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寶貝3歲。最近,孩子的爸爸、奶奶都反映說孩子在家總說反話,如果按照他說的去做,他就會很不滿意。如果不按他說的去做,更不得了。請問,這孩子到底想干什么?
李美華
答:孩子是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逆反期,此時的他需要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的確認,希望父母和親近他的人能夠接納他,他行為的潛臺詞是:我長大了,我很能干!
第一逆反期的孩子,主要的行為表現有:
1.要參與成人的活動,自以為別人能干好的事情自己也能干好,并大膽去做。
2.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堅持退回原始狀態(tài),自己重新做。
3.常常逆著父母的意愿,說“不”。
4.喜歡聽人夸獎他。
在第一逆反期,親子關系的主要矛盾是:孩子有了超出自己實際發(fā)展水平的長大感,父母對幼兒的長大感應對不足,不信任孩子,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那么面對孩子的逆反,家長應該做些什么?
1.游戲是最好的教育
此時的孩子很想去體驗大人做的事情,更多地認識世界。此時,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滿足孩子的需求。游戲中,我們不需要刻意讓著孩子,只需按照游戲規(guī)則,展現真實的自己就行,否則孩子會感到你在敷衍他。
2.發(fā)展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務勞動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正在失去或從未發(fā)展出良好的自理能力。因為很多父母不惜一切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生活。但從長遠看,這種做法直接威脅到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所以,家長請記得給孩子留一個“我很厲害”的表現機會。
3.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缺點和小問題有過多的擔憂,繼而否定孩子的全部。這對孩子來說不公平。請記得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給予孩子更高的自我價值感。
第一逆反期是孩子自我覺醒的必經階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發(fā)展需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信心,幫助孩子平穩(wěn)進入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