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坤,孫惠玉,韓建軍,楊雪梅,陳虎根,陳大龍,蔣圓圓
(蘇州市蔬菜研究所,江蘇 蘇州 215008)
‘蘇州青’是蘇州市優(yōu)良地方品種和主栽青菜品種,屬不結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 Makino)中的青梗菜類型,粗纖維少、口感糯、質地鮮嫩。原產地在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外跨塘鎮(zhèn),隨著城市開發(fā),農業(yè)用地愈來愈少,原產地種植面積縮小,典型的‘蘇州青’青菜失去了生存繁衍的環(huán)境條件,如果不進行種質資源的保護,‘蘇州青’將失去寶貴的特征特性。同時在自然條件下,‘蘇州青’易與其他青菜品種天然雜交,品種容易退化,收集其種質資源并進行提純復壯和保存,可最大限度地防止‘蘇州青’原有性狀的變異和流失。
為了充分保護蘇州地方特色優(yōu)良種質資源,蘇州市蔬菜研究所進行了‘蘇州青’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及選育工作。在蘇州本地種質資源采集的基礎上,廣泛收集各主栽區(qū)的不同品系,完善‘蘇州青’青菜基因庫。
‘蘇州青’青菜在本地農民不斷選育的過程中,形成了品種資源的多樣性,在棵型大小、葉色、冬性方面有著顯著差異。其典型特征是株型直立、束腰;葉片肥厚、葉色深綠,近圓形或橢圓形;葉柄短、向內彎曲呈匙形,葉脈明顯[1]。蘇州市蔬菜研究所對‘蘇州青’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十分重視,有計劃地開展了資源收集、整理工作。
于1990-2000年、2009-2014年多次深入原產地和主產區(qū)蘇州跨塘、東山、吳江等地廣泛調查和收集‘蘇州青’地方種質資源,進行田間種植觀察與評價。對收集到的‘蘇州青’材料進行田間觀察并記載其植物學和農業(yè)生物學性狀20余項,包括株高、生長勢、開展度、物候期、熟性、抗病性、抗逆性、單株質量等,并拍攝照片。根據(jù)田間表現(xiàn)整理出不同農藝性狀的‘蘇州青’品系共8種,對其特征特性進行鑒定和評價。
‘蘇州青’青菜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普通白菜類型,屬蟲媒花,在自然條件下,容易與其他青菜品種雜交,從農戶或種植戶收集而來的品種,大多是通過母系留種得到的,造成品種混雜。我們采用原原種繁育技術,通過蕾期自交、姐妹交以及集團留種等方法進行不同類型‘蘇州青’種質資源的提純復壯,得到具有原品種特征、特性的穩(wěn)定品系。
目前,蘇州市蔬菜研究所已收集并保存的‘蘇州青’種質資源80余份,通過對其田間植物學和生物學性狀進行分析,選出表現(xiàn)穩(wěn)定、優(yōu)異的‘蘇州青’品系8個,包括束腰蘇州青、早薹蘇州青、四倍體蘇州青、大葉蘇州青、SK39-5、KT-1、蘇-3-14、SKX-1。生物學性狀及特征特性分別列于表1。
2.1.1 束腰蘇州青品系
原產地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束腰好,葉色綠,葉面皺,葉柄綠白色,單株質量500 g左右,品質優(yōu)良,適應性強,較耐寒,抗病性強,熟食質糯,纖維少。
2.1.2 早薹蘇州青品系
從束腰蘇州青類型中選育而成。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束腰,葉面微皺,葉柄綠白色,單株質量600 g左右。一般在9月中旬開始陸續(xù)播種,最早在11月中下旬可抽薹,11月底可以采收菜薹,適宜采收時薹長20~24 cm,薹粗1.8~2.2 cm。
2.1.3 四倍體蘇州青品系
由蘇州市郊區(qū)蔬菜局與南京農業(yè)大學通過染色體加倍技術選育而成。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束腰一般,葉色深綠、有光澤且葉片肥厚,葉柄綠色,單株質量650 g左右,品質優(yōu)良,適應性強,較耐寒,抗病性強,熟食質糯,纖維少。
2.1.4 大葉蘇州青品系
原產地為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婁葑鎮(zhèn)。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束腰一般,葉柄綠白色,單株質量800 g左右,抗病、耐熱、抗逆性強,后期生長速度快,葉片大,成株棵型大,但其束腰性差,葉柄形狀差,適合雞毛菜播種,主要作為雜交種親本使用。
2.1.5 SK39-5蘇州青品系
原產地為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跨塘鎮(zhèn)。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棵型大,株型緊湊,葉片寬橢圓形,葉色深綠、皺,葉脈明顯,葉柄綠色,單株質量750 g左右。
2.1.6 KT-1蘇州青品系
原產地為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跨塘鎮(zhèn)。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中等,棵形好,單株質量500 g左右。
表1 不同‘蘇州青’品系生物學性狀
2.1.7 蘇-3-14蘇州青品系
原產地為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跨塘鎮(zhèn)。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中等,棵形好,單株質量500 g左右。
2.1.8 SKX-1蘇州青品系
從SK39-5品系中選育而成。特征特性:棵型小,株型緊湊,葉片寬橢圓形,葉色深綠,葉脈明顯,單株質量300 g左右。為適宜密植、產量高的小棵型。
對已表現(xiàn)穩(wěn)定的‘蘇州青’品系可進行原種繁育。選擇具有原品種優(yōu)良特征的植株40株以上,用紗網(wǎng)隔離,3-4月份采用熊蜂授粉,放熊蜂前1個月停止使用農藥,繁育效果良好。
對保存穩(wěn)定的‘蘇州青’品系采用中株留種方法進行良種繁育。蘇州地區(qū)10月上中旬播種,一般在11月中下旬移栽。株行距20 cm×20 cm,每667 m2定植12 000~13 000株。在1 000 m之內無其他青菜、大白菜品種種植,防止花粉污染,造成品種混雜。
‘蘇州青’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其最終目的在于為其開發(fā)和利用提供重要的試驗材料和理論依據(jù)。蘇州市蔬菜研究所根據(jù)‘蘇州青’不同品系的特點和市場需求,制定品種選育目標,創(chuàng)造新型‘蘇州青’品種類型,滿足市場的要求。現(xiàn)利用自主選育的不結球白菜Ogura胞質雄性不育源[2],對7個不同品系‘蘇州青’通過轉育獲得相對應的‘蘇州青’青菜不育系。
利用‘蘇州青’不育系,配制了‘蘇州青雜1號’、‘蘇州青雜2號’[3],2009年12月通過了蘇州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鑒定。利用‘蘇州青’品系配置了耐熱小青菜品種‘蘇夏1號’,2013年10月通過了江蘇省農委的成果鑒定[4],通過示范推廣,田間反應良好,品種深受農戶喜愛。
‘蘇州青’種質資源是自然進化和人工選育所積累的寶貴財富,蘊藏著豐富的青菜優(yōu)良基因,是發(fā)展和開展不結球白菜育種工作的基礎。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研究將繼續(xù)收集、保護‘蘇州青’青菜種質資源,對近年收集到的種質資源進行觀察、提純復壯。根據(jù)對不同品系‘蘇州青’青菜農藝性狀的觀察檢測,從類型上進行分類,對種質資源的葉形、株型、生長速度、產量、口感、耐熱、耐濕等核心性狀進行評價,建立‘蘇州青’種質資源純種品系的入庫特征性狀標準,并應用于今后的育種工作。
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鑒定等研究中獲得的種質資源和理論依據(jù),其最終目的在于開發(fā)和利用,為‘蘇州青’青菜的周年供應和蔬菜區(qū)域規(guī)劃提供依據(jù)。加速優(yōu)良品種的發(fā)掘和新品種選育的進程,對生產上表現(xiàn)良好,品質優(yōu)秀的‘蘇州青’青菜品種加大繁種推廣力度,如KT-1、SK39-5經過多年的示范推廣,累計種植面積已在100 hm2以上。
現(xiàn)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我們選育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類型,如耐熱、耐抽薹、抗性強的品種?!K州青’冬性弱,田間種植的大白菜在1月中下旬現(xiàn)蕾,2月上中旬抽薹[5],在南方小青菜周年供應中,普遍存在3-5月份的春淡期。從‘蘇州青’中選育耐抽薹品種,對解決春淡季的供應有重要意義。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利用表現(xiàn)穩(wěn)定的‘蘇州青’種質資源及其Ogura胞質雄性不育系,根據(jù)不同品種特點、不同市場要求進行分析,制定選育目標進行新品種選育,豐富市場蔬菜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