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立軍
摘要:本文通過對西方道德教育灌輸發(fā)展歷程的追述,總結出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方法的主要特征,進而證明了灌輸方法貫穿了西方教育的始終。這就有力地反駁了我國學術界對灌輸?shù)呐小9噍斀逃恢笔撬枷胝谓逃幕驹瓌t之一。我們必須要始終堅持灌輸教育的主導地位,創(chuàng)新灌輸教育的方法并徹底棄用強制性的道德灌輸。
關鍵詞:西方;道德教育;灌輸;灌輸原則;
古往今來,灌輸教育一直深受中西方歷代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更是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自上世紀末以來,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輸原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因此,有必須在深入了解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方法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灌輸原則的本質,堅守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輸原則。
一、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方法的歷史回顧
西方道德教育灌輸?shù)陌l(fā)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發(fā)展階段;
(1)西方古代及中世紀的強制性灌輸教育方法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勾勒出道德教育的最初形式。其中,斯巴達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嚴厲著稱。嚴格的軍事訓練,殘酷的懲罰措施都只是迫使民眾養(yǎng)成統(tǒng)治階級所需要的道德品質的手段。眾所周知,與斯巴達相比,雅典是一個更講求民主的城邦?!暗诘赖聠栴}上卻令人意外地專制?!焙喲灾诠畔ED時期,“道德教育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專制性的?!?/p>
中世紀時期的道德教育,實質上就是宗教教育?;浇虨榱遂柟唐渲鲗У匚唬识匾暤赖陆逃⒉扇◇w罰、懲戒等嚴苛的教育手段,迫使人們盲目的接受和服從宗教教義,絕不允許提出任何質疑。兒童本應是最純潔的天使,但在基督教會的眼中,卻被認定為欺騙上帝的滑頭。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它(基督教)和兒童接觸的唯一方式就是那種命令式的傳教。這樣,基督教教義通常在幼小的兒童還不能理解其意義時就被灌輸給了他們。于是,宗教和道德教育自然就非要犧牲理解而極力強調記憶不可?!痹诼L的中世紀,基督教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幾乎從未改變。由此可見,中世紀時期的西方重視道德教育,但這種道德教育乃是一種強制性的、灌輸式的教育。
(2)西方近代的理性灌輸教育方法
理性主義道德教育的最大特點在于它崇尚理性和智慧,并認為理性和智慧可以通過理性灌輸?shù)姆绞将@得。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夸美紐斯、洛克等人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夸美紐斯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反對強制性的棍棒教育,主張重視榜樣、示范、表揚等教育方法的運用,以更為人道的態(tài)度對待兒童。他指出:“對于每一件事物都要加以不斷的解釋,直到學生明白了它為止?!薄俺槔碇呛芎玫乩斫饬说牟牧?,不應當強迫兒童去背熟任何東西?!甭蹇嗽谄渲鳌督逃劇芬粫?,提出了紳士教育理論,德育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他要求重視以理性為指導的道德教育,堅決反對用粗暴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道德教育?!爸饕慕逃侄斡肋h都不會是教訓,而是示范和兒童周圍的環(huán)境?!?/p>
綜上所述,西方近代的道德教育亦重視灌輸教育的應運。與中世紀時期相比,近代的灌輸教育更重視人性尊嚴,帶有明顯的理性主義色彩。
(3)西方現(xiàn)代的科學性灌輸教育方法
自20世紀以來,西方各國對待道德教育的態(tài)度雖幾經(jīng)轉變,但對傳統(tǒng)道德灌輸?shù)呐袇s從未停止。20世紀,在西方各國普遍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社會大背景下,歐美各國幾乎同時興起了“新教育”“進步教育”運動。杜威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他的思想中,已經(jīng)孕育出了西方現(xiàn)代道德教育理論的一個基本框架。何謂傳統(tǒng)教育?在杜威看來,傳統(tǒng)教育“實質上是來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輸。它把成人的標準、教材和方法強加給只是正在逐漸成長而趨于成熟的兒童。”“不僅不能促進,反而限制了兒童的智慧和道德的發(fā)展?!焙苊黠@,杜威所批判的灌輸只是帶有強制性色彩的灌輸,而未對灌輸進行全面的否定。道德灌輸在現(xiàn)代社會中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反對強制性的道德灌輸,采取多種方式去培養(yǎng)兒童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批判性,這是20世紀以來,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這種方式行之有效,更為科學合理。
二、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方法的主要特征
西方道德教育灌輸?shù)姆椒ù笾掠幸韵聨讉€特征:
(1)注重灌輸教育方法的應用
奧勒姆曾說過:“任何社會為了生存下去都必須成功地向社會成員灌輸適合于維持其制度的思想?!蔽鞣浇郧?,學校所教授的各種讀本無不是在強制性的向學生們灌輸對宗教的認同以及對強權的服從。20世紀初期,以徹底否定灌輸為主旨的道德教育思潮產(chǎn)生并一度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不可否認,反對道德灌輸具有巨大的進步作用。但是,這種單純的反對道德灌輸卻使得道德教育走向了另—個極端
放任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相對主義盛行,學生道德素質急劇惡化。公眾的不滿,迫使各國重新樹立灌輸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導地位。這也為今后西方道德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無論是在黑暗的中世紀,還是文明開放的現(xiàn)代社會,灌輸教育一直是西方學校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2)批判強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輸
反對灌輸由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并基本上限定了西方教育界對灌輸教育的態(tài)度
——批判??聽柌裆踔琳f:“灌輸既不是一種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種道德的教育方法?!边@里的灌輸一詞是從西方直譯過來的,其含義自然與我們理解的“灌輸”有所不同。因此,要想準確理解西方的“反對灌輸”理論,就必須對“灌輸”一詞進行具體的概念界定。所謂“灌輸”是指“它把成人的標準、教材和方法強加給只是正在逐漸成長而趨于成熟的兒童”。顯然,“反對灌輸”,特指反對西方道德教育中的盲目的、被動的、單一性的、非理性的灌輸方式,即反對強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輸。
據(jù)此,西方道德教育灌輸?shù)牧硪粋€重要特征就是反對強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輸。這已經(jīng)成為左右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主流思想。
(3)直接灌輸與間接灌輸相結合
直接灌輸與間接灌輸,孰優(yōu)孰劣,曾一度使道德教育理論家們爭論不休?,F(xiàn)今,在一個價值觀念日趨多元的社會,西方教育家們早已走出了這種誤區(qū),開始尋求兩者的有效結合,發(fā)揮合力以實現(xiàn)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單純反對道德灌輸?shù)膽K痛教訓,促使西方社會重新正視德育灌輸?shù)淖饔?。尤其是近年以來,西方各國家都異常重視德育教材的編寫和課程的開發(fā)。直接的理論教授雖必不可少,但潛移默化的間接灌輸才是西方最主要的德育途徑。發(fā)揮校園環(huán)境的熏陶作用,將所提倡的德行滲透到各學科教學、各種校園實踐活動中。校園內(nèi)的一草一木都是傳遞美德的載體。生活在其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校園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使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道德素養(yǎng)。
應該說,重視直接道德教育灌輸與間接道德教育灌輸合力的發(fā)揮,已經(jīng)成為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的一大時代性特色。
三、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方法對我國的啟示
博采眾長,兼容并蓄才能讓道德教育的發(fā)展進發(fā)出更大的活力。因此,我們應該借鑒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方法中的合理成分。
(1)堅持道德教育灌輸?shù)膬?yōu)良傳統(tǒng)
中國共產(chǎn)黨一貫重視思想道德教育。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向農(nóng)民群眾不斷地灌輸社會主義思想,批判資本主義傾向?!边@種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促進了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所以說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道德灌輸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然而,近年來,許多同志在一些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對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輸原則提出了質疑,甚至要求將其徹底否棄。存有質疑是正常之事,但絕不能徹底否棄。自東歐劇變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的數(shù)量便屈指可數(shù)。盡管如此,資本主義仍妄圖將其同化。因此,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員,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在他強我弱的不利情況下,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將灌輸教育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作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一把利器。唯有此,才能堅守住思想陣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fā)展。
(2)棄用強制性道德教育灌輸
如今,創(chuàng)新性、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在教育領域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這是時代性的體現(xiàn)。然而,強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輸只是將學生視作被動接受的客體,從而在根本上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權力,致使學生缺乏思辨能力,無法將所學知識內(nèi)化吸收。在封閉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可以教導學生做或不做什么,怎么做,卻無法監(jiān)督學生到底有沒有落實到行動。即強制性的道德灌輸只能暫時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卻無法從根本上轉變?nèi)藗兊乃枷胗^念。思想指導行為。錯誤的思想必然導致錯誤的行為。常年從事德育教育的教師們往往會有這樣的困惑:“德才兼?zhèn)洹钡膬?yōu)等生為何會在考試中作弊?其實,這就是強制性道德教育灌輸?shù)谋锥?。這種教育方式早已不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徹底棄用。
(3)創(chuàng)新道德教育灌輸?shù)姆椒?/p>
灌輸教育貫穿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始終,其實質不在于內(nèi)容而在于方法。灌輸方法合理,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這是西方道德教育灌輸所能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直接道德灌輸與間接道德灌輸?shù)暮狭?,這才是明智之舉。為此,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直接道德教育灌輸?shù)闹鲗ё饔谩T谖覈?,直接道德灌輸就是以專設課程的方式實施。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國情,開發(fā)出賦有本國特色的道德教育課程。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間接道德灌輸?shù)姆e極作用。在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滲透道德教育,并通過學校校報、文藝活動、宣傳標語等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此外,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特別重視教師道德榜樣作用的發(fā)揮。綜上所述,直接性與間接性的道德教育灌輸方式各有其優(yōu)勢所在,而二者的結合才是適合時代要求的灌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