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以立
慈善,澆醒了那一朵“沙漠玫瑰”
文|徐以立
《沙漠之花》封面
華莉絲·迪里,BBC紀錄片《一個游牧在紐約》說的是她,而《沙漠之花》則是她的第一本自傳,鮮血淋漓得讓人顫抖。
在福布斯選出的30位全球女性典范中,華莉絲·迪里位列其中。作為世界頂級超模和第一位登上時尚雜志封面的黑人模特,她在事業(yè)如日中天之時突然退出T臺,成為聯(lián)合國大使,投入慈善事 業(yè)……
她是沙漠之女,像沙漠上雨后綻放的花朵一樣堅強又美麗;她的人生經(jīng)歷,充盈著鮮血淋漓的苦難和無比巨大的榮耀;而她的不為人知的遭遇,則更讓人感到震驚、憤怒,甚至無比感動和鼓 舞。
在索馬里沙漠的牧民部落,一個年輕的女孩趕著羊,陪伴她的只有滿眼充斥的貧瘠、動蕩。還有數(shù)世紀來,許多平凡女孩共同的悲慘故事。
不到5歲,她和眾多索馬里女孩一樣接受了“割禮”。幼小的她,在郊外的一塊石頭上,任由上天來決定她最后是生存還是死亡。
13歲,父親將她許配給年邁的老頭做第4任妻子,而作為交換的聘禮,不過區(qū)區(qū)5頭駱駝?;蛟S是骨子里對命運的不服輸,幼小的她選擇逃亡。赤腳逃婚的她只能以樹葉為食,甚至差點落入獅口,單薄而無助地在貧瘠的沙漠中穿行。可是等她逃離沙漠后,最終面對的卻是各種冷嘲熱諷和不待 見。
于是她輾轉來到英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前行,身處繁華都市卻無處容身,直至被攝影師在餐廳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丑小鴨最終蛻變成了白天鵝。上世紀90年代,華莉絲的倩影閃耀在大都會商業(yè)街每一個最醒目的廣告牌上,成為時尚界傳說一樣的存在……
如果她的故事到此結束,不過是女性從一種物化到另一種物化的變遷,在男性主導的市場經(jīng)濟中,5頭駱駝翻倍到若干英鎊的成功學典范而已。
當她穿越大沙漠,從獅子口中求生存時,外婆就說:“你受了這么多苦,一定是為了值得的東西?!?/p>
做了母親后,華莉絲越發(fā)感受到割禮習俗對非洲女性身體和心靈造成的創(chuàng)傷?!拔业萌椭齻?,否則這些婦女終生都會生活在痛苦之中。”華莉絲在自傳中這樣描述。
1997年,她終結了自己的模特生涯,勇敢地在世人面前公開自己的經(jīng)歷,以單薄的肩膀扛起推動女性事業(yè)的發(fā)展的大旗,誓將那些被粗暴剝奪的、否定的、忽視的生存權一一奪回。
華莉絲·迪里是第一位公開談論女性割禮的人,這個話題瞬間引爆了全世界,甚至還引起了聯(lián)合國人口基金會的關注。她受邀到各種場合去演講,并且走上了聯(lián)合國的講臺,向沿襲了數(shù)個世紀的女性割禮發(fā)起挑戰(zhàn)。
在華莉絲·迪里的呼吁和奔走呼號下,坦桑尼亞、多哥、塞內(nèi)加爾、科特迪瓦等國家陸續(xù)通過立法禁止女性割禮。然而,華莉絲·迪里也引起了頑固派分子的仇視,甚至遭到了激進主義者的襲擊……
華莉絲·迪里如是說:“從上天當年保佑我獅口余生那一刻起,我就感到上天對我另有安排,要讓我活下來做某件事。我的信念告訴我,上天有工作要我去做,有使命給我。我清楚我的任務危險。我承認我害怕,但決定碰碰運氣?!?/p>
2002年,“沙漠之花”基金會成立,旨在維護婦女的尊嚴和權利。除此之外,華莉絲·迪里還發(fā)起過沙漠黎明基金會,致力于為索馬里的學校和診所籌集善款。
2010年,華莉絲·迪里被非洲聯(lián)盟任命為和平大使。
如今的“沙漠之花”,離開T臺數(shù)十年,一直都在致力于自己的慈善機構。為了給自己的同胞黑人女性爭取到更多的權利,身體力行地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做著一切。
過人的美貌和成功背后,是世界不由分說強加于華莉絲·迪里的苦難,但是她不因“痛”吻的猙獰而貶抑了整個世界。相反她最終從中羽化而出,將精神和人格送到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去俯瞰自我,甚至整個世界。
冰心曾說:“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緩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路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p>
那朵顫巍巍隨風搖晃在遙遙沙漠的“沙漠之花”,讓我們思考:怎樣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點?
任何一種慈善,無法福澤所有領域和所有人。據(jù)官方提供的數(shù)據(jù),2015年,南非全國仍有101名青少年因為割禮引發(fā)感染而死亡,另有1000多人因割禮失去生育能力。
人類社會的不平等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慈善的本質,不在高調(diào),不在龐大,而在以溫暖的力量,以及人性的光芒,讓生命的色彩完全還原。
2016年7月,“2016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功舉辦。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TNC)中國理事會副主席,老?;饡?chuàng)始人及榮譽會長, 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副會長牛根生先生在論壇上發(fā)表了題為《慈善是共同幸福的守望者》的演講。他說:“改變世界的力量有很多種,慈善和其他力量有什么不同?有的力量可能會讓一部分人受益而讓另一部分人受害,但慈善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共同幸福?!餐腋!谴壬频谋举|目標,慈善是‘共同幸?!氖赝?。”
每個人都不能代替政府,慈善也不能代替政府的責任,但慈善是一種必要的善意補充。正因此,慈善才能超越歷史、國家、種族和膚色,在這顆人類居住的星球上生生不息。
我想,這就是慈善的力量和意義吧。
牛根生
自然保護協(xié)會(TNC)中國理事會副主席,老?;饡?chuàng)始人及榮譽會長, 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副會長牛根生先生在論壇上發(fā)表了題為《慈善是共同幸福的守望者》的演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