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華
(河南省長垣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河南 長垣 453400)
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效果觀察
劉守華
(河南省長垣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河南 長垣 453400)
目的:觀察梔子清肝湯加減治療初發(fā)性甲亢的療效。方法: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用甲巰咪唑片治療,治療組加用梔子清肝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及臨床療效。結(jié)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8.33%、對照組86.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FT3、FT4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TSH水平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但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同時減少不良反應。
初發(fā)性甲亢;梔子清肝湯;甲巰咪唑片
我院用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共120例,均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初發(fā)性甲亢患者。男28例,女92例;年齡17~65歲,平均(33.6±5.9)歲;病程2~22個月,平均(10.8±3.9)個月;病情輕度13例,中度45例,重度62例。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甲亢診斷及分級標準,且均為首次確診。排除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甲狀腺癌、巨大甲狀腺壓迫鄰近器官。
兩組均用甲巰咪唑片(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37020105)10mg,口服,1日3次,持續(xù)用藥2~4周后減量5mg,直至減至日5~10mg,然后以此劑量維持治療,共治療3個月。
治療組加用梔子清肝湯治療。梔子9g,香附9g,郁金9g,甘草5g,玄參15g,連翹15g,浙貝母15g,夏枯草12g,白芍12g,生地黃12g,黃芪12g,柴胡12g。以水煎煮,取藥汁分早晚2次服用,日1劑,持續(xù)治療3個月。
兩組治療期間均忌食碘鹽及含碘食物,并注意休息。
治療前后進行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血清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檢測。治療前后對兩組臨床癥狀(多食、多汗怕熱、心悸不寧、煩躁易怒等)進行評分,根據(jù)癥狀嚴重程度分別計0~3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減分率=治療前后的癥狀評分差/治療前評分×100%。
根據(jù)癥狀減分率評估療效。癥狀、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癥狀減分率大于等于95%為治愈。癥狀、體征顯著改善,癥狀減分率70%~94%為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癥狀減分率30%~69%為進步。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有加重,癥狀減分率小于30%為無效。
運用軟件SPSS20.0對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計數(shù)、計量資料比較分別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愈48例,好轉(zhuǎn)8例,進步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33%。對照組治愈36例,好轉(zhuǎn)10例,進步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6.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780,P<0.05)。
兩組治療后FT3、FT4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TSH水平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但兩組治療后FT3、FT4、TSH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指標治療組( n = 6 0)對照組( n = 6 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F T3(p m o l / m L)1 3 . 6 2 ± 3 . 1 2 5 . 3 4 ± 1 . 5 6*1 3 . 5 1 ± 3 . 2 2 5 . 6 3 ± 1 . 6 7*F T4(n g / d L)3 . 8 7 ± 1 . 1 8 1 . 3 2 ± 0 . 3 6*3 . 8 6 ± 1 . 1 9 1 . 3 8 ± 0 . 3 4*T S H(μ I U / m L)0 . 0 9 2 ± 0 . 0 0 7 0 . 8 8 7 ± 0 . 5 9 2*0 . 8 2 6 ± 0 . 0 8 2 0 . 0 8 1 ± 0 . 5 5 9*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24例(白細胞降低12例、肝功能異常8例、甲狀腺功能減退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0.00%;治療組出現(xiàn)不良反映12例(甲狀腺功能減退2例、白細胞降低2例,皮疹4例、肝功異常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524,P<0.05)。
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內(nèi)分泌疾病,甲亢屬中醫(yī)“癭氣”范疇[1]?,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甲亢的發(fā)生與機體免疫功能失調(diào)有關,應激、感染、精神刺激、遺傳等因素均可誘發(fā)甲亢。西醫(yī)治療甲亢雖然有效,但療程較長,不良反應較多。長期臨床實踐證實,中醫(yī)治療甲亢具有獨特療效[2]。中醫(yī)認為肝火旺盛、肝氣郁滯是甲亢的主要病因,故治療應以益氣、養(yǎng)陰、瀉火為主[3]。梔子清肝湯重用夏枯草散郁結(jié)、清肝火,連翹、黃芩、梔子解毒瀉火,白芍調(diào)和氣血、斂陰柔肝,生地黃能養(yǎng)陰清熱,黃芪大補元氣,香附、郁金疏肝理氣,浙貝母、玄參清熱化痰。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陰益氣、清肝瀉火之功效,祛邪不傷正,瀉火不伐胃[4]。研究證實,柴胡、甘草、茯苓等具有體液免疫及免疫增強作用[5]。
梔子清肝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甲亢能有效改善癥狀,提高療效,同時減少西藥不良反應。
[1] 許嵩,吳婷萍,黎梓旺,等.清肝健脾湯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腹瀉的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2012,12(2):9.
[2] 馬德權(quán),陳少儀.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肝功能異常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2013,29(7):22-24.
[3] 嚴偉華,黃進林.頸舒散熱奄包防治甲狀腺術(shù)后綜合征[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2011,11(6):54-55.
[4] 唐鷗,吳子鏡,王宏,等.復方樟柳堿聯(lián)合石斛消瘰丸治療甲狀腺相關免疫性突眼臨床研究[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28(9):732-733.
[5] 柯楊.溫腎補陽方聯(lián)合甲狀腺素治療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100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5,31(2):110-111.
R581.1
B
1004-2814(2016)02-0144-02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