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絢然
如果在這個時代,還有人愿意傾聽你的心事,認真寫回信給你,是不是一件很溫暖的事?
陸初杰把日本作家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里的那家店變成了真的。
在它之前,陸初杰做過“甭糾結”,一款讓用戶輸入自己所糾結的問題,設置好選項,由其他用戶幫助選擇的社交App,目標人群是95后。但他發(fā)現(xiàn),95后的用戶興趣轉換很快,如果產品沒有核心價值,很難留住他們。于是,他開始思考:什么樣的玩法才是95后需要的?
陸初杰說,當時很多用戶覺得他們很像“解憂雜貨店”,于是在看了很多有關《解憂雜貨店》的內容之后,他決定嘗試,讓用戶通過App寫信訴說心事,他們回信給用戶。
“甭糾結的數(shù)據(jù)顯示,情感類的糾結互動量和發(fā)帖量最大,小朋友在這方面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們想回歸,把情感的訴說做到極致?!标懗踅苷f。
但這也意味著,他們要做的是一件反互聯(lián)網的事情。大家都在玩視頻、直播,他們卻回去玩文字;第二天才會回信,整個節(jié)奏很慢;而且,如果把社區(qū)拿掉,項目很難做大。
為此,投資人拍著桌子說他們瘋了。但讓所有人驚呆的是,2016年1月,做了功能簡單的測試版之后,App只上線了兩個星期就不得不下架,因為“完全招架不住”:一天之內,他們就收到4000封信,很多用戶都在主動地“安利”他們。
于是,陸初杰和他的團隊正式投入到這個項目中。6月,產品正式上線,“一毛錢都沒有花”,兩個多月積累了16萬用戶。
塑造“爺爺”形象
從目前解憂雜貨店的用戶來看,87%是女生。而從用戶年齡來看, 30%是1995年?1999年出生,34%是00后。用戶群體非常年輕且集中。
陸初杰說,中國確實有很多社會問題。重男輕女、同性戀、家暴,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中國青少年的父母很多都外出工作,孩子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因此,他們最缺少的就是陪伴,對爺爺也有更深的感情。
從解憂雜貨店的用戶分布來看,北上廣三個地方加起來不到15%,三、四線城市小朋友對產品有更深的共鳴。
來信真實地反應了這些情況,但在回信時,“爺爺”要注意不能幫助小朋友作決定,甚至建議也要慎重,不然可能會誤導小朋友。“因為我們不是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我們要做的就是陪伴和傾聽?!?/p>
陸初杰也希望能夠塑造好“爺爺”的形象,讓用戶產生信賴感?!盃敔敗钡暮啔v非常完整,有出生日期、家庭狀況,而每一項人物設定都包含了大量的思考。比如爺爺有兩任太太,第一任太太已經去世,第二任太太是在跳廣場舞的時候認識的,因此爺爺可以回答孩子們關于生離死別的問題,也可以回答關于社交的問題;爺爺?shù)膬鹤邮怯⑽睦蠋?,所以可以看懂英文的信件,也可以回信;爺爺?shù)膶O女喜歡追星,所以爺爺也了解偶像。
此外,為了避免形象的單一,解憂雜貨店還增加了小情鴿、阿福、阿布、小哥等人物或小動物形象來支撐不同的個性。
當然,寫信只是解憂雜貨店的第一步,“陪伴這件事情很大”。未來,解憂雜貨店也可以加入更多內容,比如有關學習和玩的內容,讓產品更多元。
急需擴充義工
目前,解憂雜貨店有兩個App,分為用戶端和義工端。
義工主要是一些心理咨詢師、心理學專業(yè)的在校學生以及年輕的家長,負責幫助爺爺回信,但義工的信不會直接給到用戶。
解憂雜貨店會通過自然分類把收到的信件送到合適的義工的手上,在他們回復之后再進行機器學習加工,由“爺爺”審核處理之后再發(fā)送回信。而一旦用戶二次回信,這些信還是會回到之前的回復人的手中,形成精神上的聯(lián)系。
目前解憂雜貨店有300多位義工,但陸初杰坦言,雖然他們會通過機器學習、自然語義分析、推薦機制等來提升回信的效率,但義工還不夠多,每天只能處理幾千封信,所以他們現(xiàn)在還不敢正式推廣,當務之急就是先擴充義工。
而這些人之所以要來做義工,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1.學習和交流。申請成為義工的人會接受2個小時的線上培訓,同時可以參加線下的讀書會和交流會、講座來了解和學習怎樣陪伴孩子;義工端的社群也非?;钴S。
2.賺錢。如果義工能夠持續(xù)性地回信,且回信的通過率較高,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酬。
之所以不開放社區(qū),陸初杰說,是因為社區(qū)的氛圍很難控制,一旦有人在里面講些不太好的話,整個樓就會歪,影響用戶體驗,這也是他們在甭糾結走過的“坑”。因此,就算未來會開放社交,他們也不會采用完全開放的方式,而是會把有相同經歷和想法的用戶進行匹配,或是讓用戶同他認為不錯的回復者進一步交流,等等。
圍繞年輕群體盈利
但陸初杰也承認,項目要在短期內賺錢比較難,他們也在拼命地“活下去”,比如如果需要回信,用戶需要隨信附上價值3元錢的“郵票”。除此之外,他們還會賣個性化留言條等虛擬產品以及貓糧。
下一步,他們打算把這些真實的案例和解決方法搭配親子心理咨詢師,變成課程提供給家長,讓家長用正確的方式去影響自己的孩子,以此收取一定的費用,同時加入導購功能,賣一些像書這樣能幫助小朋友成長的東西。
解憂雜貨店也可以通過平臺上積累的內容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活動。而這些數(shù)據(jù)是微博上沒有的,因為從產品本質來看,微博是“曬”,而解憂雜貨店能夠讓用戶分享內心的秘密。
除此以外,解憂雜貨店也有很多投稿活動,比如以“童年”為主題讓大家回憶童年的事情,以“爺爺?shù)碾s貨店”為主題讓大家來寫寫自己腦海中雜貨店的樣子,以此來產生一些好的內容。這些東西更能讓青少年產生共鳴。這些內容經過加工,就可以輸出到直播平臺、視頻團隊、網劇團隊等。
這會不會影響用戶對平臺的信賴感?陸初杰的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用戶的來信全部采用匿名的方式,平臺也會對信息進行包裝之后再輸出;另一方面,用戶寫信時,平臺會詢問是否愿意公開?!坝?0%的人是愿意的,他們其實是希望更多地讓人看到(自己的信),給他們更多的建議?!?/p>
塑造好“爺爺”的形象之后,解憂雜貨店也可以出一些周邊商品,比如與“爺爺”形象相關的文具、書、畫冊、玩具公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