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
阿婆一輩子住在漁村,三十五歲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個小孩最大的才十七歲,她說她是以“我負責養(yǎng)小的,大的孩子自己養(yǎng)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
四男三女七個小孩后來都很成材,也許從小習慣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間的情感始終濃郁。
他們唯一遺憾的是,阿婆一直堅持住在漁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說都不愿意搬到城市和孩子們一起住。她的說法是:“一年十二個月,七個小孩不好分,哪里多住哪里少住,他們都會說我大小心……而且一個人住,我自由,他們也自由?!?/p>
她說得固然有道理,但孩子們畢竟放不下心,所以在她七十歲那年幫她找了一個外籍看護,并且把老房子翻修了一下,甚至還設計了無障礙空間,為她往后萬一行動不方便的時候預作準備。
七十大壽那天,阿婆甚至還拿到一個這輩子從沒拿過的大紅包,三百五十萬元的支票一張——七個孩子各出五十萬元。阿婆當然拒絕,不過,老大代表所有兄弟姊妹發(fā)言,說這筆錢是要給她當“獎學金”用的,說內孫外孫都在念書,要阿婆每年分兩次依照他們的成績單給獎金,這樣孫子們就會更努力讀書;如果有人要出國留學的話,阿婆也可以拿這筆錢出來“幫他們買飛機票”。
這理由阿婆覺得可以接受,所以就收了。第二天老大特地帶阿婆去銀行開戶,聽說她還跟銀行經理說:“這是我孫子們讀書要用的,你要替我照顧好。”
三個月后的某一天,阿婆沒讓看護跟,自己一個人進了銀行,說要把錢全部領出來。銀行員的第一個反應是:是詐騙集團找到阿婆了!所以很遷回地問阿婆要領錢的理由,問了老半天,最后連經理都出面了,阿婆還是什么都不說,一直強調是她自己要領的,沒有人指使她,最后還有點生氣地說詐騙集團的事情她知道,電視天天播。
“你們不要以為全臺灣的老人家都那么好騙!”
經理沒辦法,只好打電話給老大,要他問阿婆提款的理由。剛開始阿婆還是不愿意說,甚至還賭氣地戧老大:“你們不是說這些錢是給我的?我自己的錢要怎么處理,難道還要經過你們同意哦?”
糾纏將近半小時之后,阿婆終于惱羞成怒似的跟電話那頭的兒子說:“我這世人從沒看過三百五十萬到底生做什么樣,我只是想領出來看一看不行哦?”
阿婆這一說所有人都愣在那兒,不過剎那間仿佛也全都懂了!經理當下就跟阿婆說:“阿婆,你要看你的錢交代一聲就好了,何必讓大家這樣講到有嘴沒涎!”
沒想到阿婆卻忽然像小女孩一樣,低著頭,捏著手里的小手帕,害羞地說:“沒啦,我是怕你們以為我對你們不信任?!?/p>
經理說:“哪會?。垮X是你寄放在我們這里的,看看在不在是你的權利啊!”
于是經理叫人把三百五十萬元現鈔拿進小辦公室讓阿婆看,根據經理之后打電話跟老大的描述是:阿婆摸了又摸,還問他們說:“這確定是我的哦???!你們怎么認得?”經理說他還騙她說:“我們把它放在有你名字的柜子里??!”
他說阿婆還自言自語地說:“以前要是有這些錢的話,日子也不用過得那么艱苦……現在日子已經好過了,這些錢……反而用沒路!”
話雖這么說,之后每隔一段時間,阿婆還是會獨自走進銀行,找個行員小聲地說:“歹勢,我來那個那個……”
其實,阿婆不用說,所有人也都知道她來做什么。
(易珊摘自譯林出版社《這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