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皓,夏一雪
(武警學院 a.消防指揮系; b.科研部,河北 廊坊 065000)
?
基于4R模式的消防應急管理體系構建研究
劉皓a,夏一雪b
(武警學院 a.消防指揮系; b.科研部,河北 廊坊065000)
我國各類災害事故頻發(fā),災害的復雜性也同步增加,應急救援任務空前繁重,如何有效預防和快速處理各類災害事故,是對公安消防部隊的重大考驗。借鑒危機管理4R模型,將其應用于應急管理體系中,分析我國消防應急管理體系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將災害的縮減與準備、應急救援和災后恢復等活動統(tǒng)一納入應急管理體系中,從而實現(xiàn)災害事故預防、應對和恢復的綜合性、全方位的應急管理,達到有效預防和快速處理各類災害事故,提高消防部隊應急救援能力的目的。
消防;應急管理;4R模式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致災因素大幅增加,面對頻繁發(fā)生的災害事故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大損失,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雖然我國的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近年來發(fā)生的重特大災害事故表明我國預防和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還不足,主要還是災害事故發(fā)生后的應急救援,重處置、輕預防預警的觀念影響應急管理體系建設[1]。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一體化、專業(yè)化和標準化的應急管理系統(tǒng),如美國聯(lián)邦應急管理署(FEMA)、俄羅斯緊急狀態(tài)部等[2]。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應急管理體系相對落后,如何通過構建消防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消防部隊的應急救援能力,迅速有效地處置災害事故,進一步減少各種災害事故的損失,對保障公共安全和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1模型概述
4R模型由縮減(Reduction)、預備(Readiness)、反應(Response)、恢復(Recovery)四個階段組成,包含了縮減風險、危機事前、事中、事后所有階段的管理[3]??s減階段是減少危機的攻擊力和影響力,需要通過后三個階段的完善來減少危機;預備階段是對危機的監(jiān)視、預警和防范;反應階段是應對已發(fā)生的危機,快速決策、協(xié)調組織、遏制危機的擴散;恢復階段是危機結束后的恢復和提升以及總結階段,為縮減提供理論和經(jīng)驗支持,避免重蹈覆轍。這四個階段相互依存、相互銜接,前一階段為后一階段提供基礎支撐,后一階段的成功也依賴于前一階段的有效執(zhí)行,四個階段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危機管理體系,是一個動態(tài)的循環(huán)過程[4]。
1.24R模型在應急管理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雖然4R模型最早應用于組織危機管理,但它的4R階段適用于一切危機管理?,F(xiàn)代的應急管理應該是對災害事故的全過程管理,不只局限于事故發(fā)生后的應急救援行動,它貫穿于事故發(fā)生前、中、后各個階段,包括對災害事故的預警、準備、響應和恢復過程,其中,預警和準備階段屬于事前管理,重點是盡可能地防止和減少災難事故發(fā)生;反應階段屬于事中管理,重點是對災害事故的處置與控制;恢復階段屬于事后管理,重點是災害事故后的恢復和總結提升階段,為今后的管理提供經(jīng)驗,為縮減提供理論支持。應急管理與危機在發(fā)生、發(fā)展和控制上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是一樣的,與危機管理的特點相符,因此,4R模型在應急管理體系中同樣適用。
1.3模型的建立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5],我國的應急管理主要還是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的應急救援,這種被動的應急管理無法滿足應對突發(fā)事件需要,因此,應急管理的發(fā)展方向應該由注重應急處理轉向重預測預警的全過程管理[6]。借鑒危機管理4R模型,將其應用于消防應急管理體系中,將系統(tǒng)管理和分階段具體實施步驟相結合,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管理,從而達到有針對性的進行應急管理的目的(表1)。
表1 4R在應急救援管理各階段中的應用
建立4R模式應急管理體系,需要培育和強化這四個階段的能力:即縮減階段,如何減少災害事故的發(fā)生;預備階段,如何做好應對災害事故的準備工作,減少因為災害事故產(chǎn)生的攻擊力和影響力;反應階段,如何快速、有效處置已發(fā)生的災害事故;恢復階段,如何盡快從災害中恢復,并為縮減提供經(jīng)驗和支持。
近年來,公安消防部隊在應急救援中暴露出來由于防護不當、處置措施不到位、特種專業(yè)器材不足、救援不及時等問題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災害處置不力、保障不到位等問題致使“小災”變成“大難”,反思這些災害事故的發(fā)生以及應急救援的過程,用4R模型來分析應急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2.1第一階段:縮減階段
縮減的目的是將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目前我國消防應急管理中縮減階段整體薄弱,一是缺乏對重大危險源和重點保護單位的風險及危害評估;二是由于缺乏風險評估,對風險及其危害后果缺乏綜合分析,預案體系建設不完善;三是對重點單位、重大危險源缺乏有效監(jiān)管,如2004年常德市橋南大市場火災,雖然消防部門多次對橋南大市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提出整改要求,但該單位火災隱患遲遲沒有整改到位,最終導致特大火災發(fā)生。
2.2第二階段:預備階段
預備階段是應對災害發(fā)生而預先進行的準備工作。這個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缺乏科學有效的預測預警機制,我國的預測預警機制不健全,不能將災害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災害的因素進行有效預測和分析;二是尚未建立統(tǒng)一的應急管理平臺,應急通訊系統(tǒng)也不健全,在災害事故發(fā)生后,不能第一時間掌握信息,進行統(tǒng)一指揮,甚至貽誤戰(zhàn)機,錯失最佳救援時機;三是消防基礎薄弱,公共消防設施欠賬較多,難以適應滅火與應急救援需要[7];四是應急救援力量嚴重不足,我國有現(xiàn)役消防隊員16萬余人,僅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12%[8],這與我國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是不相適應的;五是各類預案演練不力,雖然消防部隊制定了多種類型預案,但缺乏有針對性的演練,一旦發(fā)生較大的災害事故,難以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2.3第三階段:反應階段
反應階段是應對災害事故最直接的階段,是在災害事故發(fā)生后,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災害事故的發(fā)展和升級,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這個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消防部隊應急救援實戰(zhàn)處置能力有待加強,缺乏有針對性的搶險救援業(yè)務培訓和演練;二是與其他救援力量協(xié)同配合不夠,由于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相對滯后,導致對各部門的職責、分工不明確,造成救援現(xiàn)場多頭指揮的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滅火救援行動;三是戰(zhàn)勤保障能力有待強化,公安消防部隊成立了戰(zhàn)勤保障大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各類災害事故對裝備器材的需求,但是,面對救援難度大、情況復雜的災害事故時,現(xiàn)有的人員、裝備器材和后勤保障能力還不能滿足應急救援的需求。
2.4第四階段:恢復階段
恢復階段是指災害事故消除之后的修復損害、消除影響和總結提升階段。這個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缺乏科學評估總結,在反應階段,應急救援現(xiàn)場指揮部大多為臨時組建的機構,災害事故處置完畢后,這些機構也自行解散,戰(zhàn)評總結一般是由各參戰(zhàn)單位單獨組織,得到的結論不具有全面性;二是災后恢復的重點一般放在補充救援力量的層面,而忽視了心理治療。
通過前面的分析,針對當前消防應急管理體系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轉變重處置、輕預防預警的觀念,完善消防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
3.1縮減階段:提升縮減災害事故的能力
重點對重大危險源和重點單位進行風險評估,重大危險源和重點保護單位是可能導致重大災害事故發(fā)生的場所或設施,一旦發(fā)生災害事故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經(jīng)濟損失,因此,這些重大危險源和重點保護單位是應急管理縮減階段重點研究規(guī)劃的對象。消防部門根據(jù)風險評估的結果,對災害風險及其危害后果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災害事故的類型和特點,分類、分級制定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協(xié)調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經(jīng)常開展預案的演練和修訂,并逐步完善,形成種類齊全,實戰(zhàn)性強的應急救援預案體系。災害發(fā)生時,可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確保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和社會秩序穩(wěn)定。消防部門要適時開展重大危險源普查工作,并進行有效監(jiān)管,督促存在隱患的單位及時整改,對社會單位進行相關的消防宣傳、培訓和演習,提高社會單位自我管理意識,增強群眾消防安全意識、自救和互救能力,有效縮減災害事故的發(fā)生數(shù)量。
3.2預備階段:全面提高應對災害事故的能力
要構建高效的預防預警系統(tǒng)、統(tǒng)一的應急管理平臺和通信保障機制,實時預報和預警各類風險的動態(tài),全方位監(jiān)測和預報突發(fā)事件,提高信息溝通與傳遞能力,切實解決力量調派不合理、通信指揮不暢等問題,實現(xiàn)消防部隊與其他職能部門的互動,及時傳達災害事故的信息,實現(xiàn)信息資源的共享。加大消防基礎設施投入,著力提升整體消防實力,提高防御災害能力。針對應急救援力量不足的現(xiàn)狀,要多措并舉,開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增加合同制消防員,加快發(fā)展專職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加強消防部隊與其他形式消防隊伍的業(yè)務指導,開展消防專業(yè)訓練,使其基本掌握一般災害事故的處置方法,具備一定的應急救援能力,能夠處理小的災害和事故,提升滅火救援能力和協(xié)同作戰(zhàn)意識。定期開展綜合性的演練,針對演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不斷對預案內容進行修訂和完善,使其能在實戰(zhàn)中發(fā)揮最佳作用,全面提高防范和應對災害事故的能力。
3.3反應階段:全面提升消防部隊應急救援能力
開展對各類人員的消防業(yè)務培訓,加強各級指揮員滅火救援業(yè)務理論和滅火救援技戰(zhàn)術的學習,熟悉掌握主要裝備的作戰(zhàn)效能以及各類常見災害事故的處置程序和指揮方法,強化組織指揮技能訓練,不斷提高信息收集、災情判斷、緊急應變和綜合決策能力,提高各級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消防部隊的滅火救援實戰(zhàn)能力。加強特種裝備建設,各地區(qū)應根據(jù)常見災害事故的特點,在配齊常規(guī)裝備外應著重配備與滅火救援對象相一致的特種裝備,合理配備高科技、新型、高效滅火救援裝備,以適應滅火救援的需要,如在高層建筑集中的地區(qū),應著重配備各類登高和高噴消防車、大功率水罐消防車,著力加強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和人員逃生能力的學習,還要加強特種裝備的管理與培訓,實現(xiàn)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提高救援效能。強化與其他救援力量的協(xié)同配合,模擬處置復雜災害事故,針對救援難度大的災害事故,如地下建筑火災、高層建筑火災、油庫火災和道路交通等事故,開展高溫、有毒、缺氧、濃煙等復雜危險情況下的實戰(zhàn)演練,注重戰(zhàn)術戰(zhàn)法研究,加強與參與處置的當?shù)卣?、公安、交警、環(huán)保、衛(wèi)生等社會聯(lián)動部門的協(xié)作,強化部門間的協(xié)調演練,形成合力,使其能夠應對大型的災害事故。提升戰(zhàn)勤保障能力,根據(jù)重大危險源評估結果,科學評估滅火救援戰(zhàn)勤保障需求總量,加強物資儲備,建立應急資源儲備庫,確保戰(zhàn)勤保障行動保障有力,全面提升消防部隊的應急救援能力。
3.4恢復階段:深度提升消防應急管理能力
災害事故處置結束后,參戰(zhàn)部隊應搞好戰(zhàn)評和災后恢復,組織人員進行戰(zhàn)評總結,對事故起因、性質、影響和責任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對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經(jīng)驗教訓進行總結反思,對相關的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參戰(zhàn)力量應對照檢查以上四個階段中各自存在的問題,改進相關工作,在今后的訓練和演習中不斷總結提升,為縮減提供科學反饋,深度提高消防應急管理能力。同時,應盡快補充相應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使消防應急救援能力恢復到常態(tài),達到正常工作的要求。同時,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針對有心理障礙的人員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令其盡快走出困境,恢復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該應急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將災害的縮減與準備、應急救援和災后恢復等活動統(tǒng)一納入應急管理體系中,從而實現(xiàn)災害事故預防、應對和恢復的綜合性、全方位的應急管理,達到減災、防災、救災、有效預防和快速處理好各類災害事故的目的,提升了應急救援效率。
圖1 應急管理模型
借鑒危機管理4R模式構建消防應急管理體系,這種管理模式整合了人員、裝備、技術、信息等各種
資源,有助于提高應急救援效能,期望通過縮減、準備、反應和恢復四個階段的管理,達到提升消防部隊應急救援能力,提高災害事故防范和應對能力,有效減少災害損失的目的。
[1] 王方舜.基于應急管理過程論的消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1,33(3):440-442.
[2] 耿曉稚.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中的消防部隊職能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0:21-23.
[3] 湯少梁,李瑋.基于4R模式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危機管理的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3(5):139-142.
[4] 周揚明,趙連榮.基于4R模型下我國公共危機管理體系建設的思考[J].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9,32(6):80-83.
[5] 黃興.淺析如何加強消防部隊宣傳教育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25):201.
[6] 夏一雪,郭其云.公共危機應急救援力量管理體系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2(11):1-10.
[7] 公安部負責同志就《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答記者問[N].人民公安報,2012-02-06.
[8] 劉文尚.消防應急管理救援機制建設探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2:5-6.
(責任編輯、校對陳華)
O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4R Model
LIU Haoa, XIA Yixueb
(a.DepertmentofFireCommanding;b.DepartmentofScientificResearch,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Faced with various kinds of disasters, the task of emergency rescue is unprecedentedly heavily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he disasters, how to prevent and response to the disasters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the firemen. The 4R model is introduced to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ith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ces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ggestion was then proposed. It is based on 4R model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disaster reduction, prevention, response and recovery.
firefight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4R model
2016-03-02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HB15GL003)
劉皓(1982—),女,河南許昌人,講師; 夏一雪(1983—),女,山東莒縣人,講師,博士。
D631.6
A
1008-2077(2016)04-00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