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詩雨
看慣了博物館、圖書館的高大上,殊不知五角場內還暗藏了不少知識的“世外桃源”。
“博物館者,非古董品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種場?!?9世紀末期負責美國國家博物館館務的喬治·布朗·古德提出的這一觀點,在一百多年后有著更為明顯的體現(xiàn)。據(jù)相關統(tǒng)計顯示,洛杉磯僅中央圖書館就有72座分館,博物館為221座,倫敦有173個博物館和383個圖書館,紐約、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的博物館數(shù)量均超過了130個。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曾表示,“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在展示人類文明、促進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公共教育場所已經成為了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作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坐擁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7所高校,周邊還有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楊浦區(qū)五角場在發(fā)達的商業(yè)背景下始終懷有一顆學術之心,其濃厚的藝術、人文學術氛圍影響了楊浦乃至整個上海市。
館中天文地理
穿過五角場一座座大學的校門,各式各樣的博物館、科技館林立其間。位于五角場西部的復旦大學博物館,總面積約1600平方米,擁有藏品2000多件,分別為河南博物院、洛陽文物工作隊、上海博物館等單位的捐贈品,以及復旦大學校圖書館、文博學院、生物系的舊藏。
館內的兩個固定展廳,一個結合了文獻和圖片資料,從多種角度展現(xiàn)臺灣高山族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文化;另一個為文物教學標本展廳,共展出銅、陶、瓷、石、玉、竹木器等歷代文物近200件,除用于文博系的專業(yè)教學外,也成為市民陶冶情操、欣賞古代物質文化的場所。
兩個臨時展廳舉辦過許多館藏和外來美術作品展覽,如:“香港大學介紹展”“美國抽象畫展”“美國印第安藝術展”“日本菊川國夫書法展”等等。復旦大學博物館在2005年9月成立了于右任書法陳列館,展出于右任作品共51件;2008年底,又成立了面積約240平方米的古陶瓷標本博物館,收藏展覽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瓷片標本,從不同角度向市民展示了中國古代瓷器各品種的胎、釉特征和紋飾工藝。
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學院汪品先教授曾說:“當前,我國正在推進海洋戰(zhàn)略,在青年一代中傳播海洋意識、激起他們對深海大洋的興趣,是我國海洋科學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倍谕瑵髮W的校園內就藏著這樣一個重量級的科技館——“同濟大學深??破震^”。這是國內第一個以深海為主題的科普陳列館,依托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學研究背景,集中展示了深海前沿最新發(fā)現(xiàn)和最新科技,面向高年級學生及市民普及深海知識。館內分為“深?!きh(huán)境”“技術·資源”兩大主題,擁有大量從深海采集到的樣品,從深??茖W考察中拍攝到的實況錄像。
如果說“書籍乃世人積累智慧之長明燈”,那么圖書館一定是思想匯聚的殿堂。在五角場內涵豐富的一個個“館”中,圖書館顯得十分安靜和低調。五角場不僅擁有來自7所高校的圖書館,還擁有上海書城、大眾書局等大型公共書店。受到市民歡迎的上海書城是上海有史以來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書店,上海書城五角場分店陳列品種超過30萬,主要以大學教材為特色,專設的進口書區(qū)提供大量港版、臺版和外文原版精品圖書,使得這里不僅成為了上海單層面積最大的書城,更填補了上海東北區(qū)域大型書城的空白。
未來,五角場將再添一處高大上的學習陣地。始建于1935年的舊上海市圖書館預計在2017年以楊浦區(qū)圖書館的身份重返公眾視野。新館按地市一級館規(guī)模建設:地下一層、地上二層、局部三層,預計建成后總藏書量65萬冊、數(shù)字資源100TB、報紙雜志1200種,供讀者閱覽座位650座,其他供讀者學習、休閑座位共計1600余座。等這座新的圖書館落成,“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自習占不到座位了”。
城中處處學校
為充分發(fā)揮、利用五角場地區(qū)豐富的教育資源,2003年,楊浦區(qū)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大學校區(qū)、科技園區(qū)、公共社區(qū)“三區(qū)融合、聯(lián)動發(fā)展”的理念,把楊浦建設成為知識創(chuàng)新區(qū)并打造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區(qū)(CID)。而這一知識創(chuàng)新區(qū)的核心正是位于五角場的創(chuàng)智天地園區(qū),園區(qū)南鄰上海市大學密集的五角場地區(qū),北靠三門路,東連江灣體育場,西靠上海財經大學,周邊環(huán)繞著復旦、同濟、財大等10余所知名大學。
從2011年起,為進一步推進園區(qū)與高校的緊密結合,創(chuàng)智天地同復旦大學形成合作項目,計劃通過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校區(qū),并希望建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所同社區(qū)融合的開放式學院,力爭成為全球教育領域以及上海的地標性建筑。院方負責人曾表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園區(qū)項目選址毗鄰幽靜的復旦大學校園,同時又緊鄰繁華熱鬧的五角場商圈,二者交匯,既擁有現(xiàn)代社會的優(yōu)質資源,又不失學府應有的清幽氣息。2015年10月該項目已竣工,預計今年年內投入使用。
同濟大學深??破震^。
為真正建成“城市的大學、大學的城市”和科教興市戰(zhàn)略的典型示范區(qū)域,創(chuàng)智天地通過改造區(qū)內交通接駁系統(tǒng)、西片內河水系,建設并改造區(qū)內文物博覽群以便充分展示區(qū)內社會人文資源以及歷史建筑風貌。中央社區(qū)還將連接復旦江灣新校區(qū)、大學科技園區(qū)和復旦邯鄲路校區(qū),成為專為國內外機構和投資者、創(chuàng)業(yè)者、大學師生等提供公共交流活動的“智力社區(qū)”。
“小知”的世外桃源
看慣了博物館、圖書館的高大上,殊不知五角場內還暗藏了不少知識的“世外桃源”。在創(chuàng)智天地園區(qū)內有一條總長幾百米的大學路,西起國定路、東到淞滬路,以“創(chuàng)意、文化、格調”為特色排列著約40家風格獨特的書店、藝術場館、咖啡吧、商店以及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等等。
在這里,一家名為“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受到了周邊學生的熱捧,店內主要經營一些小眾雜志,旅行、藝術、繪本、文學等書籍。正如書店的理念“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貓空”最大的特色是店內“寄給未來”的活動,參與者將寄給自己或親友的書籍、明信片、賀卡等放在寫著不同年度的郵箱或標有日期的格子里,到了那一天,店員會將其寄出。
“貓空”時尚混搭的設計理念與不少傳統(tǒng)書店的轉型思路不謀而合?!皡R聚古今中外文化,學以經世而致之用”,承載著不少歷史淵源的復旦經世書局經過一番整修后在2015年末重新開張。面積由從前的400平方米擴展到了530平方米,現(xiàn)有在售圖書5萬余冊,約1.5萬個品種在架,其中有2500種左右的復旦版圖書,同時,書局還增設了頗有文藝氣息的休閑區(qū)域,并拓出了一片可容納約80人的活動空間,以用于邀請學者、作家在此舉辦文化沙龍、讀書會、觀影活動等等。
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經世書局內有一架著名的“書梯”。這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至2015年間出版的各學科重要著作一層一層搭建而成的螺旋形“書梯”。“實體書店除了提供網店所沒有的專業(yè)服務,空間感受與活動交流的可觸摸性,還可以讓讀者隨著心情變化去接觸,帶來心靈的舒適與精神上的享受。即使讀者不買書,也實現(xiàn)了信息價值與文化價值。不論是對讀者還是出版社來說,實體店一直很重要?!苯浭罆纸洜I者提出了網絡時代下實體書店存在的意義。有學生曾這樣表述自己在經世書局度過的時光——“悸動的青春得到了安撫,活躍的思維尋到了河床?!?/p>
在濃厚的高校學術氛圍洗禮下,位于同濟大學正門的上海貝圖建筑書店也經常在店內舉辦建筑相關的學術活動。貝圖有近3萬個圖書專業(yè)品種,多年來始終保證店內有最新最全的品種,每家分店根據(jù)讀者群確定圖書品種。貝圖在上海的設計圈內小有名氣。貝圖的創(chuàng)始人何娟認為,要讓設計師在需要的地方能看到貝圖,因此,貝圖選擇的開店地址都是設計師的聚集區(qū),貝圖書店就好像是設計師的書房。
貓的天空之城。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是一座城市安身立命軟實力的生動體現(xiàn)。教育強則城市強,教育興則城市興。但是,今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文化短板”是中國大都市的“通病”。報告分析認為,在都市文化發(fā)展上,除北京得分較高外,其他城市均不盡如人意。未來要提升大都市的發(fā)展水平和質量,需要補上文化一科,五角場的“輕學習”氛圍,值得其他城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