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
再負農民城市好意思嗎?
□唧唧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鄭州打工的江蘇泰州人弘思遠得了強直性脊椎炎,考慮到新農合能報銷大部分醫(yī)藥費,便回到老家治病。可泰州的醫(yī)生說治不了,讓他去大城市的大醫(yī)院,他只好回到鄭州??尚罗r合只給他們報銷30%的費用。對此,住建部副部長倪虹一語中的:農民工在城市工作,但生了病就得回老家,這是把紅利留在城市,成本攤在農村。
難得有官員能把話說到點子上。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對農民(農民工)的國民待遇,我們要么刻意剝奪,要么蜻蜓點水。建國后頭30多年,我國工農業(yè)產品交換時,一直是工業(yè)品價格高于價值,農產品價格低于價值。農民被制度性地貶為了二等公民。改革開放后曾提出城市反哺農村,工業(yè)反哺農業(yè)。但30多年過去,反哺有多大成效呢?倒是農村仍然在倒貼城市、農民(農民工)仍然在倒貼城里人。我們的目光過于聚焦產業(yè)、行業(yè),政策的作用對象也是全局的、區(qū)域的;抽象的、整體的,把人這個目的性忽略了。再加上下面落實政策時跑偏,嘴上說為人民服務,具體操作時,則稱你只是一個人,不算人民,更是讓他們聞得著味兒,吃不進嘴。歷史上,我們已對不起他們一次了,現(xiàn)在為何繼續(xù)對不起?
據報道,6月中旬,我國有10余省份明確了城鄉(xiāng)醫(yī)保并軌。平權開始了!那其他省市區(qū)呢,是不是趕緊跟上來,還他們一個公平、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