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艷 熊令輝
針刺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
文 艷 熊令輝
目的 探討針刺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方法 選取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患者在飲食干預及運動干預的基礎上進行針刺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飲食干預及運動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體重指數(shù)、腰圍、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收縮壓、舒張壓、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治療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體重、腰圍、血糖、血脂、血壓水平及治療滿意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及組內(nèi)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采用針刺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指標水平。
針刺;抗精神病藥物;代謝綜合征;療效;機制
抗精神病藥物在精神科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各類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應用有效改善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1-2]。然而,隨著抗精神病藥物的臨床應用,其所誘發(fā)的代謝綜合征現(xiàn)象日益顯著,患者常表現(xiàn)為血壓升高、血糖及血脂代謝紊亂、體重指數(shù)的變化等,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依從性,嚴重降低了疾病的治療效果。臨床上,關于抗精神病藥物及其所致代謝綜合征之間關系的研究較為廣泛,肖敏等[3]研究發(fā)現(xiàn),奧氮平、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藥物易誘發(fā)代謝綜合征。本研究就中醫(yī)針刺治療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中的治療效果及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機制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具有臨床相關疾病的代表性。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23~45歲,平均(35±4)歲;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病程3~8個月,平均(5.1±1.0)個月。對照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22~47歲,平均(36±4)歲;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病程3~10個月,平均(5.2±1.1)個月。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病程及疾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4-5]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確診為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②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前無三高癥狀,無肥胖及其他內(nèi)分泌紊亂疾??;③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肝、腎等器官及心腦血管系統(tǒng)功能紊亂的患者;②孕期及哺乳期女性;③存在腫瘤疾病的患者;④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
1.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 至少存在以下2項癥狀:①出現(xiàn)反復言語性幻聽;②出現(xiàn)明顯的思維破裂、松弛、空洞、言語不順現(xiàn)象;③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維中斷,或強制性思維;④存在被洞悉、被觀察的感覺;⑤原發(fā)性妄想癥狀;⑥存在病理性象征性思維及思維邏輯錯亂;⑦感情淡漠;⑧行為怪異,緊張;⑨出現(xiàn)意志減退現(xiàn)象[6]。
1.4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①腹部肥胖人群,男性腹圍≥90 cm,女性腹圍≥80 cm,體重指數(shù)≥25 kg/m2;②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7.8 mol/L;③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④三酰甘油水平>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男性<0.9 mmol/L,女性<1.1 mmol/L[7-8]。以上4項存在3項及以上者即診斷為代謝綜合征。
1.5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進行飲食干預及運動干預,根據(jù)患者的身高及體重比例控制每日熱量攝入,同時適量進行有氧運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針刺治療,取內(nèi)關、足三里、三陰交、合谷、天樞,常規(guī)消毒穴位后選用一次性針灸針,定位穴位進行針刺治療。對于肝胃郁熱型患者加曲池穴及內(nèi)庭穴,肝腎陰虛型加肝俞及腎俞,血瘀阻絡型加血海及膈俞,心脾兩虛型加心俞及脾俞,痰濕壅盛型加陽陵泉及陰陵泉。結合捻轉提插手法,至患者有酸麻脹感。其中內(nèi)關及三陰交捻轉提插結合補法行針,其他穴位捻轉提插結合瀉法行針。施針治療1 min后留針30 min,留針期間每隔10 min進行1次行針治療。隔天進行1次治療,7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6觀察指標 ①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②治療前后體重指數(shù)、腰圍、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收縮壓、舒張壓、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③治療滿意率:采用生活滿意度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滿意度,分別評價患者的熱情與冷漠程度、決心與不屈服程度以及愿望與已經(jīng)實現(xiàn)目標的統(tǒng)一,得分在5~25分之間為滿意度由低到高上升[9-11]。
1.7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體重、腹圍減至正常范圍內(nèi),其血脂、血糖及血壓等均恢復至正常水平范圍內(nèi);有效:患者的體重、腹圍有所下降,其血脂、血糖及血壓等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各項指標水平未改善??傆行剩?)=(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8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5.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2.2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內(nèi)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各指標均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19例治療滿意,滿意度為95.0%;對照組患者中14例治療滿意,治療滿意度為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比較±s)
注:1 mmHg=0.133 kPa,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觀察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P<0.05
觀察組 20 152±8 127±4*#91.5±4.279.3±2.5*#2.12±0.341.62±1.05*#1.00±0.12 1.40±0.22*#
代謝綜合征是一類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代謝紊亂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血脂的異常狀態(tài)、血壓的異常狀態(tài)及血糖的異常狀態(tài)。既往研究顯示,在精神類疾病的治療中,抗精神病藥物的應用與患者發(fā)生代謝綜合征具有極大的相關性[12]。臨床關于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的治療已有報道,但本病目前尚不多見,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包括運動療法及飲食調節(jié)療法。單純的飲食運動治療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高血壓、血脂及血糖水平,起到一定的疾病控制作用,但效果一般。目前,抗精神病藥物誘發(fā)代謝綜合征的相關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主要機制與患者運動量下降、食欲增加及藥物對機體代謝水平調節(jié)的相關影響有關[13-15]。從中醫(yī)學角度研究,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機體臟腑功能紊亂,肝腎脾疏泄行水及運化功能失調,導致機體燥熱瘀積,經(jīng)絡阻閉[16]。代謝綜合征是患者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導致的肝腎脾等器官虧損、血氣不足。內(nèi)關穴歸手厥陰心包經(jīng),主治本經(jīng)病和胃、心、心包絡疾病及與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有關的臟腑器官、肢體病變,針刺內(nèi)關可改善患者的脾胃失和征象。針刺足三里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機體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疏風化濕。針刺三陰交可健脾養(yǎng)血補腎。針刺合谷可有效通經(jīng)活絡解表。針刺天樞可行經(jīng)理氣、疏調腸腑。通過各穴位的針刺治療,可有效通經(jīng)活絡、利水化濕、泄熱通腑,起到健脾運胃舒肝的療效,對代謝綜合征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具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本研究選取40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后體重指數(shù)、腰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縮壓、舒張壓、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其治療滿意率也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體效果較佳。向杰等[17]采用針刺配合常規(guī)治療用于代謝綜合征患者的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的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水平等均得到明顯改善,其效果顯著優(yōu)于采用單純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針刺結合飲食及運動治療后,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各項指標得到改善,臨床癥狀得到緩解,治療后患者預后良好。然而,本研究納入樣本例數(shù)較少,而且少數(shù)患者對于疾病應用藥物及針刺治療的敏感性不同,均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臨床推廣應用中應進一步增加樣本量,提高研究的規(guī)范準確性,明確針刺治療的療效,為針刺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的臨床應用提供更為科學可靠的依據(jù)。
[1] 胡忠波.威海市郊區(qū)老年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代謝綜合征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1):98-99.
[2] 侯敬濤,楊方方,蔡樂斌,等.糖代謝異常的代謝綜合征患者發(fā)生4型心腎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0):4-6.
[3] 肖敏,杜輝,楊美珍,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所致代謝綜合征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19(1):11-13.
[4] 吳小容,劉海波,申中華,等.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與代謝綜合征相關性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2,21(15):86-87.
[5] 顧鐘忠,王乃信,錢敏才,等.六郁湯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致代謝綜合征32 例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10(12):707-708.[6] 李凌,陳玉忠.精神分裂癥伴發(fā)代謝綜合征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2,19(4):254-256.
[7] 王恩霞,劉元華,李彩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體重、糖脂代謝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23):19-21.
[8] 張靜.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與代謝綜合征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47-48.
[9] 伍海姍,趙麗萍,趙靖平,等.脂聯(lián)素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代謝綜合征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3,2(6): 107-110.
[10] 肖兵.鹽酸二甲雙胍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海峽藥學,2015,27(6):175-176.
[11] 文璐,李冰凌,金衛(wèi)東,等.六郁湯對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氣滯濕阻代謝綜合征患者體重質量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9(8):555-556.
[12] 秦虹云.精神病患者及其治療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11):1393-1394.
[13] 施曉芬,鄒忠,張宏,等.“易筋經(jīng)”聯(lián)合針灸對代謝綜合征的社區(qū)干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6):906-908.
[14] 梁春生.二甲雙胍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閉經(jīng)泌乳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9(1):54-56.
[15] 歐陽鋼,葛偉,奚旸,等.針藥結合對代謝綜合征患者脂肪含量及體質量指數(shù)的影響[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9(1):89-91.
[16] 秦秀娟,李青,羅亞萍,等.針刺對代謝綜合征脂代謝影響的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2,34(14):2211.
[17] 向杰,于廣,張林鳴,等.針刺配合常規(guī)療法治療代謝綜合征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2016,32(1):30-32.
Cura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Metabolic Patients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Mechanism Research
Wen Yan Xiong Linghu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duc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Methods From March 1,2014 to March 1,2016 in Guangzhou City,the Civil Affairs Bureau of the mental hospital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 4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diet intervention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ie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otal body mass index,waist circumference,fasting blood glucose,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level,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triglyceride,thre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5.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body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blood glucose,blood lipid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s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 effect is remarkable,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dicators,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cupuncture;Antipsychotic drugs;Metabolic syndrome;Curative effect;Mechanism
R589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31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護理部,廣東廣州 510430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課題(20140212)
文艷(1976.5-),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精神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