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吳彥江,張 一,張亮亮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碩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肛腸科,四川 成都 610072)
三仁湯加減治療肛裂術后便秘濕熱下注型30例觀察
趙麗1,吳彥江1,張一1,張亮亮2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碩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肛腸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觀察三仁湯加減治療肛裂術后便秘濕熱下注型的療效。方法: 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用三仁湯加減治療,對照組用福松治療。結果:兩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仁湯加減治療肛裂術后便秘濕熱下注型療效較好。
肛裂術后便秘;濕熱下注型;三仁湯加減;對照治療觀察
便秘是肛裂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不同程度的影響傷口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其中以濕熱下注型肛裂最為常見。臨床表現為大便不爽,肛門墜脹,疼痛持久,便時帶血或滴血,肛門潮濕;身倦神怠,口干欲飲,小便黃赤,舌紅苔滑膩,脈濡數,中醫(yī)辨證屬濕熱下注型。我們用三仁湯加減治療肛裂術后便秘濕熱下注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肛腸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21~53歲,平均35.29歲;病程1~6天。對照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齡19~55歲,平均33.80歲;病程1~8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術后1周內自然排便(非服用瀉劑排便)次數少于3次;②術后大便干結、排出困難;③伴有便時肛門疼痛或肛門墜脹,面赤心煩,腹脹腹痛等。至少具備以上條件之中的2項即可確診。
治療組用三仁湯加減治療。杏仁10g,滑石15g,白通草12g,白蔻仁30g,厚樸15g,薏苡仁20g,法半夏12g,肉蓯蓉30g,茯苓15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劑,每次100mL,早晚溫服。
對照組:用福松(法國博福-益普生工業(yè)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30145)10g,早晚溫開水沖服。
兩組均治療6天后進行療效評價。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療好轉標準》。治愈:2天以內排便1次,便質轉潤,解時通暢。好轉:3天以內排便,便質轉潤,排便仍欠通暢。未愈:臨床癥狀無改善。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
濕熱下注型肛裂在四川最為常見,因四川氣候潮濕,當地人嗜食辛辣之品,導致濕熱蘊結腸道,氣機阻滯,糟粕內停,不得下行,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吸收,致大便秘結。三仁湯始見于《溫病條辨》,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淡滲利水而健脾,使?jié)駸釓南陆苟?;滑石、白通草甘寒淡滲,助君藥利濕清熱;半夏、厚樸行氣化濕,散結除滿;加用肉蓯蓉潤腸通便,茯苓健脾、利水滲濕,炙甘草調和諸藥。辨證論治,隨癥治之,故療效佳。
R256.352.2
B
1004-2814(2016)02-0130-02
2015-10-22
李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