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平時老是喜歡跟爸媽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前幾天利用暑假帶他去青島旅游,上飛機時問飛機為什么會飛;坐飛機耳朵為什么會痛;到了海邊浴場游泳又問海水為什么是咸的;鯨為什么不是魚卻要住在海里;面對兒子不停地發(fā)問,我的頭都大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創(chuàng)新的動力。幼兒園孩子愛問“這是什么”,小學的孩子愛問“為什么”?!斑@是什么”的階段,由于問題淺顯,家長都能應付,普遍也都能耐心應答?!盀槭裁础钡碾A段,家長應答起來就不那么容易。尤其當孩子不斷地追問時,家長更是無所適從。
家有愛問的孩子,家長應該感到高興,而且應該積極應對。
贊賞鼓勵,呵護好奇 好問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也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學習方式,家長應鼓勵和支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對他進行各種教育,使孩子從小就享受到探索事物奧妙的樂趣。不管孩子問什么問題,我們都要保持足夠的耐心,細心加以呵護。
實事求是,及時回答 孩子的提問能夠得到及時回答,對孩子來講就是一種激勵,下一次孩子提問時就會減少顧忌,更積極和主動。
回答孩子的提問,最好多用具體事例,從孩子的直接觀察和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由淺入深地引導,使孩子易于接受。比如當孩子問“海水為什么是咸的”時,家長可以回答:“海水的味道和你喝過的什么味道一樣?”“湯的咸味是因為媽媽做湯時放了鹽,那么海水咸是因為什么?”從而知道海水含鹽的道理。
有些問題家長一時回答不了,則應如實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現(xiàn)在還不懂,等我請教了別人或查找書籍、資料,明白以后再回答你好嗎?”這樣,可以使孩子看到大人對待知識的嚴肅態(tài)度,也能使孩子從小知道學無止境的道理。
巧用問題,引導探究 如果孩子問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對孩子的幫助不會大,原因是缺少孩子的主動思考和自主探索的過程,這種有問必答式的幫助,不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長。
最好的做法是利用孩子所提問題,巧妙引導:“孩子真棒,這個問題都想到了!那么能不能先說說你的看法呢?”哪怕家長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也不必急著告訴孩子,而是啟發(fā)孩子先思考。
當孩子思考探究問題時,家長可適當提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比如可提示孩子查閱相關(guān)書籍。
不斷學習,充盈自我 提問是孩子的專利,他們的小腦袋里總是充滿了各種奇思妙問:宇宙的問題、動物的問題、自己身體的問題、人人都會問的問題、天才才會問的問題、不是問題的問題……為了從容應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建議家長也給自己充充電,抽時間閱讀一些書,這樣既可以增加自身儲備,又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愛學習的榜樣。
(錢如俊 江蘇省興化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