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微博異見
責編王歡 wh@lnddgr.cn
張異賓(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經常會開玩笑說,大概全世界只有中國的金店中有手指頭粗的金項鏈,這在馬克思那里是非常明顯的拜物教表征。實際上,一個人越是沒有內在的東西,就越需要外在的東西來表示富有。就像我們現(xiàn)在追求開豪車,還有富二代開400萬、600萬的車,然后隨意在路上撞壞它。拜物教在中國達到了一個很恐怖的地步。
郭德綱(相聲演員)
微博、論壇、貼吧上罵人都很兇,詆毀、詛咒、造謠各種無底線。但這種罵在微信上幾乎沒有,因為都認識。真的找上門來,啪啪打臉、滿地找牙、跪地賠情、磕頭如小雞啄米、哆嗦得像壁虎吃煙袋油子、寫血書哀告蒼天、賭咒發(fā)誓以后做好孩子,也確實影響鄰居休息。人需要在一個沒有后果的環(huán)境發(fā)泄,可見生活的艱辛和對歲月的埋怨。
馬云(阿里巴巴總裁)
我希望以后有孩子們寫將來長大的理想,當科學家、當市長、當藝術家以外,也能說我以后長大想當個商人。我覺得這個國家不是商人多了,這個國家真正的好的商人不多。盡管我們有近千萬的浙商,但是成規(guī)模、成體系,有自己組建自己價值體系的群體確實不夠多。
王敖(詩人、衛(wèi)斯廉大學教師)
中美教育的差距,有時候甚至不用具體比一些指標。我們只要看一下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的杰出校友的背景就可以了。以企業(yè)家為例,人家會請智力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領導人,我們則經常是房地產開發(fā)商。這就是差距的一個明確體現(xiàn),在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通識的廣度和深度這些方面,美國的精英教育是遠遠走在前面的。
鄭山海(醫(yī)生)
在美國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醫(yī)療機構叫梅奧診所。有一份調研結果顯示,很多被調查者都認為自己的疾病還沒有到必須去梅奧診所就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這與我國無論疾病大小,一定要到大醫(yī)院就診才感覺“幸運”,是完全不同的就診理念。應該說,一些發(fā)達國家能夠有條不紊地實施分級診療,與這樣一種以不去大醫(yī)院就診為幸運的理念非常吻合。
任志強(地產商)
高原上,你再努力也燒不開一壺水,說明環(huán)境很重要;騎自行車再努力,也追不上寶馬,說明平臺很重要;男人女人再優(yōu)秀,沒有另一半也生不出孩子,說明合作很重要;一個人再有能力,也干不過一群人,說明團隊很重要。
數字速讀
責編劉明燁 lmy@lnddg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