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強+王遠
2015年以來,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qū)檢察院為依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quán)益, 奏響“源頭預(yù)防、心理干預(yù)、幫教矯治”三部曲,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趨勢。
檢校共建,注重源頭預(yù)防。為最大限度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發(fā)生,該院將送法進校園、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活動和法制副校長工作機制有效結(jié)合,通過上法制教育課、組織模擬法庭、舉行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積極培育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從源頭上遏制催生未成年人犯罪的環(huán)境和土壤。
解決犯罪誘因,強化心理干預(y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滋生是在一定條件下,受環(huán)境影響,從點滴的心理變化開始的。該院抓住這一特點,憑借心理咨詢師的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掌握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 以幫助其恢復(fù)心理健康為重點,在辦案過程中進行心理評估和干預(yù),通過心理測試、心理輔導(dǎo)、行為矯治等一系列的活動,幫助他們分析犯罪的根源和危害性,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感到有出路、有前途,從而收到較好的“教育、感化、挽救”效果。
附條件不起訴,個性化幫教矯治。對于失足未成年人的案件,既符合起訴條件,又符合不起訴條件的情況下,如果提起公訴,法院必然要判處刑罰,未成年人的美好前途可能盡毀。鑒于未成年人的認罪態(tài)度、在事件中的作用等,該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指派檢察室工作人員與心理咨詢師共同對每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設(shè)計具體的幫教矯治方案,實施個性化幫教矯治,同時落實幫教回訪措施,使未成年人開始新的健康的生活,避免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截至目前,該院共組織送法進校園、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活動60余場次,受教育40000余人次,對21人進行了心理干預(yù),對19人作出不批準(zhǔn)逮捕決定,未成年人犯罪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