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
摘 要:魔芋較適合在山區(qū)進行種植,具有較高的產量與質量,但要想真正將魔芋高效種植技術落實,還需要做好魔芋種子、土質的選取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魔芋形態(tài)特征與作用,之后詳細的闡述了山區(qū)魔芋高效種植技術,最后對魔芋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山區(qū);魔芋;高效種植技術
一、引言
魔芋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較為發(fā)達的地下塊莖,且塊莖中還具有較為豐富的、罕見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葡甘聚糖,此化合物的具有較高的持水性與膨脹系。魔芋的這些特征使其具有較高的開發(fā)與利用價值,能夠被廣泛的運用于醫(yī)藥、食品等行業(yè),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基于此,通過深入探討山區(qū)魔芋高效種植技術,可有效帶動我國山區(qū)經濟的均衡發(fā)展。
二、魔芋形態(tài)特征與作用
魔芋屬于天南星科,有類似于蛇的葉柄(或花柄),雨傘狀的葉,漏斗形的花,禿頭狀的塊莖,且魔芋地上部分,要么是一葉,要么是一花,花葉不同。目前,我國具有19種魔芋,其中8種是我國特有的品種,能食用的由6種,具體為花魔芋、白魔芋、滇魔芋、東川魔芋、毛魔芋組的疏毛魔芋、短柄組的疣柄魔芋。
魔芋地下塊莖呈扁圓形,類似于大個兒荸薺,直徑超過25cm,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且其干物質中還含有人類所需要的魔芋多糖——芬甘露聚糖,含量高達45%以上,同時還包含淀粉3.5%、蛋白質3%、多種維生素和鉀等礦物元素。對于魔芋的地下塊莖,其可加工成魔芋精粉以供使用,經過加工的魔芋精粉能夠保留芬甘露聚糖成份,具有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素的特征。
此外,魔芋還可加工制成魔芋粉絲、掛面、面包、肉片、魔芋絲、果汁等多樣食品。在醫(yī)學方面,魔芋還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預防動脈硬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是一種奇特的保健食品。而魔芋制成的精粉,還可廣泛用于食品工業(yè)、醫(yī)藥業(yè)等行業(yè)。
三、山區(qū)魔芋高效種植技術分析
1.種植地塊的選取。魔芋是一種喜好冷涼氣候、耐陰濕的作物,適合種植于深厚的輕紗質土壤中,而重黏土與冷沙土不適于種植魔芋,嚴禁在重茬地以及前茬是種植辣椒與煙葉的土地上種植魔芋。對于魔芋種植的土壤,其PH值應處于6.5~7.5的范圍內,坡度在5~10度的低山南坡地段的山坡疏林地帶是魔芋種植的最佳地塊。
2.土壤消毒。在選擇好魔芋種植的地塊之后,需要將此地塊上的土壤深翻30cm,并且還要每間隔667m2就施加農家肥5000kg,以及50kg的復合肥與1kg的生物鉀肥。對魔芋種植的土壤進行施肥,主要是為了打好魔芋生長基礎,為魔芋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料,然后再有效利用陽光與雨水的作用,可切實提高魔芋種植土壤的性質,為魔芋的生長提供不間斷的養(yǎng)分。
同時,還需要對選擇的地塊上的土壤進行一定的消毒,以防止病害的出現,使得土壤中的養(yǎng)分與水分能夠更好的流通,并且還要有效的融合地塊中的土與肥,使其產生最大化作用,最終使得土壤更加的肥沃。此外,對于選定的地塊,還需要每間隔667m2撒50kg新鮮的石灰粉,然后整碎鋪平地塊土壤,在進行土壤與肥料的混合操作時,需確保其均勻與融合,進而使得土壤更加具有“活力”。
3.種芋大小分級種植。在山區(qū)進行魔芋的種植時,需要高度重視種芋的選擇,嚴禁選擇質量差的、有病斑的種芋,而應當選擇無損傷、無病斑、芽子壯的魔芋作為種芋,并且還需要依據種芋的實際大小來進行分級種植。在3月的下旬,還要進行搶墑早播,這樣一來,可確保其還能夠及時的收獲,而此情況下生長的魔芋質量也相對較高。
此外,魔芋還可與玉米進行套種種植,這主要是因為玉米具有較好的遮陰作用,進而能夠獲得更好的種植效果。在播種種芋之前,需要將其日曬1~2d,并且還要將其浸泡在(500~1000)×10-6農用鏈霉素中30min以消毒,確保其不易遭受病害,為種芋的快速、健康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再進行種芋的種植。
一般情況下,種芋有大小之分,所以應當依據不同型號的種芋進行分級播種,明確不同型號的魔芋種植數量,以此來確保種植面積與種芋的良好配合。例如:對于較大的種植,應當每間隔667m2種植種芋2000~3000株;而對于150~250g的種芋,則應當每間隔667m2種植4000株;對于低于100g的種芋,應當每間隔667m2種植4000株以上。
4.播后蓋草。在一定高度山區(qū),溫度相對較低,就算是夏季也會出現溫差加大的情況,所以,在山區(qū)播種之后,需要及時的加蓋3~4cm的稻草、松毛或桔桿等,以發(fā)揮防曬降溫、防止土壤板結、冬季保溫的作用。通過加蓋稻草等物,能夠為魔芋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四、魔芋種植病蟲害防治措施
1.病害防治。(1)發(fā)生和危害。魔芋種植過程中最常見的病害為軟腐病和白絹病,這兩種病對魔芋產量具有較大的影響,嚴重時會出現絕收的情況。其中,軟腐病極容易在7~8月發(fā)生,其癥狀為受害葉片或塊莖變軟變黑,直致腐爛,有酒臭味,嚴重時會出現成片倒伏的現象。白絹病則是在6~8月高溫、濕度大時發(fā)生,初發(fā)時,在葉柄基部距地面3cm處會出現水漬狀小斑,3~5d可長出放射狀的白色絹絲狀菌絲,7~10d菌絲繼續(xù)擴展,導致植株腐爛倒伏。(2)防治措施。第1次用藥時期在莖葉完全展開,此階段用藥措施具體如下:72%農用鏈霉素500倍液、枯草芽孢桿菌1/3盒兌水15kg全田均勻噴霧,每畝用3桶水,連續(xù)防治3~4次,用藥間隔期7~10d。第2次用藥時期在換頭期至膨大期,此時期用藥方案如下所示:50%氯溴異氰尿酸25g、康樸紅13g兌水15kg全田均勻噴霧,每畝用3桶水,連續(xù)防治2~3次,間隔期5~7d。如果有病株,需及時拔除,并處理病部土壤,同時也可在出苗70%時,用70%的百菌清800倍液、70%的甲基硫菌靈800倍液澆施,在15d之后,再用72%1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配合70%的甲基硫菌靈1500倍液噴施,每間隔7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此外,一旦發(fā)生白絹病,要及時鏟除發(fā)病植株,病部土壤撒施少量石灰粉控制蔓延。魔芋軟腐病是細菌性病害,還可選用噻菌哃、王銅等交替用藥防治,發(fā)現病株及時挖除,并用生石灰或硫磺粉等進行消毒處理。
2.蟲害防治。魔芋地上害蟲較少,這主要是因為魔芋大多是在山地種植,且?guī)缀醵际呛档?,地下的害蟲較多,會咬食魔芋塊莖,引發(fā)軟腐病。如果遇到蟲害侵蝕,在整地時,需要每畝用辛硫磷顆粒劑4~5kg撒施。此外,在魔芋的生長期,也要經常查看根部情況,一旦發(fā)現地下害蟲,必須及時用藥防治,藥劑選用2.5%溴氰菊酯、5%~10%氟氯氰菊酯等。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魔芋已經有近千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不斷變革與調整,要想實現魔芋的高效種植,就需要對多年來魔芋種植經驗進行詳細的總結,以掌握魔芋種植過程中的重點問題,確保魔芋種植的高產穩(wěn)產,促進魔芋種植業(yè)與農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柳若,孫家學.高寒山區(qū)魔芋栽培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3,(06):99-99.
[2]邱繼合,王運超,周代貴,等.山區(qū)魔芋菜糧四作五茬高效種植模式[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5,(06):280-282.
[3]夏良榮,陳世春.秦巴山區(qū)魔芋—黃姜高效間套栽培技術[J].蔬菜,201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