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歡/改編
劉孔喜/繪畫
青年導師
田 歡/改編
劉孔喜/繪畫
1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之一李大釗非常關心青年們的成長。早在20世紀20年代,他在北京教書時,周圍就聚集著一大批勇敢有為的革命青年。
2 1924年春的一個夜晚,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的禮堂燈火通明,剛參加完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回來的李大釗正在演講。
3 演講完畢,一些同學余興未盡,圍著李大釗問這問那。他饒有興趣地給同學們講解孫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
4 李大釗回到家里,幾年不見的老朋友何立正在等他。
5 李大釗見何立心情沉重的樣子,便笑著問:“你剛回國,有什么不順心的事?”何立坦率地說:“一回到祖國,我就感到很沉重。
6 “火車開到滿洲里以后,我的心就暗了。沿途每一個站臺上來來往往的盡是面黃肌瘦、滿身灰垢、彎腰曲背的同胞。”
7 何立講著,忽然激動地站起來:“這些中國人真是連歐洲的乞丐也不如。當一個中國人太不光彩了!”
8 李大釗坐在椅子上,沉思著未說一句話。何立以為李大釗贊成他的看法,又道:“中國人我當不下去了,現(xiàn)在要么入外國籍,要么自殺!”
9 李大釗再也忍耐不住了,猛地站起身,激動地說:“中國老百姓的苦難難道是老百姓自己的過失嗎?”
10 李大釗見何立回答不上來,親切地拍拍他的肩說:“一個青年到外國留學,是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出路,決不能因為中國貧窮就不愿做中國人?!?/p>
11 “我們的責任是打倒腐敗賣國的軍閥政府,建設繁榮昌盛的新中國。我們不應逃避現(xiàn)實,要勇敢地行動。”
12 沉默了一陣,李大釗又說:“我建議你到廣州黃埔軍校去,那里很需要人。你一定要振作起來,踏踏實實為人民解放事業(yè)做點貢獻。”
13 何立愉快地接受了李大釗的建議,投身于火熱的革命斗爭中。
14 當時有多少青年悲觀厭世為找不到出路而苦悶,李大釗總是熱情地鼓舞他們反抗黑暗的時代,為偉大的理想而奮斗。
15 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擔任圖書館主任時,經(jīng)常接濟窮苦學生,而自己家里卻經(jīng)常為柴米油鹽而發(fā)愁。
16 有一次,在北京大學俄文系旁聽的曹靖華因交不起學費找李大釗求助。李大釗立即給北京大學會計科寫了一張條子,請從他的薪金中解決。
17 李大釗同志被捕時,還在法庭上為同案入獄的青年們辯護。
18 1927年4月28日,奉系軍閥殺害了李大釗同志。無數(shù)的青年高呼著“李大釗先烈精神不死”的口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