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
【摘 要】《南柯夢》說佛,人物塑造和故事架構(gòu)卻脫胎于晚明現(xiàn)實社會,案頭文本和舞臺演出均以此為主旨。
【關(guān)鍵詞】《南柯夢》;案頭 ;舞臺
中圖分類號:I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70-01
最早聽說《南柯夢》,是《紅樓夢》第二十九回,賈母帶著闔府上下前往清虛觀打醮,點了三本戲,第一本《白蛇記》,講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發(fā)跡事;第二本《滿床笏》,講唐代安史亂后郭子儀七子八婿皆為朝中高官盛極一時事;第三本便是《南柯夢》,賈母聽賈珍報出戲名,即沉默不語。小說家慣用草蛇灰線,三本戲暗合賈家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后代富貴、終是南柯一夢的走向。湯顯祖“臨川四夢”今人搬上舞臺已有“三夢”,《牡丹亭》談情,《邯鄲夢》論道,《南柯夢》說佛。三本戲文都是借唐代故事說晚明世情人性,然創(chuàng)作時間有早晚,托戲文所言志趣亦迥異。
如果說《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之“情至”奇幻綺麗,晚年創(chuàng)作的《南柯夢》則現(xiàn)實沉郁、返璞歸真得多了。彼時湯顯祖已飽經(jīng)宦海浮沉,閱盡官場傾軋,嘗遍人情冷暖,千情萬緒,借淳于棼出入大槐安國一遭歷劫,道盡一生所悟。
戲文也好,文學也罷,歌舞演故事,故事終究以人物貫穿。在湯顯祖文學形象中,淳于棼絕對是個特例,特別處恰好在于其蕓蕓眾生相。世人所有之七情六欲他都有,人性之貪嗔癡念他都要。《南柯夢》是出生本戲,主角淳于棼是文武官生應功,出場就是個毫不起眼的罷職武官,暇時好酒貪杯。孝感寺遇美見色起意,經(jīng)契玄禪師指引,與槐安國瑤芳公主結(jié)連理,育兒女,享富貴,看似樂極。鄰國檀蘿太子欲奪美,瑤芳玉隕,淳于因戰(zhàn)功升右相,與瓊英郡主等三美蝶戲。“一生一世一雙人”是理想,是佳話;卿生日日說恩情,卿逝又隨人去了,才是現(xiàn)實?,幏寂R去一段【集賢賓】唱得哀切:“〔旦〕論人生到頭難悔恐,尋常兒女情鐘,有恩愛的夫妻情事冗。奴家并不曾虧了駙馬,則我去之后,駙馬不得再娶呵,累你影凄凄被冷房空。淳于郞,你回朝去不比以前了,看人情自懂,俺死后百凡尊重?!埠稀承奶弁?,只愿的鳳樓人永?!迸R別依依,何嘗不是“一往而深”?夫妻分離之苦,入骨浸髓。然而聚時不辜負,散后各安好,一別兩寬,才是符合眾生蕓蕓的取舍。
“蝶戲”一場,淳于與三美言辭恣意,行為放浪,寫得大膽香艷。這與湯顯祖所處之晚明社會風情非常契合。晚明至清初,正好是傳奇盛行的時候。而整個社會結(jié)構(gòu)較之以前已發(fā)生重大變化。總之,這一時期社會各層面都處于破立之間的動態(tài)中,多元、復雜而動蕩。一般而言,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幾乎一定是文藝思潮勃興的有利先機,典型如中國之漢唐。而經(jīng)濟學上有一個現(xiàn)象叫“迪士尼效應”,大意是指經(jīng)濟越蕭條,娛樂業(yè)越發(fā)達。典型如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好萊塢,經(jīng)濟危機、二戰(zhàn)與娛樂業(yè)的黃金年代并行;如果放寬概念外延,中國古代史上很有幾次“迪士尼效應”,戰(zhàn)國時期諸說并存、百家爭鳴;魏晉前后七賢越名教而任自然;兩宋之際民生顛沛卻勾欄瓦肆林立;民初東西撞擊、德、賽二先生爭論……同是有明一代產(chǎn)物,奇書《金瓶梅》被認為是第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拋開它在文學、藝術(shù)上的造詣,以及蘊涵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民俗等各層面的成就,僅從其著眼在市井小民的世情世相來說,就獨樹一幟。西門慶過完恣意無度的一生絕望而死,湯顯祖寫完傳奇抒盡胸中塊壘一夢南柯?,F(xiàn)實性的比例在戲劇化的案頭中逐漸加大,湯顯祖當然可以借唐代故事,說晚明世情。
凡事往往樂極生悲,淳于遭左相彈劾,貶返人間。凄清苦楚,與夢里繁華不啻云泥。契玄禪師指點迷津,原來大槐安國一番遭際早已注定,禪師始終旁觀,淳于墮于其中而不自知。徹悟的過程多半不美好,燃指為香,初次超度的卻是昔日敵國檀蘿,這里有哲學意味的蘊意。見到瑤芳,約定再續(xù)前緣,然佛言不可說,原來“人間君臣眷屬,螻蟻何殊;一切苦樂興衰,南柯無二?!钡钦缙跣U師有此一問“空是什么”,當現(xiàn)實沒有出路,文學家筆下的人物喜歡尋諸于佛道,《桃花扇》如此,《紅樓夢》如此,《南柯夢》依然如此。私以為空并非至清之水,無欲之剛,更像弘一法師臨終前所言之“悲欣交集”,不空洞而有血肉,只是可以超越自我的界限,與天地萬物同在,默默承受,最終歸于平淡。淳于棼燃指時滾地叫疼,發(fā)現(xiàn)犀盒信物不過是葵夾子時閉嘴頓悟,都是悲欣交集的歷練。
案頭文學搬上舞臺,向來見仁見智。江蘇省昆的演出本在戲曲與文學都不復明清興盛的當代,可取處并不少。臺詞高妙,情節(jié)曲折,歸功于原著,裁剪得當,卻是今人功勞。雖然上本重鋪墊,下本是重頭,戲要投今人所好本就不易。舞臺用色簡,道具簡,干凈留白,賞心悅目。樂池中偶爾傳來大提琴音,與笛簫一堂,恰當?shù)劁秩練夥?,合情合理。當年魏良輔改革樂器,加入笙簫琵琶,也是根據(jù)需要。蝶戲三美之一以男丑應功,蘇白加上夸張的身段眉眼,靈動又幽默。沒有鑼鼓喧囂,胡琴嘲哳,只有檀板清謳,借用王安祈的話,人間多少難言事,但留戲場一點真。
參考文獻:
[1]湯顯祖著.湯顯祖戲曲集[M].錢南揚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
[2]曹雪芹,高鶚著.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