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我當兒童火車列車長
——紀念哈爾濱市兒童公園小火車開通60周年
張利
我始終保留著哈爾濱兒童鐵路員工證,那發(fā)黃褶皺的頁面上清晰地注明,姓名:張莉莉(我的曾用名);年齡:12歲;職別:列車長。這是我少年時代最歡欣、最引以自豪的一段歷程。
哈爾濱兒童鐵路是全國唯一的一條由兒童自己管理,又專門承載兒童乘車的鐵路。1956年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這個新中國第一條兒童鐵路開通運行。它坐落在哈爾濱市的兒童公園內,繞公園一周,全長2.17公里。各環(huán)節(jié)都與成人鐵路十分逼真,特別設計了分路道岔、兩個火車站,最初的蒸汽機車頭掛6節(jié)車廂。當年是我國與蘇聯(lián)友好年代,設有北京與莫斯科兩個車站。北京站彰顯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紅油漆木柱撐起琉璃瓦大屋頂;莫斯科站則突出歐式磚石結構的尖頂鐘樓風格。鐵路和列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運轉全部由兒童自己承擔。如站長、列車長、運轉車長、列車員、司機、司爐工、扳道工、站臺服務員、售票員等。小員工們著裝為灰藍色的鐵路制服、貝雷帽、綠色的胸章和臂章,與真正的鐵路員工服一模一樣。第一天著裝時,在輔導員忙里忙外地指導下,將筆挺的西裝穿在身上,那好奇心和高興勁讓整個大腦極度興奮。
小員工是從花園、鐵嶺、馬家溝3個小學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中選出,一般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夏季每周日“上班”,3個小學輪流。有接待外賓任務時,隨時“上崗”。
記得在兒童公園建園30周年紀念時有記者采訪問我:當年參加兒童鐵路活動是否會耽誤學習?我好生奇怪,怎么會呢?恰恰相反,是兒童鐵路的活動激勵了我的學習。小學時在花園小學讀書的我學習成績并不佳,精神頭用偏了,給大家講故事、玩游戲、出新鮮點子從來落不下我。有一天班任張老師找我談話,我心里像小麻雀似的半跳半撲,因為剛剛結束的數(shù)學考試,我僅得了2分(當初是5分制),這是我上學以來最糟糕的分數(shù)。怎么也沒有想到,老師那樣子沒有怒氣,好像比我還難過,“哎——”她長嘆一口氣,“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被推選為兒童鐵路小員工了?!碧彀。趺蠢蠋熣f話也不符合邏輯,這等好事會落我頭上?再說,好事你為什么嘆氣呀?“但是”,轉折了,肯定要掛在那該死的2分上?!皟和F路員工必須是優(yōu)秀學生,你這次算術考試成績不好。”老師的話說到這里又頓住了,冷汗已經(jīng)讓我感到脖子和后背嗖嗖的。老師的手抓住了我的胳膊,隨后的話語特別親切,特別堅定:“我認定你是個好學生。去吧,好好參加鐵路員工培訓。”她再沒有多說一句話。
員工證
張老師,我的好老師,你救了我,不是救了我當上了兒童鐵路小員工,而是救了我一生。
1961年寒假,我們進行了一個月的培訓?,F(xiàn)場的教學比教室更有吸引力,我感興趣。再加上有那個2分相逼,整個假期培訓求知若渴;學校正常的作業(yè),復習、預習一絲不茍,第一次稱得上“刻苦”。轉折點在這里出現(xiàn):培訓成績第二,輔導員老師分配我當列車長;班長駱姍姍成績第一,當站長,好友韓抗美、張妮妮都是列車員;男同學分別擔當司機、司爐、運轉車長和扳道工。我還不笨,稍用用腦,學校的學習成績就蒸蒸日上,與5分結緣了。到了小學六年級的最后一次考試,我終于達到心愿,考了全班第一。中學,我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前三名。班任老師對我的信任激勵了我,兒童鐵路列車長和小鐵路的活動轉變了我!
兒童鐵路兩代員工合影
每次列車運行,我們都做得有模有樣的。幫助家長孩子上車后,運轉車長站在站臺相對列車的尾部搖動綠色三角旗,我立即用手勢示意各位列車員登車。司機側頭探視,拉警笛“嗚……”,列車緩緩啟動。站長與站臺服務員列隊一字排開,面向列車敬隊禮。我們挺拔地站在車廂臺階,左右手分別扶住車門兩側把手,以莊重的神態(tài)回敬目光禮。哐當,哐當,列車由慢漸快迎風行進。我站在車廂門口面對乘客,用還沒有脫離童氣的聲音流利地宣講:“各位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們,我是本次列車的列車長,歡迎大家乘坐兒童鐵路列車。本次列車,由北京站開往莫斯科站,全程大約15分鐘。為了保證乘車安全,請您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以免發(fā)生危險。有需要幫助的乘客,請及時與我聯(lián)系。祝大家旅途愉快?!?節(jié)車廂我依次講一遍,一天下來,口干舌燥。但我每講一次都挺胸抬頭,神氣十足。接下來,要逐個車廂、逐個人檢票,用檢票器在車票上打個洞。列車到岔道口時,扳道工會挺直腰板向列車敬禮。一切程序,完全模仿火車運轉。韓抗美是第六節(jié)車廂列車員,唯獨這節(jié)車廂窗子沒有玻璃是通透的,重要客人尤其是外賓一般都在這節(jié)車廂乘車,以方便觀光兒童公園全景。于是我到這節(jié)車廂比較多,與抗美的配合工作也就多起來。“上崗”一年后,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來我們兒童鐵路拍攝紀錄片,我第一次參與拍電影,平日的靈巧動作和俏皮嘴功都發(fā)癡了,導演擺弄幾個回合才宣布“可以了”。
接待外賓是最嚴格的時刻,我們認真地打扮穿著,仔細檢查各處,準備如何說話。接待過多少次外賓不記得了。外賓都特別熱情,對小火車也十分好奇。與小司機擁抱的人更多,在司機身邊不停地鏟煤加火的司爐也沾光被外賓貼了汗津津的臉蛋。要我們簽名也讓我忙不暇接,不亞于明星簽名的場面。1963年,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親王來乘坐小火車。本來我們已經(jīng)6年級不再去“上班”了,但是新培訓的員工尚未實習,兒童公園領導找到學校,請求我們這批員工承擔接待任務。我們立刻停課趕到現(xiàn)場,熟練地準備就緒。那次,莫斯科站改成了金邊站,把站臺包裝成高屋頂、金絲金鱗的柬埔寨特色建筑。西哈努克親王乘我們的兒童列車從北京站到了“金邊站”,如同回家了,激動萬分。讓小員工們心里翻起浪花的時刻,不是外國元首,而是見到了陪同外賓到來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劉爺爺向我們招手,撫摸小臉蛋,俯身擁抱,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盡情地表現(xiàn)出最好的一面,鐵路員工的崗位動作更加到位。那份驕傲和快活成為少年時代最燦爛的一頁。
我還接待過我的爸爸、媽媽和妹妹。他們沒有沾我的光,以普通游園者身份買票乘車。我美滋滋地為家人服務,爸爸給我拍照,他們?yōu)槲腋械津湴?,這種鼓勵讓我在同學面前特別自豪。
當然,也不都是美事。有一次,列車行進中,突然從車下飛來幾顆石頭,玻璃打碎,一位小朋友脖子流血了。從未經(jīng)世的我們都慌了,下邊扔石頭的壞小子還在追車。電影《特別列車》中列車長搶救病人的場景頓時讓我意識到自己也是列車長,全車的人都在看我。不容多想,我立即讓乘警去制止扔石頭的人,并告訴運轉車長與站長聯(lián)系,安排車到站立刻送傷員去衛(wèi)生所。然后,急速來到受傷的小朋友身旁。我勉強控制住發(fā)抖的手,掏出手絹,與另一位列車員的手絹系一起給受傷的小朋友包扎。不大熟練的我們把自己的手、衣服也染上了血,一切都顧不得了。事后,輔導員表揚我們時,對我們的行為十分的肯定和稱贊。但我當時的感覺并不興奮,孩童的輕佻恍然消失,我沒有笑也沒有說話,還給輔導員一個緊閉的雙唇、自信的眼神。那次,我長大了好一節(jié)。
這條兒童鐵路給孩子們的天地不僅是娛樂,也不僅是自我能力的實踐和鍛煉,更是注入自信的底蘊和誘導人生的啟迪。
(作者系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
責任編輯/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