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耳
一九二一年,梁實秋有了平生以來的第一份愛情,這時梁實秋已經(jīng)二十歲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問題是此時的他還在讀書,是清華學校里的一名大二學生。
在當時,能到清華學校讀書的人實屬不易,梁實秋很珍惜。上午的課諸如英語、作文、數(shù)學等用英語教授,下午諸如國文、歷史、地理等則用國語教學。盡管這種安排有很大的民族歧視性,梁實秋還是努力去上好每一節(jié)課,用梁實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上課從來不和先生搗亂”。梁實秋升到高等科之后,學習任務更重了,經(jīng)常在上課之前要按照老師的規(guī)定讀許多參考書。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梁實秋每天早早來到圖書館,有時來得不是時候,要看的參考書被人借去了,他只好在一旁等候。梁實秋除了閱讀老師規(guī)定的書以外,還努力搜求課外書刊,外國有達爾文的《進化論》、馬克思的《資本論》、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等,國內有胡適的《實驗主義》、周作人的《歐洲文學史》,至于陳獨秀的《新青年》等雜志更是每期必讀,愛不釋手。梁實秋回憶在清華學校的日子時說:“那時候學力未充,鑒別無力,自己并無堅定的見地。但是擴充眼界,充實腹笥,總是一件好事?!?/p>
有了愛情如何呢?
梁實秋這份愛情里主人公不是別人,就是后來人們熟知的他的原配夫人程季淑。梁實秋祖籍浙江余杭,出生北京。程季淑出身名門,祖父曾官至直隸省大名府知府,父親不做官,在當時的北京經(jīng)營筆墨店。如果說梁實秋是清華學子不能小看,那么程季淑也不能小覷。程季淑畢業(yè)于北京女子師范學校,是女師附小的教師,年輕漂亮,得體大方,有思想,有個性,是當時的新潮女性。只是雙方家庭都比較傳統(tǒng)、守舊,不許二人隨便接觸和交往。明的不行就來暗的,梁實秋要是思念程季淑了,就會在中央公園和北海等地約程季淑出來見面,以慰相思之情。“一如不見,如三秋兮”,梁實秋有了程季淑的這份愛情,常?!吧窕觐嵉?,睡時,醒時,行時,坐時,無時不有一個倩影盤踞在心頭,無時不感覺熱血在沸騰,坐臥不寧,寢饋難安”。結果影響了在清華學校的一些功課。比如他的數(shù)學,每次月考大都是勉強及格。至于手工課,除了天生因素以外,梁實秋更是無心去做。一次,竟然把一個名叫徐宗沛同學所做的成品——木質的旋椎體作為自己的作業(yè)交給老師,企圖蒙混過關。課外讀書呢?也好不到哪里去。梁實秋在編輯《清華周刊》的時候,曾經(jīng)以記者的身份采訪過在北大執(zhí)教的胡適。記得那次采訪的主要內容是讓胡適為莘莘學子開一個最低的國學必讀書目。胡適欣然應允,事后,梁實秋說:“內容非常充實,名為最低,實則龐大得驚人?!痹瓉硭緵]有按照胡適說的去做,甚至連約略翻閱一遍認識其中較重要的人名書名都沒有做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事后梁實秋在回憶他的這段愛情時,感慨不已:“在最后兩年實在沒有能好好地讀書,主要原因是心神不安?!币恍牟荒芏?,也就是說,初戀沒能成為梁實秋學習的動力。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