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頌,張獻梅
(1.信陽師范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2.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系,河南 濟源 459000)
?
雞公山近代別墅群的成因及建筑藝術特色分析
王頌1,張獻梅2
(1.信陽師范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2.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系,河南 濟源 459000)
雞公山是我國首批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景觀豐厚。通過分析雞公山近代別墅群的形成背景,發(fā)現(xiàn)別墅群的形成與發(fā)展得益于其獨特的自然風貌和特殊的時代背景。從別墅群的總體布局、單體建筑風格、建筑結構與構造和裝飾裝修工藝等方面探討了別墅的建筑藝術特色,為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研究這些近代建筑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提供了依據(jù)。
雞公山近代別墅群;建筑風格;結構構造;裝飾裝修;建筑藝術特色
雞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地處豫鄂兩省交界處。 早在20世紀初期,雞公山就與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為中國的四大避暑勝地[1]。1982年列入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從20世紀初期開始,各國的傳教士、外交官和富商巨賈等在山上建造了300多幢中外別墅,這些別墅風格殊異,堪稱世界近代建筑博覽群。
1.1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1.1.1良好的地質基礎
雞公山位于大別山脈的精華地段,山勢呈南北走向,兩邊峽谷深平,山頂相對平緩開闊,為建筑群的營建提供了立基之地。雞公山山體多由花崗巖組成,質堅紋美,為別墅建筑群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地基和取之便捷的原材料。
花崗巖風化后的粘土和碎屑物質,堆積在山谷低凹處,含水豐富,是豐富的山泉資源。即使干旱季節(jié),山上依舊風清水盈[2]。雞公山的水質含有多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良好的水域水源為雞公山別墅群的建設提供了生活保證。
1.1.2獨特的氣候條件
雞公山位于北緯31°45′~31°54′,東經114°00′~114°08′,是我國南、北方天然分界線,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氣候特點為冬長夏短,春秋相當。夏季最高氣溫32°,平均氣溫為23.7°,涼爽宜人。山體兩側深平的峽谷似兩條風廊,帶走了夏季的炎熱酷暑;加上受江淮氣旋、梅雨的影響,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更起到降溫解暑的作用[3]。雞公山植被豐茂,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高達87%。夏季清涼宜人的氣候與山岳、森林和諧交融,構成了雞公山良好的山地氣候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4],為雞公山別墅群的建設提供了獨特的氣候條件。
1.1.3重要的地理區(qū)位和便利的交通優(yōu)勢
雞公山地處義陽三關之間,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1902年10月,由于途徑雞公山的蘆漢鐵路信陽至孝感段通車,雞公山的交通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各國傳教士、外交官、富商巨賈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通過漢口把修建別墅所需的各種建筑材料源源不斷地運來,從而加快了別墅群的建成[5]。
1.2復雜的社會歷史背景
1.2.1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外國人擁有了在開放的通商口岸自由居住、購買土地、租賃房屋等權力,并且可以自由進入內地游歷、通商[6],外國傳教士進入內地自由傳教。鴉片戰(zhàn)爭帶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為雞公山近代別墅群的建設開發(fā)提供了政治條件。
1.2.2長江流域的開放和外國傳教士的入侵
隨著長江流域的開放,外國傳教士、商人、官員及旅行者大量涌入武漢等沿江口岸城市,但這些城市盛夏時節(jié)酷暑難耐,外國傳教士紛紛到山區(qū)尋地建屋避暑。而鄰近漢口,清涼秀麗的雞公山則成為他們避暑的理想之地,這些成為雞公山近代別墅群的開發(fā)建設的社會條件。
1.2.3華洋共創(chuàng)別墅建筑的繁榮與鼎盛
1907年以后,雞公山避暑地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中國的軍閥、商人、地主紛紛到雞公山建屋避暑。鼎盛時期,雞公山擁有美、英、法、德、俄等23個國家的各式中外別墅共300多幢。每逢避暑時節(jié),云集山上的中外人士高達數(shù)千人?!疤以凑嬗行绿斓?,十里風飄九國旗”[7],正是對雞公山當年繁榮景象的真實寫照。
2.1合理的空間布局
2.1.1總體分區(qū)布局
雞公山別墅群的空間布局比較明確而系統(tǒng)。《雞公山外人租地交涉案》達成后,雞公山被劃分為教會區(qū)、避暑官地區(qū)和豫、鄂森林區(qū)等四個區(qū)域,除湖北森林地未開放外,其余三個區(qū)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開發(fā),并在官方劃界之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店避暑山莊。
位于北崗的教會區(qū),是雞公山開發(fā)最早的區(qū)域,系教會腹地。信義會在此處所建別墅最多。20世紀30年代中期,教會區(qū)已建有157幢別墅,3所學校,兩座教堂,另有醫(yī)院、游泳池、網(wǎng)球場等建筑。
避暑官地位于南街至拔貢以南的南崗地區(qū),由于該區(qū)洋商居多,又稱洋商區(qū)。曾有日本的正金、伍林銀行,英國的匯豐銀行,法國的東方銀行等5 家銀行和27 家洋行商號在此修建避暑用房。
河南森林地。為解決眾多的投建者建房,1917年,河南省森林地對外開放,適宜建房區(qū)域僅有153.26畝,劃為6個小區(qū),編號對外招租,1~4區(qū)華人租用,5區(qū)教會承租,6區(qū)華洋混雜[8]。新店避暑山莊,位于雞公山北側3 km處的半山腰上,呈馬蹄形,由中國人易懷遠、夏光宇、胡捷三、韓竹坪、林少衡、王澍生6人出資合股興建。1921~1925 年,山莊進入建筑高潮,亭臺樓閣多為紅瓦葺頂,體量小巧,隔溪相望,美不勝收。
2.1.2單體別墅的布局
雞公山別墅群在建筑造型設計上,從平面布局、形態(tài)構成到藝術處理等方面大多采用了傳統(tǒng)的歐陸風格。但是在單體建筑布局上,把山、水等自然風景也作為設計的主要要素,充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傳統(tǒng)藝術風韻,在設計思路上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園林的總體藝術特征——追求意境、品格、物質與精神世界的寄托和交融。大多數(shù)單體別墅的建筑布局順應地勢進行分散布置,或臨湖,或面溪,與山石、水體、樹木等自然風景交相輝映。
2.2豐富多樣的單體建筑風格
雞公山近代別墅群多用山地別墅建筑式樣。單體建筑依山就勢,體量適中,形態(tài)多樣。典型特征為:建筑周邊大多設有敞開式拱圈外廊,平面布局嚴謹有序,立面造型豐富,不拘一格;建筑與園林有效結合;建筑的細部處理體現(xiàn)藝術性[9]。但因國家、民族的不同,單體建筑風格也各具特色。
羅馬式建筑風格。其建筑特色體現(xiàn)在堅固厚實的磚石墻體,半圓形拱圈,門窗洞的同心多層小圓圈和交叉拱頂結構,建筑整體風格雄偉壯觀。如新店避暑山莊的蕭家大樓,由曾任湖北督軍的蕭耀南所建,建筑坐東朝西,采用料石墻體,敞開式半圓拱外廊和粗獷的塔斯干柱式,正立面結構緊湊,具有典型的羅馬式建筑風格,見圖1。
圖1 蕭家大樓圖
圖2 美文學校
哥特式建筑風格。哥特式建筑多用于教堂,以輕快的尖形拱圈、挺秀的尖塔、輕盈的飛拱,裝有彩色玻璃的花窗為其建筑特色,建筑整體風格高聳消瘦,營造了一種強烈的升華天國的神秘情感。雞公山的美文學校、小教堂、馬歇爾樓等別墅的建筑風格屬于哥特式。美文學校是為解決豫鄂兩省美國傳教士子女的就學問題而建的三層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兩翼突出對稱平衡,正面為弧形拱圈廊,中間的門廊砌筑成高聳的塔樓,磚墻紅瓦,四面坡屋面,富有韻律,營造了一種快樂、浪漫的氛圍,見圖2。小教堂平面呈十字架形,尖拱形門窗,窗上飾以彩色玻璃,石墻鐵皮屋頂,正面原有一高出屋頂?shù)募馑午姌?后拆除),塔頂上有基督教醒目的標志十字架。馬歇爾樓系漢口的俄國商人所建,坐北朝南,料石墻體,弧形門窗,寬敞的外廊有13根圓形廊柱,其中5根組成弧形門廊,屋頂?shù)陌私切渭馑贝烫炜?,顯得莊重幽雅。
中西合壁式建筑風格。雞公山的主要別墅代表之一的頤廬屬于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頤廬主樓3層,方正端莊,中軸對稱,樓頂部有兩個造型別致的中國式覆鐘塔亭,塔亭和二樓門廊石柱上雕刻著象征中國民俗文化中的福祿壽三星的立鶴、飛龍、花卉等精美圖案,樓門口設石獅蹲像,表達了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和建筑模式。同時,頤廬也吸收了西方的建筑格調,平樓頂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l~3層設計為敞開式的古羅馬半圓形拱圈廊,意大利式庭園花崗巖圍欄設置在樓頂部和2~3 層周邊,并在各層大門中安裝了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彩色玻璃,五彩繽紛的陽光可以通過彩色玻璃透過,門廊采用了具有古典優(yōu)雅高貴氣質的愛奧尼柱式,顯得纖細秀美,內部開間布局具有濃郁的西方味道。從外觀來看,頤廬整體統(tǒng)一、色彩明快、均衡和諧、巍峨壯觀,生機勃勃,充滿韻律感。在別墅群中猶如鶴立雞群,是中西合璧式的典型建筑,見圖3。
圖3 頤廬
圖4 瑞華學校
德式建筑風格。南德國樓是別墅中德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樓高三層,石墻紅瓦,陡峭的屋頂上開氣窗、煙囪,前后有封閉的外廊,外觀優(yōu)美動人。
浪漫主義建筑風格。浪漫主義建筑模仿中世紀的寨堡和哥特風格,追求自由浪漫的趣味。瑞華學校教舍樓是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典型代表,見圖4。該樓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由瑞典人所建。樓高4層,平面呈“工”字形,中軸對稱,料石墻體,不規(guī)則的多面坡屋頂。中部凹入部分為欄桿圍護的古羅馬圈廊,整個圈廊敞開,并采用半圓形。整幢教舍樓組合自由,樓頂?shù)雌鸱?,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充滿韻律感。
拜占庭式建筑風格。拜占庭式建筑作為一種典型的建筑藝術形式,主要將古西亞的拱圈、古希臘的柱式結合古羅馬的宏大規(guī)模綜合為一體,其突出的特點是屋頂造型普遍采用“彎窿頂”。如后來重建的丹麥樓就屬于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風格。
合掌式建筑風格。合掌式建筑屬北歐建筑風格,其特征是墻矮、屋頂陡峭且厚重、并在屋頂設有較大的老虎窗。雞公山北崗別墅群的攬云射月樓和中心區(qū)的奧古斯塔娜路德會別墅(又稱100號別墅)均屬此種類型。
2.3獨特的建筑結構與構造
雞公山近代別墅群的單體建筑結構多為磚木結構。建造時大多采用磚、石、木、瓦、鐵皮等作為建筑材料。建筑墻體主要使用山上的青色花崗巖料石砌筑,在就地取材的同時,其原有的石面粗糙紋理則與周圍大自然的質樸和諧共存。很多別墅都設有寬敞的門廊或環(huán)廊,墻上裝有較大的玻璃窗,不僅讓室內通風向陽,光線明亮,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欣賞大自然的風光。別墅的屋頂多為平面幾何式,呈現(xiàn)出強有力的陽剛之美。屋頂組合有正方形、六邊形、八邊形和圓錐形等多種形式。屋頂上部修筑有各式各樣的老虎窗,與建筑主體相映生輝,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制作屋頂?shù)牟牧隙酁殍\鐵皮瓦,這種鐵皮瓦重量輕,運輸方便,耐熱抗寒,不易變形。一些陡峭的屋頂則利用掛鉤將屋面瓦掛于坡屋頂上,具有排水功能良好,不易損壞梁、檁的優(yōu)點。
2.4精湛的裝飾裝修工藝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雞公山近代別墅群的建筑裝飾藝術也非常精湛,其中最突出的特點把“拱圈”作為裝飾符號。拱圈除了具有良好的豎向承重特性外,還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運用拱圈技術在雞公山近代別墅群中進行裝飾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地方:一處是設置在門、窗、客廳等處,主要起承重作用,大多采用石料砌筑,少數(shù)也使用青磚,主要有半圓形的羅馬圈、哥特式的尖形拱圈、拜占庭式的穹窿稱拱殼等形式。另一處是在敞開式外廊檐下的木制拱圈。這種拱圈在半圓形的中心處設計了一到兩個木頭制作的“懸垂”,使外廊充滿了節(jié)奏感,在加強木廊柱之間合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其裝飾、美化的作用。
信陽雞公山近代別墅群建筑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這些別墅建筑作為雞公山文化的支撐和精髓,使雞公山的美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對這些近代別墅群建筑形成的原因、布局模式、建筑樣式、藝術特色作深入而細致的分析,能夠對近代建筑的歷史背景、文化和藝術價值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可以保護和應用這些資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戰(zhàn)略依據(jù)。
[1]卜付軍,李保敬,周波,等.信陽旅游資源特征及其開發(fā)[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5(1):115-118.
[2]姜傳高.雞公山[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3]信陽地區(qū)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局.信陽地區(qū)建設志[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0.
[4]張奇志.雞公山旅游資源類型評價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4):542-545.
[5]楊濱盛,曾克峰.河南省雞公山近代別墅資源的旅游開發(fā)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9,28(3):84-86.
[6]陳旭麓,蔣世弟、吳振棣.中國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劉景向.雞公山竹枝詞[M].信陽:信陽強日升書局,1923.
[8]齊光.雞公山指南[M].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9]任雯琳.雞公山近代別墅建筑與山地環(huán)境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07.
Cause analysis of modern villa groups and architectural art features in Jigong Mountain
WANG Song1,ZHANG Xian-mei2
(1.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XinyangNormalCollege,Xinyang464000,China;2.Jiy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Jiyuan459000,China)
Jigong Mountain is one of the first famous scenic spots in our country,which has a unique natural scenery and rich cultural landscap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 villa groups in Jigong Mountain,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 groups benefited from its unique natural features and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villa group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villa groups,monomer building style,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technology,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the history,culture 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se modern buildings.
modern villas of Jigong Mountain;architectural style;building structure;Decoration;architectural art features
2016-05-10
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122400450336);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2013B282)
王頌(1973—),女,河南信陽人,碩士,副教授。
1674-7046(2016)05-0035-05
10.14140/j.cnki.hncjxb.2016.05.007
TU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