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姬姬
“我常常在想,為什么有些陶器只能作為砂鍋之類的日用品,而不能變成是像陶藝、雕塑一樣讓人思考、欣賞的藝術品,所以我就想嘗試一下用理性思維改造它們?!苯衲晁拇佬g學院畢業(yè)生姚夢詩的畢設作品是關于雅安滎經(jīng)砂器的再創(chuàng)新設計。在她看來,砂器所固守的傳統(tǒng)實際上孤立了泥土的本質,她希望通過現(xiàn)代極簡理念與古法燒制相碰撞,使這種被埋沒在偏遠地域的器皿能夠以藝術的形式被大家重新認知。
獨闖滎經(jīng)砂陶作坊
始并不樂意搭理這個外來客,“他們覺得大學生就只會念書,并不會手頭上的功夫,只是來玩的?!币粼娍嘈φf,自己當時日夜風雨不改,每天灰頭土臉地跟他們在一個紅磚瓦房蓋起來的、屋內只有木凳子的砂陶作坊并肩作戰(zhàn)好幾天后,師傅們才打消了對她的疑慮。漸漸地,師傅們不僅會跟姚夢詩講解砂器的制作方法,還會問她關于制作器皿的一些意見,“有時候他們會來問我作品的弧度適不適合,甚至會跟我聊天,我覺得很放松?!边@個互動式的過程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姚夢詩的創(chuàng)作,“他們其實代表著固守傳統(tǒng)的一方面,比較拒絕外來的進入,當我這個外來人漸漸嘗試跟他們交流后,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是會被打動的。 ”這一過程,讓姚夢詩看到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化碰撞并融合的可能性。
學習技藝的同時,姚夢詩也在師傅們的身上學到了制陶者的工匠精神?!澳呐颅h(huán)境很簡陋,即使是做平民用的砂鍋,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做砂器的時候會專注到連眼睛都不眨?!睖罱?jīng)砂陶作坊的師傅們,從業(yè)時間都在三十年以上,在經(jīng)年累月的勞作中,他們養(yǎng)成了少說話、多做事、高效率的工作習慣。受到師傅們的感染,在當?shù)刈鰟?chuàng)作的時,姚夢詩的效率也很高,“因為環(huán)境很簡陋,很純粹,身邊人都在工作,你也不會好意思開小差?!闭劦竭@,姚夢詩調皮地笑了。
春分集墟里的靈感
竹編的農具、坐在門口曬太陽的藏族小伙兒、古老的市集。初到雅安,這里的一切都讓姚夢詩感到新奇,而當?shù)卮緲阍嫉纳罘绞?,讓她感到十分愉悅。她決定要慢下來,細細品味當?shù)丶兇獾娜宋拿?,并從中尋找作品靈感。直到在當?shù)厣盍艘粋€月后,姚夢詩才慢慢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在雅安期間,姚夢詩正好碰上了當?shù)氐囊粋€傳統(tǒng)節(jié)日——趕春分,即春分的時候去趕集。跟著住在隔壁的兩個老婆婆,姚夢詩在這個以賣農具為主的集墟里找到了些許創(chuàng)作想法?!拔矣X得特別有趣,在這里,你會看到很多圓形的東西?!痹诩猩?,一個用來做砂器的圓形窯具吸引了姚夢詩的注意力。這個窯具跟砂器是同一種材質,但是它只是作為一個底部的墊圈來使用,用完后的命運只能是被扔掉,“我覺得雖然同一種材質,有些是做成墊圈,有些是做成砂鍋,有些做成茶壺,那為什么他們不能做現(xiàn)代陶藝呢?”
受啟發(fā)于砂器窯具圓的形狀,姚夢詩聯(lián)想到,太陽、星球、水的波紋,還有火跳動的弧度,這些其實都是一個圓形。既然自己來到這么古樸的地方做如此古老的陶器,為何不用——圓,這個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形狀,作為自己作品的主要形式呢?“當萬物回到最初的時候,也是一個簡單的圓點。所以說,大部分東西去掉一些莫須有的、多余的,就應該是純粹的、最簡單的圓。其實就是順應自然造物的,在你做的時候,你的材質就會引領你,然后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忘記自己,然后器形就出來了”。
滎經(jīng)砂器的燒造幾乎保留了石器時代最古樸的大地氣息,直徑 2米的饅頭窯和釉坑相鄰而建,其實就是掘土為坑。在滎經(jīng)砂陶作坊里,師傅們每天都會把作品放在土坑里,開真火使砂器在短時間內自我煅燒達到燒結溫度。這種古法高溫燒窯,讓姚夢詩觀察到火跳動的弧度,“它其實很像古代的一些肌理,帶有一種原始的力量,我覺得火其實包含很多東西在里面,人文、歷史等很多東西。”砂器通過浴火的煅燒,在坯體上留下純粹的色澤,就像器回歸到土中,生于土,也成于土,薪火不滅。震撼于火的魅力,姚夢詩決定作品中必須要有一個是火的抽象形態(tài)。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有一種新的想法”從開始下筆到最后定稿,姚夢詩一共經(jīng)歷了五次修改,最后呈現(xiàn)為五個圓的形態(tài),分別是:異質結合、割裂堆疊、火的抽象、對比、圓形的分解重構。她把這段經(jīng)歷稱作是流變式的設計過程,“我觸摸到泥土,身邊所有人的談話以及我所處的大環(huán)境,都可能導致我每個不同階段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會使我去改這個圖,但是我不是硬改,就是自然而然地覺得,哦,它需要改了。 ”
在泥土和窯火的不斷探索中,姚夢詩發(fā)現(xiàn),自己也跟著作品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與其說,我創(chuàng)作了這個作品,其實這個作品也在影響我個人。我感覺自己更理性了,思考問題的角度會更多元一點?!彼寡?,在做這套作品之前,自己比較偏向學院派,很多想法都是虛無縹緲的,但是在完成創(chuàng)作后她發(fā)現(xiàn),其實做藝術更應該偏向生活化。
即使煎熬也歡喜
創(chuàng)作之初,姚夢詩對自己很沒信心,因為,在當代很少有人會將砂器做成造型陶藝。由于作品充滿太多的未知,姚夢詩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把它做好?!暗蠋熃o了我肯定,她說,讓我跟著自己的感受放手去做,畢竟我才是在當?shù)厣钸^的,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做出來的東西那就是適合的,就是對的?!庇辛死蠋煹墓膭睿粼姏Q定放手一搏。
“材料的選擇與整個工藝過程有直接聯(lián)系,但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意志能夠對被選擇材料的特性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作品完成過程中,姚夢詩發(fā)現(xiàn),由于砂器的材料是經(jīng)過白鱔泥和碳粉的混合而成,粘度遠遠低于白泥和瓷泥,導致它的支撐力很弱,做造型的時候很容易坍塌。姚夢詩的作品沒燒前的坯體直徑已經(jīng)在半米以上。所以,燒制過程中,擺在她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用砂器材料將造型做大而不使其垮掉。最后經(jīng)過跟師傅們的反復修改,不斷嘗試做小樣后,姚夢詩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一點點地用拉胚的方式,往材料中放空氣,用空氣做物理承載并加一些木材作支撐,就可以使其成型。
然而在燒制過程,姚夢詩又遇到困難。由于作品體積太大,為了使用砂器的古法燒制,就必須給作品做一個匣.,以完全隔絕氧氣的進入,使燒出來的作品完全是純黑色?!澳敲丛谖业钠黧w已經(jīng)達到半米的情況下,我還需要再做一個更大的匣.,它們每一個都重達一百多斤,我需要燒六次窯,分六天時間燒。每次都需要很多人幫忙,才能把匣.連作品一起搬到火坑里?!币粼娬f,由于之前從來沒有人做過這么大的器體,師傅也沒有相關經(jīng)驗,所以他們的每一次嘗試都帶著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