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華邱萍英
雙環(huán)醇片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蔡素華1邱萍英2
目的 探討雙環(huán)醇片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醫(yī)院收治的74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用藥方案的不同分為甘草酸二銨組(34例)與雙環(huán)醇片組(4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結果 用藥4周后,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甘草酸二銨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天冬氨酸轉氨酶(AST)、谷氨酸轉氨酶(ALT)、谷氨酰轉肽酶(γ-GT)、總膽紅素(TBIL)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的AST、ALT、γ-GT、TBIL水平明顯低于甘草酸二銨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對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肝損傷患者,給予雙環(huán)醇片治療可減少肝損傷,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高。
抗精神病藥物;雙環(huán)醇片;肝損傷;甘草酸二銨;臨床療效;安全性
肝臟是藥物或毒物最重要的靶器官,長期服用藥物的不良反應會明顯增多,且最大的不良反應就是傷肝,造成藥物性肝損傷(DILI)[1];其是指藥物在治療劑量應用過程中,肝臟由于藥物的毒性損傷或對藥物發(fā)生過敏反應所致的疾?。?]。因此,藥物及毒物引起的肝損傷是較為常見的,而在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時,由于用藥時間長、藥物劑量大、藥物種類多等特點,臨床上常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DILI,也是精神病患者停止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就雙環(huán)醇片治療因抗精神病藥物所致DILI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醫(yī)院收治的74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齡20~58歲,平均(35±7)歲,根據其用藥方案不同分為甘草酸二銨組(34例)與雙環(huán)醇片組(40例)。入選標準:①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經醫(yī)院臨床確診;②均為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DILI;③血清谷氨酸轉氨酶(ALT)超過正常值的2~10倍;④依從性較高,謹遵醫(yī)囑,積極配合;⑤患者家屬知情,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功能衰竭;②既往有肝炎或其他肝臟疾??;③合并有心、肺、腎等疾?。虎芟嚓P藥物使用禁忌;⑤參與了其他項目研究;⑥不同意參與本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甘草酸二銨組患者在一般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甘草酸二銨膠囊(江蘇潤邦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4616,規(guī)格:50 mg×48片)口服治療,150 mg/次,3次/d,療程為4周。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在一般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雙環(huán)醇片(北京協和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467,規(guī)格:25 mg×18片)口服治療,25 mg/次,3次/d,療程為4周。
1.3評價標準 用藥4周后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治療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標變化。①療效判定標準[3-4]包括: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標均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一個及以上肝功能指標未達正常水平;無效:未見上述癥狀及指標改變。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測定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5],如天冬氨酸轉氨酶(AST)、ALT、谷氨酰轉肽酶(γ-GT)、總膽紅素(TBIL)。③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發(fā)熱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用藥4周后,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甘草酸二銨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肝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ST、ALT、γ-GT及TBIL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ST、ALT、γ-GT及TBIL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且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的AST、ALT、γ-GT及TBIL水平均明顯低于甘草酸二銨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甘草酸二銨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AST(U/L) ALT(U/L)甘草酸二銨組 34 100±49 48±15*119±5657±15*雙環(huán)醇片組 40 99±45 33±17*#120±5430±11*#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γ-GT(U/L) TBIL(μmol/L)甘草酸二銨組 34 127±30 84±33*57±1923±8*雙環(huán)醇片組 40 125±28 41±24*#57±2119±8*#
2.3不良反應比較 用藥4周后,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發(fā)熱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1,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眾所周知,抗精神病藥物會引起體重增加、糖脂代謝等不良反應,在臨床上備受關注[6]。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報道[7],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會有肝損傷的危險,其發(fā)病率高達20%,且呈上升趨勢。有學者認為[8],這是由于在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時,長時間、大劑量的用藥以及聯合用藥種類多等原因會引起代謝產物對肝臟細胞膜造成損傷,進而影響肝臟功能,從而致使DILI的發(fā)生。研究指出[9],在引起DILI發(fā)生的藥物中,抗精神病藥物穩(wěn)居前3名。因此,如何積極防治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DILI,已成為當今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
據Sun等[10]動物試驗研究發(fā)現,雙環(huán)醇對急性肝損傷小鼠的氨基轉移酶升高和免疫型肝炎小鼠的氨基轉移酶升高,有明顯的降低作用。而劉建國等[11-12]將雙環(huán)醇應用于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患者中,發(fā)現患者的肝臟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損傷有不同程度的減輕。那么,雙環(huán)醇是如何發(fā)揮保肝機制的呢?從雙環(huán)醇的藥理學來看,雙環(huán)醇為聯苯結構的一種衍生物,具有抗肝炎病毒和抗肝細胞損傷兩方面的藥理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清氨基轉移酶,而且其作用穩(wěn)定、持續(xù),同時對肝細胞膜和線粒體發(fā)揮保護作用,減輕肝臟的炎性損傷,防止肝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可明顯改善肝損傷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外,Ryu JK和Yoo SD[13]研究也明確指出,口服雙環(huán)醇可取得較高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通過口服雙環(huán)醇片來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DILI,能直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最大化地發(fā)揮保肝作用[14-15]。
本研究采用雙環(huán)醇片口服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DILI患者,結果顯示,與甘草酸二銨組相較,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提高了約20%,肝功能各指標均恢復至正常水平,在整個用藥治療過程中,雙環(huán)醇片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甘草酸二銨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肝損傷患者,給予雙環(huán)醇片治療可減少肝損傷,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高。
[1]黃廣宇,王宇明.四種常用保肝藥治療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經濟學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10):763-768.
[2]周小勇,楊雪源,孫云蕓,等.雙環(huán)醇和甘草酸二銨治療嚴重銀屑病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5 48(4):245-247.
[3]巫瑋,汪寶蓓.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9):28-29.
[4]陳墨洋,趙勇華,李晶媛,等.雙環(huán)醇片預防抗結核治療藥物性肝損害25例臨床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5,22(10):72-73.
[5]張林,王永素.雙環(huán)醇片與水飛薊賓膠囊治療抗結核藥藥物性肝損傷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4):519-521.
[6]劉艷紅,賈美云,梁桂娟,等.雙環(huán)醇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臨床效果[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5(10):1505-1507.
[7]齊海宇,段婷.雙環(huán)醇在抗風濕藥物導致肝損傷中的臨床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11):1147-1150.
[8]陸炯炯,張敏峰,施長鷹,等.雙環(huán)醇對肝切除術后急性肝損傷患者保護作用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3,19(1):19-22.
[9]楊錠洪,孟凡軍,林長裕,等.口服雙環(huán)醇對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胃癌患者引起肝損傷的防治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6):660-662.
[10]Sun H,Yu L,Wei H,et al.A Novel Antihepatitis Drug,Bicyclol,Prevents Liver Carcinogenesis in Diethylnitrosamine-Initiated and Phenobarbital-Promoted Mice Tumor Model[J].J Biomed Biotechnol,2012;2012:584728.doi:10.1155/2012/584728.Epub 2012 Feb 21.
[11]劉建國,高輝,于俊玲,等.雙環(huán)醇對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傷患者血清堿性磷酸酶(ALP)及白蛋白(ALB)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1):59-61.
[12]劉建國,高輝,于俊玲,等.雙環(huán)醇片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所致肝損害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20(4):555-557,560.
[13]Ryu JK,Yoo SD.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bicyclol microemulsions for enhanced oral bioavailability[J].Drug Dev Ind Pharm,2012,38(11):1313-1318.
[14]王愛華,唐紅波,李心蕾,等.抗炎保肝藥治療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5,24(10):1232-1237.
[15]汪翊,夏夢迪,謝席勝,等.雙環(huán)醇治療腎病綜合征合并藥物肝損害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西部醫(yī)學,2014,26(11):1469-1470,1474.
R749.6+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35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金沙洲醫(yī)院內分泌藥理學,廣東廣州 510260
2廣州市腦科醫(yī)院,廣東廣州 510260
蔡素華(1975.10-),研究生學歷,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內分泌藥理學和神經精神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