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杰
摘要:自首制度作為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刑罰裁量制度,是踐行懲辦與寬大相結(jié)合的刑事政策的具體體現(xiàn)。自首制度的設立本身具有它一定的依據(jù),作為一項重要的刑罰裁量制度,自首制度兼具了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家根據(jù)這兩個尺度衡量具體自首行為的價值,通過依照自首價值的大小來對當事人進行相應的寬恕,自首制度在現(xiàn)實的應用中就是在依照這個原則來發(fā)揮作用。
關(guān)鍵詞:自首制度;司法;適用;完善
一、自首制度的概念
我們所說的自首,就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guān)還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行為。
二、自首制度存在的爭議
一般自首,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從我國刑法規(guī)定以及司法實踐和刑法理論的基本觀點來看,一般自首必須具備以下條件: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罪行。
特別自首,也被稱為準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是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guān)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成立特別自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特別自首僅適用于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這是對特別自首主體要件的要求;第二,必須如實供述司法機關(guān)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過失犯罪中自首的認定。自首制度不僅適用于故意犯罪,同樣也適用于過失犯罪。自首的本質(zhì)是犯罪者悔罪自責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無論是故意犯還是過失犯,在自首成立條件上,沒有原則的區(qū)別。
單位自首的認定。刑法中規(guī)定了單位犯罪,因此從自首制度的完整性角度來看,自首成立的條件也應該能夠適用于單位,由于單位是法律上擬制的“人”,單位犯罪是由單位與單位中的自然人作為一個整體來實施的,因此,在認定單位自首的時候也要體現(xiàn)統(tǒng)一化的特質(zhì)。與自然人投案的方式不同的是,單位自首中的自動投案是由集體討論最后決定某個自然人代表單位或者選擇可以代表單位意志的負責人去實施。
三、自首制度的完善
(1)立法完善
我國現(xiàn)行刑法對1979年刑法中的自首制度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從而使自首制度更加完善,我國的法制建設更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自首制度在我國刑法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著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自首制度之所以能夠經(jīng)得起歲月和實踐的檢驗,究其根本在于自首制度符合我國的國情,經(jīng)過漫長歲月的發(fā)展,我國的自首制度已經(jīng)初具完備的形態(tài),但是在具體立法的時候,我認為應當將單位自首也以法條的形式明確地規(guī)定下來。因為在我國的刑事立法中并沒有很明確體現(xiàn)出單位自首的具體處罰和其他措施。這樣用法條形式明確下來可以更好明確和彌補現(xiàn)行刑法對單位自首的疏漏。同時對于單位主動自首的還應當比照一般自首從寬、從輕處罰、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節(jié)約國家的司法成本,同時還可以減少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
同時我們還應該增加首服制度。首服是指犯罪人實施了親告罪之后,有告訴權(quán)人向司法機關(guān)控告以前,向最終實施了控告行為的不知情的有告訴權(quán)人告知自己的犯罪事實,并同意其告知司法機關(guān)的行為。首服是自首的一種特殊形式,而現(xiàn)行刑法關(guān)于自首的規(guī)定并未將之包含在內(nèi)。增設首服制度可以很好預防犯罪,實現(xiàn)刑法的目的,同時還能減少一定的訴訟成本,更增加了司法收益,這個制度是對我國自首制度更好的完善。
在增設首服制度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特別自首制度。因為特別自首制度雖然我國刑法給出了具體的體現(xiàn),但是還是有一定缺陷。比如對特別自首中的如實供述罪行的成立條件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特別自首制度的設立范圍還是有些窄,在增設單位自首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增加明確單位特別自首的處罰規(guī)定。
(2)司法完善
自首制度不僅要從立法上進行完善,還應該在司法上作出更加詳細的完善措施。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自首證據(jù)進行完善。因為自首證明材料的收集無論是對犯罪人還是對司法機關(guān)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公訴的時候,起訴書中一定要注明自首的具體情形和情節(jié),以便在量刑建議時對自首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給出合理的建議。
我們還要進一步更好地正確解釋特別自首中的“本人其他罪行”。因為雖然我國規(guī)定了這個,但是在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還是存在著這樣的迷惑和分歧。只單單將本人其他罪行作出限制性解釋,將交待同種余罪的行為排除在自首制度的范圍之外,這一點還有很大的思考余地。我認為司法機關(guān)應該對其重新作出解釋,以便更好處理司法實踐中遇到的難題。
同時我們在認定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的時候我們也要堅持我們的三要件理論,并不能將“悔罪動機”放到成立條件中去。因為這樣會使認定變得更加不好把握,在司法實踐中很難具體落實這個“悔罪動機”的真正尺度在哪里。所以我們在承認現(xiàn)有自首制度的不足之處的同時要更好地去完善它,使自首制度在我國今后的刑罰裁量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