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資治通鑒·唐紀(jì)·玄宗天寶元年》
【求解驛站】嘴上說的很甜美,心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活學(xué)活用】你可要提防這種______的“朋友”。
李林甫,唐玄宗時期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此人若論才藝,也還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個人品德,那簡直是壞到家了!
李林甫外表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非常合作,嘴里盡說些好聽的、善意的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態(tài)度完全相反,他是一個陰險狡猾,常常使壞主意的人。
有一次,他裝出一副很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chǎn)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采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遺憾的是,皇上還不知道?!?/p>
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趕緊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采。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寵臣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fēng)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隨便開采呢?別人勸您開采,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好幾次都想把這件事啟奏皇上,只是不敢開口罷了。”玄宗被他這番話打動,認(rèn)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李適之大不滿意,逐漸疏遠(yuǎn)了他。
就這樣,李林甫憑借這套特殊的“本領(lǐng)”,深得玄宗的寵信,一直做了十九年的大官。
然而,壞人也許可以逞奸謀于一時,但日子久了,大家必然能夠發(fā)現(xiàn)他這種偽善,于是紛紛在背地里說他“口有蜜、腹有劍”。即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劍害人。
這便是成語“口蜜腹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