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軍 郭瑩瑩
(1.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2.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散打和自由搏擊的對比研究
韓亞軍1郭瑩瑩2
(1.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2.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散打是武術的一種運動形式,屬于對抗性項目,具有增強體質和保護自我的功能。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散打和自由搏擊的技術特點以及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闡述,以借鑒自由搏擊的運營方式以及傳播發(fā)展策略,發(fā)展散打,使散打以體現中國民族特色為理念向世界發(fā)展。
散打;自由搏擊;技術特點;發(fā)展
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勝對方的、徒手對抗的現代競技體育項目,它是中國武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由搏擊,又稱國際自由搏擊,歐美全接觸自由空手道等,沒有固定的招式,在對戰(zhàn)中隨意使用技術,自由發(fā)揮,長短兼?zhèn)?,全面施展。自由搏擊的最終目的就是用適合自身的技法戰(zhàn)勝對手。
中國武術經歷幾千年的演變,打練結合始終是武術的基本體現。由于歷史原因,使武術的發(fā)展以套路為主,直到1978年,國家為了推廣徒手對抗性項目,與武術套路同步并進,組織武術愛好者和資深的武術研究者,討論如何開展散打進入社會、學校以及散打比賽的實施方法,探討制定散打的開展工作。人具有攻擊性和爭強好斗的本能,散打運動可以體現出來,又受武德以及文化的限制,如何將散打推廣,國家成立散打項目的試點,舉行散打表演,通過一系列的嘗試,制定散打競賽規(guī)則,在1981修訂了《武術散手競賽規(guī)則》,在此規(guī)則的情況下,散打的比賽模式在不斷嘗試、改進,累積經驗,散打逐步的走向社會。1989年武術散打被列為國家體育競賽項目。
1989年散打被列為國家體育競賽項目后,散打在社會、學??焖匍_展,豐富了不同層次人群的業(yè)余生活;散打比賽不斷增加,各地市、省也舉行散打比賽,成立了專業(yè)、業(yè)余散打隊,同時舉辦了影響較大的比賽,散打是我國優(yōu)秀的技藝,散打不僅使國人學習傳統(tǒng)文化,同時可提高自身體質。國家體育總局大力推廣散打,舉行一系列的散打比賽,讓更多的人認識散打,武術散打也成為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之一。1990年《武術散手競賽規(guī)則》正式出版,同年在北京舉行了國際武術散手邀請賽,許多國家前來參加比賽,中國散打隊不負眾望獲得了6個冠軍。隨后散打走進武術的賽場,成為比賽項目。之后第十三屆亞運會上,散打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使散打走出國門勢頭越來越旺。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不斷改善散打比賽要求,增加激烈性,同時保證安全性。但散打在發(fā)展過程中推廣方式、市場定位不明確以及推廣力度不夠,多數人還不明白它存在的意義,散打應該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進行改善、創(chuàng)新,保留本身的獨特風格。
20世紀70年代,自由搏擊(Kickboxing)運動誕生,起源于美國。當時空手道在全球傳播,而空手道的練習者通過改變競賽規(guī)則和技術特色,自由搏擊油然而生,最初推廣人和組織者大多數是空手道練習者。1976年成立了WKA世界自由搏擊協(xié)會,是世界上成立最久、形式最龐大的全球性自由搏擊組織。1993年在荷蘭成功舉辦第一屆WKA世界自由搏擊錦標賽,之后每年舉行一次比賽,由WKA中會員國代表依次舉辦,這種形式的規(guī)模比賽一直延續(xù)到至今。
WKA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自由搏擊組織,帶動了自由搏擊的發(fā)展。隨著現代自由搏擊運動的迅速壯大,其他自由搏擊組織也隨之崛起。自由搏擊運動具有自由性,沒有太多的約束,讓人完全的釋放自己心中的情緒,為了生存,激發(fā)人的最大潛能。1992年成立了新的自由搏擊組織:IKF國際自由搏擊聯(lián)合會,IKF經過5年的發(fā)展,于1997年成為了第三個全球性的自由搏擊組織。自由搏擊市場多方面發(fā)展,同時推動了體育的發(fā)展。1993年,在日本成功舉辦了第一屆K-1國際站立式格斗世界無差級比賽。K-1在1994年舉辦的第二屆K-1國際站立式格斗世界無差級比賽,K-1融入了許多WKA的內容,突出體現了K-1的特色風格,在自由搏擊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有一定影響力和話語權。K-1的賽事主旨與自由搏擊運動一樣,沒有固定的招式和門派之分,隨意使用任何動作進攻對方,以戰(zhàn)勝對方為目的理念進行比賽。世界的武技本是同根,相互之間有所差異,但也有共同點。WKA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自由搏擊組織,非但沒有被別的組織所取代,反而越來越強大,在世界舞臺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全球的自由搏擊組織相結合,在人類歷史上譜寫出獨具風格的光輝樂章。
大多數研究認為,自由搏擊起源于歐美,以美國為主要起源和發(fā)展,在西方文化背景前提下,社會、經濟快速的發(fā)展,壓力越來越大,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人民追求自由自我的權利,致使自由搏擊在潛默移化中發(fā)展,增強人們體質,在面對危險突發(fā)狀況時的迅速反應,同時突出自我個性特點,以實戰(zhàn)求勝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觸徒手攻防搏擊術。隨后,自由搏擊以美國為中心,不斷向世界各國傳播,舉行賽事,各種自由搏擊組織出現,全世界自由搏擊俱樂部開展,加快了自由搏擊的快速發(fā)展,這種比賽以獨特的風格特點,吸引賽手和觀眾,影響甚大。
散打與自由搏擊從正式開展的角度看,散打晚出現10年,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成長,散打運動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競技體育項目,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了散打更好的快速發(fā)展,國家體育總局提供很多的方案和政策,為散打奠基了良好的平臺,不斷組織全國以及國際散打比賽,提高散打的知名度,使這項具有民族特色的競賽活動在世界大放光彩。但是,觀看散打比賽的觀眾少,而且在許多散打選手參加自由搏擊,散打的未來走向要深入思索,改善發(fā)展方針及推廣模式。
自由搏擊由于自由搏擊競賽的商業(yè)化、職業(yè)化程度高,開放性好,全球絕大多數的自由搏擊比賽都采用“無限制自由搏擊”的競賽方法,對于參賽的選手,沒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參加,自由搏擊和泰拳有相似之處,參賽雙方赤裸上身,穿短褲。手套不同于散打和拳擊,是用漏手指手套,不限制雙方手指,進行全接觸自由搏擊比賽。自由搏擊的這種規(guī)則,使得賽場高度激烈和緊張,賽手進行真實的實戰(zhàn),非常吸引觀眾。自由搏擊選手要求良好的體能,強大的抗擊打能力,要有極高的技戰(zhàn)術水平、戰(zhàn)斗意識,對體能、抗擊打能力也有嚴格要求,否則很容易戰(zhàn)敗。自由搏擊突破了傳統(tǒng)的思想,沒有門派之分,以團體或者個人名義都可以參加比賽,為自由搏擊事業(yè)的更好發(fā)展提供了良好平臺,世界武壇共同交流技術和經驗,將這項技藝在世界大放光彩。因此,自由搏擊是世界武壇的技法被完全發(fā)揮出來的一種項目,運用于實戰(zhàn),實力才是王道,重視武道精神,對于選手也是絕對公平,自由搏擊競賽規(guī)則被認可為合理性比賽。
散打以踢、打、摔、拿為主,動作變化較多,根據具體情況,將所有的技法運用,攻擊對方,取得最終的勝利。散打技術主要得分方法是拳法、腿法、摔法。散打的技術特點就是快、準、狠,這是對抗性項目必須具備的,突出項目的特點的三個重要元素。對于技術動作的要求,一定要動作標準化以及穩(wěn)定性,同時要求力量的爆發(fā)性,三者結合,才能將動作的快、準、狠表現的淋漓盡致。散打簡單來說,就是將腿、拳、摔結合運用,針對不同狀況,運用不同的方法,同時對人的身體素質有較好要求,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以及靈活性。散打是以點數獲勝來進行的,同時也限制了散打的更好發(fā)展,比賽規(guī)則的制定,使散打的觀賞性滿足不了觀眾?,F在散打的商業(yè)性比賽,為散打提高了一定的知名度,但還要繼續(xù)完善,通過散打展現民族文化特色,帶動中國武術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因此,散打在走競技道路的同時,要考慮到大眾人的觀賞需求,與社會融合,與企業(yè)合作,形成商業(yè)性模式,兩者同步發(fā)展。
自由搏擊是一種綜合格斗,沒有固定比賽規(guī)則,技術自由、無拘束,自由搏擊賽事是一個綜合賽事,例如:UFC終極格斗大賽、美國WEC世界極限籠斗賽、日本的DRAEM夢想擂臺等,這些都屬于商業(yè)賽事,規(guī)則大同小異。在賽場上可以使用拳、腿、肘、膝、摔進行攻防實戰(zhàn);對手被擊打倒地,可以使用鎖喉、鎖臂、鎖腿、關節(jié)技等方法,克制對手,取得勝利。
散打與自由搏擊的競賽規(guī)則相比,禁止性的技術多,局限性大,影響了比賽的激烈性。在散打中,體現了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以點到為止為武術精神,所以散打只允許使用拳、腿、摔,禁止使用膝、肘以及反關節(jié)的方法攻擊對方,顯示了中國武術者以武德為先,武德好的武者,其技術也必定精湛。其實這些是對參賽選手的一種保護,同時體現了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和優(yōu)良武德。
自由搏擊是全世界備受關注的比賽項目,融合了許多國家的技藝,進行了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整理,是多種文化的結合體,也是將多種武技集于一體,最終形成了一種真正實戰(zhàn)性的對抗運動,具有內在的武道特點。自由搏擊的發(fā)展模式,散打可以吸取其中好的一面,進行武術全球傳播和推廣,為今后中國武術國際化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散打的擂臺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對決的形式,為了使武中國術和現代體育運動相適應,融入體育市場。散打的發(fā)展通過不同的形式推廣,多元化發(fā)展,散打有很大的發(fā)展情景和市場。它既具有競技性、體育性以及民族性,還有很高的商業(yè)價值,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散打如何走向國際化,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1)從兩者的競賽規(guī)則比較,散打要更加實用性和自由性;(2)技術特點沒有突出中國武術技擊;(3)以點數獲勝的方式,應再具體化,減少裁判主觀性的判斷,以利于散打國際化發(fā)展;(4)將傳統(tǒng)武術的技法進行改善,運動到散打中;(5)散打場地應用上圍繩,也將場地改成圓形,從而體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突出中國武術技法;(6)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確保運動員的生命安全。
[1] 曾于久,陳星潭.武術散打運動30年的回顧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9,29(6):3-8.
[2] 許聲宏.散打散手名稱統(tǒng)一推動武術對抗性項目更好發(fā)展[J].少林與太極,2009.
[3]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中國武術教程(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 http://www.qhtv.cn/a/34042-1.html.
[5] 周嵩山,王進,馬振飛.淺析自由搏擊對散打發(fā)展的影響[J].高等教育在線,609.
[6] 黎文仲.淺談MMA及其發(fā)展趨勢[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1(2):1-2.
[7] 潘旭東.論自由搏擊在我國高等院校的發(fā)展前景[J].湖北體育科技,2003,22(4):432-437.
[8] 阮坤,崔志強.從快餐式體育文化看武術散打在國外的發(fā)展策略[J].運動,2010.
[9] 張蕾,馬驁.從散打與空手道的對比淺析散打運動發(fā)展[J].搏擊:武術科學,2012.
[10]伊魯波.武術散打、跆拳道與泰拳的比較研究[J].廣西體育科技,2013.
[11]劉曉俊,杜光寧.中國散打融入奧運大家庭芻議[J].嘉應學院學報,2010.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anda and Kickboxing
HAN Yajun,etal.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China)
韓亞軍(1990-),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