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袁南生
拾荒婦反腐
文_袁南生
2013年起,作為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我在加州工作、生活了2年。在任期間,了解到加州洛杉磯郡貝爾市一位拾荒婦的反腐事跡,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時年53歲的簡?愛麗絲是貝爾市的一位貧民,她的丈夫在很早以前就去世了,多年來,她一直靠拾荒度日。2013年7月初的一天,愛麗絲在拾荒時途經(jīng)貝爾市政府門口,里面一位清理工叫住了她,指著一大堆工作廢紙和另一些垃圾說:你幫我把這里的垃圾清理出去,我就把這些廢紙全部送給你!愛麗絲欣喜若狂地答應了,她清理了垃圾后,立刻把那些工作廢紙裝進了自己的人力車。
愛麗絲滿載而歸,在整理那些廢紙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張貝爾市官員們的工資單,上面清楚地寫著包括市長赫爾南德茲、警察局局長蘭迪?亞當斯、助理執(zhí)政官安吉拉?斯帕希等人的年薪記錄。其中,赫爾南德茲的年薪高達79萬美元,蘭迪?亞當斯年薪達46萬美元,助理執(zhí)政官安吉拉?斯帕希年薪為37.6萬美元,市議會議員盡管是非全職性的職位,其年薪也高達10萬美元。而根據(jù)美國政府的標準,貝爾這類城市的市議會議員每月應該只是400美元薪水!
貝爾市的人均收入只相當于美國全國人均收入的一半,大多數(shù)居民都居住在簡陋的平房中,4萬美元的年薪在貝爾市已經(jīng)屬于高收入!愛麗絲雖為一個拾荒婦,但她還是清楚地知道這些,她更知道貝爾市是美國洛杉磯最窮的小城之一,這里的居民多數(shù)是藍領工人。愛麗絲看到這張工資單后,感到無比憤怒和厭惡,她怎么想也不明白,當貝爾市有許多人都像她一樣苦苦掙扎求生之時,那些政府官員怎么能心安理得地拿著那么高的薪水!
愛麗絲走上了街頭,以演講的方式宣傳這件事:“美國總統(tǒng)都比貝爾市的那些官員要掙得少,我認為這足以表明貝爾市官員的薪水高得太過分,我們的貝爾市議會已經(jīng)徹底背棄了對納稅人的責任!”愛麗絲的舉動引起《洛杉磯時報》的關注,他們很快聯(lián)合洛杉磯地方檢察官對此進行調查,并確認了愛麗絲提供的信息準確,并隨之報道此事。結果,引發(fā)洛杉磯乃至全美的高度關注,群情憤慨。
迫于民意,貝爾市政廳的官員和議員們召開了“反省會議”。會議有兩百多市民參與旁聽,當那些高薪官員和議員出現(xiàn)在會場上時,市民們立即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譴責聲,還有人高喊“滾出去”。在這次會議上,政府審查機構的行政長官和助理行政長官、警察局長等4名高薪官員宣布辭職。同時議員們全票通過決議:包括市長赫爾南德茲在內的所有政府高薪官員和議員,都自減薪水90%!赫爾南德茲在會上向民眾道歉:“作為市長,我優(yōu)先考慮的事情應該是把貝爾變成一個市民們能驕傲地稱之為家的城市。對于過去的高薪問題,我表示歉意!”他還表示,在剩余任期內,他會因為慚愧而不再領取薪水。
該事件在當天就引起了白宮的關注。當天晚上,白宮發(fā)言人托尼?斯諾代表奧巴馬政府給愛麗絲打電話,對政府的管理不力表達歉意,對愛麗絲的熱心監(jiān)督表示感謝,他們還為愛麗絲送上了200美元的補償,因為這些天來耽誤了愛麗絲許多拾垃圾的時間,給她造成了不小損失。
愛麗絲很快成為一位婦孺皆知的紅人,甚至被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敬稱為“最具政治影響力的拾荒婦”;他們還評論說,一個國家想要健康發(fā)展,就必須要讓任何一位公民都具備這種“影響力”。
美國拾荒婦的反腐舉報,事出偶然,結果理想。反思這一個案,對于推進我們自身的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不難獲得有益的啟示:
任何國家、任何地方、任何機構、任何官員,只要缺乏監(jiān)督,都很容易滋生腐敗。以加州貝爾市為例,這個城市在行政區(qū)劃上屬于洛杉磯市,洛杉磯市屬于加利福尼亞州,美國的州在行政區(qū)劃層次上等同于中國的省。貝爾市雖然叫作“市”,實際上在行政層次上只是相當于中國的一個鎮(zhèn)。就是這樣一個小市、窮市的市長、議員、警察局長,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集體腐敗。市長赫爾南德茲的年薪比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還要高,而且不止高一點點,整整高了39萬美元,差不多比美國總統(tǒng)的年薪高了一倍。市警察局長蘭迪?亞當斯年薪達46萬美元,竟然比美國總統(tǒng)的年薪高6萬美元,比洛杉磯市警察局局長年薪還多15萬美元。如果不是被拾荒婦偶然發(fā)現(xiàn)舉報,這些小官們恐怕還在繼續(xù)悶聲發(fā)大財。由此可見,即使是最大的發(fā)達國家,美國的監(jiān)督機制也還存在很大、很多的漏洞。
反腐倡廉,加強對執(zhí)政黨和政府的監(jiān)督,升斗小民、草根百姓,既有責任,也可以有所作為。愛麗絲發(fā)現(xiàn)市政府官員的反腐鐵證之后,之所以這樣憤怒,能毅然舉報,就因為自己是納稅人;職業(yè)雖然“低賤”到撿垃圾,但她卻認定自己交了稅,對養(yǎng)活那些高官和議員也出了力,因而,自己具有監(jiān)督和檢查他們的天職。
被舉報者對被舉報一事能守住為官者的底線。所謂底線,一是坦誠,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錯了就認,錯了就改。二是不掩蓋真相,不顛倒是非,更不利用公權力羅織罪名,迫害舉報者。如果被舉報者想超越底線辦事,有的是辦法:或者公開否認工資單的真實性;或者對媒體下達封口令,不許報道;或者指使政府新聞發(fā)言人,誣指拾荒婦街頭舉報是“捏造事實”“破壞穩(wěn)定”“別有用心”;或者杜撰一條理由,把拾荒婦控制起來,等等。但是,貝爾市政廳的官員和議員們沒有這樣做,而是召開了“反省會議”。
會議允許200多市民參與旁聽,以監(jiān)督這些被舉報者“反省”。會議允許旁聽者們宣泄自己憤怒的情緒。在這次會議上,政府審查機構的行政長官和助理行政長官、警察局長等4名高薪官員不僅公開表示道歉,而且自行宣布辭職。同時議員們全票通過決議,對被舉報者在經(jīng)濟上進行懲處,不能讓他們白占便宜。
整個社會對個人反腐倡廉行為的包容、支持和贊許。撿垃圾的人,通常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不僅人微言輕,而且常常會被人瞧不起。愛麗絲只不過是一個靠拾荒度日的“貧婦”,揭發(fā)市政府官員就意味著挑戰(zhàn)官方,她之所以無所畏懼,挑戰(zhàn)成功,同社會方方面面對她個人反腐倡廉行為的包容、支持和贊許分不開。愛麗絲所在城市的主要媒體《洛杉磯時報》不是看市長、議員們的眼色行事,不是想當然地從所謂“穩(wěn)定社會大局”出發(fā),不是簡單地把維護市長、議員的形象作為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把市長、議員們的腐敗丑聞掩蓋起來,而是首先確認愛麗絲街頭舉報事實的真實性;地方檢察官不因為舉報者只是一個撿垃圾的民婦就袖手旁觀、置之不理,而是很快聯(lián)合起來進行調查,并確認了愛麗絲提供的信息準確,并隨之報道此事。
此外,美國總統(tǒng)、美國白宮對個人街頭反腐倡廉行為的支持不可或缺。美國普通的一個“垃圾婆”,居然敢上街大肆宣揚美國政府官員的腐敗——一個和自己毫無關系的、政府官員多領工資的事,逼得政府官員和議員們公開“反省”,直接導致4名官員下臺、市長道歉。美國總統(tǒng)對此怎么看?美國白宮代表奧巴馬總統(tǒng)給愛麗絲打電話,表示歉意和感謝,并送上誤工補償。這對打造反腐倡廉的清廉社會無疑具有廣泛的現(xiàn)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作者系外交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國際關系學會會長,前駐津巴布韋共和國、蘇里南共和國大使,駐印度孟買總領事,駐美國舊金山大使銜總領事)
貝爾市政廳的官員和議員們被迫召開“反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