在含苞狀態(tài)者為佳。(4)將風干的山茶花與綠茶煮成茶湯后,倒入茶碗中即可飲用。
3.茶花炒醬肉。做法:(1)準備洗凈的山茶花200克,五花肉500克,韭菜少許,干辣椒少許。(2)將山茶花剝開花瓣,剔去花蕊部分,把剩余的花瓣用清水漂洗干凈,用熱水煮1~2分鐘,過涼水備用。(3)油熱放入五花肉翻炒,放入大醬炒至九成熟。(4)加入山茶花,翻炒幾下,放入少許鹽、韭菜,即可起鍋。
4.山茶花豆腐湯。做法:(1)紅山茶花10朵剔去花蕊洗凈,備用。(2)鍋坐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蝦仁20克、生姜末煸炒出香味。(3)加600克清水,下豆腐片約300克煮開。(4)再下山茶花煮沸,加入精鹽、味精,調好味,淋上麻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