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美鳥類之“愛情之鳥”“吉祥之鳥”
雀形目畫眉科留鳥
紅嘴相思鳥嘴為赤紅色,羽色華麗,鳴聲婉轉(zhuǎn)動聽,身體上部橄欖綠色,下體橙黃色。鳥如其名,雄鳥和雌鳥成對生活,形影不離,互相親近,一生廝守。據(jù)說,其中一只如果不幸死亡,另一只會不吃不喝自殺殉情,絕不獨活,一直被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征,世界公認(rèn)它為“十大愛情鳥”之一。
雁形目鴨科冬候鳥
鴻雁俗稱大雁,屬大型水禽,主要棲息于開闊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澤等地區(qū)。鴻雁遵行一夫一妻制,在繁殖期雄鳥和雌鳥共筑愛巢,夫妻雙方共同照顧雛鳥,但這樣的關(guān)系通常只能維持一個繁殖季。
雁形目鴨科冬候鳥或旅鳥國家二級保護
天鵝主要分布于沿海、錢塘江口及部分山塘水庫和溪流等地。由于天鵝潔白的羽毛,優(yōu)雅的體態(tài),使其成為純潔愛情的象征。天鵝雌雄結(jié)成配偶后,終生廝守,對后代也十分負責(zé),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巢、卵和幼雛,敢與狐貍等動物殊死搏斗。
鴛鴦
雁形目鴨科冬候鳥國家二級保護
鴛鴦繁殖于中國東北部、內(nèi)蒙古等地區(qū),在南方越冬。鴛鴦經(jīng)常出雙入對,在水面上相親相愛,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夫一妻、白頭偕老的表率。在民間和傳統(tǒng)文學(xué)中,喜歡將其視為愛情的象征,便有詩云“愿作鴛鴦不羨仙”。
冬候鳥國家二級保護
白枕鶴為大型涉禽,又名紅面鶴,全身羽毛灰色,額和兩頰皮膚裸露,呈艷紅色,頭頂及頸背部為白色。主要繁殖于東北地區(qū),冬天遷徙到長江中下游的濕地。白枕鶴忠于愛情,恪守一夫一妻制,兩只相愛的白枕鶴常常幫對方清理羽毛,甚至?xí)幸恍坝H吻”動作,通常它們會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遷徙。
雀形目燕科夏候鳥
家燕是人們最熟知和最常見的益鳥,深受群眾喜愛。“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句白居易的詩詞廣為流傳。家有燕子筑巢,人們一向視為祥瑞,認(rèn)為是喜慶、福至、吉利的象征,所以對燕巢、雛燕總是特別加以保護。
雀形目鴉科留鳥
喜鵲是傳統(tǒng)的吉祥鳥,自古以來就有”喜鵲叫,喜事到“的說法。民間至今都把飛鵲臨門棲枝歡鳴,當(dāng)作將有好事來到的吉兆。還出現(xiàn)了種種以鵲為題材的吉祥瑞圖:兩只喜鵲對視而望叫“喜相逢”;兩只喜鵲中加上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
佛法僧目佛法僧科夏候鳥
三寶鳥又稱佛法僧鳥。以其鳴聲似‘佛法僧’之音,故有此名。其形似鵯鳥,較肥大。身為濃綠色,翼及尾為青、紫色,嘴短且末端稍曲,嘴與腳皆是朱紅。此鳥產(chǎn)于熱帶地方,平時少聞其聲,或于講經(jīng)會上偶聞其鳴,為少見的靈禽。
鶴形目鶴科冬候鳥國家一級保護極危
大型涉禽。臉部為紅色裸皮,繁殖于俄羅斯的東南部及西伯利亞,越冬在伊朗、印度西北部及中國東部。在浙江為旅鳥。白鶴是個古老物種,據(jù)考證它在地球上已有6000萬年的漫長歷史,堪稱鳥類中的“活化石”,流傳著許許多多關(guān)于白鶴的感人傳說。在中國,白鶴是吉祥、長壽、高雅、華貴的象征。
雞形目雉科留鳥國家二級保護
白鷴自古就是名貴的觀賞鳥,李白曾寫下“請以雙白壁,買君雙白鷴。白鷴白如錦,白雪恥容顏”的名句。宋之問在《放白鷴篇》里表達對白鷴的愛惜:“乃言物性不可違,白鷴愁慕刷毛衣?!贝送?,白鷴還是明清兩朝五品文官朝服補子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