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晉
翰墨求變學者書
李 晉
《村居》(右圖)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曹 洋/作
賞閱曹洋的書法,能喚醒腦海中對高二適的印象,這讓我一下子感到崇敬而親切。曹洋和這位鄉(xiāng)賢書家的筆墨,同樣純正踏實,強調(diào)自我的姿態(tài)。另外能窺見的是,高二適的藝術(shù)身影投射在曹洋的心中,慢慢地暈染開來,讓他的情感和才華有了一份感人的鋪墊。
五十年前,高二適和郭沫若展開蘭亭論辯時,他的鄰居后生曹洋還沒有出生。這場轟動一時的論辯,并沒有定論,但高二適那種堅守認知觀點、不畏強權(quán)壓力的事例影響著少時的曹洋,雖無緣得到高二適的言傳身教,但幸運的是,曹洋學業(yè)中的幾位老師都是高二適的族人,他們不僅傳授給曹洋知識,培植了曹洋對文藝的熱愛,重要的是,高二適身上所具有的耿直嚴謹?shù)葘氋F的文人品性,也被他們無私大度地傳遞給了曹洋。
耳濡目染的熏陶,讓曹洋很自然地將高二適列為自己的人生榜樣,高二適所熱愛的文史考證、所擅長的書法,也就成了他專攻的方向。曹洋以獨到的審美品質(zhì)和恣肆爽利的水墨書法,凸顯了自己的虔誠和對生命的感悟,在為人、為藝、為學方面都方面都貼近了與高二適的距離。
我認為,曹洋應該是一個學者型書家,盡管他謙虛地不這么認為。他嘗試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對高二適書學、“蘭亭論辯”進行社會生態(tài)、文化生態(tài)的闡釋與建構(gòu)。力圖努力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和語體風格,這是一種積極而有意義的大膽嘗試,他用最直白、最真情的方式,讓值得薪火相傳的高二適精神,在世間有個圓滿的融合。
《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曹 洋/作
“凡人有作,須有所寄托,不然,則字匠之為?!边@是高二適致學生徐純原信中所寫的話語,高老很清晰地劃分了書家和字匠的區(qū)別。如何免俗?曹洋用孜孜不倦的實踐解答了這番論斷,其雖研究高二適,但又不囿于一隅,他對南北朝書風、唐人楷書、明清文士書法等均有涉獵,他借用前人的“眼光”,去分析高二適書風的產(chǎn)生根源、階段特色、藝術(shù)情懷等問題,每一次的發(fā)現(xiàn),都是新的開始,他會從打開的切入點重新出發(fā),認真而又溫情地加以體會,在這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他的學養(yǎng)高度在不斷疊加,心態(tài)也變得平和。
正是長期淬煉形成的學者風范,讓曹洋介入書法,也相對得心應手,藝術(shù)的互通性畢竟毋庸置疑。如果說高二適的草書是時代行進的呼喊,那么曹洋的草書就是時代發(fā)展的高歌,藝術(shù)與時代,不應該割裂,應該相互攜手,同步前行。曹洋的價值,在于他在繼承高二適衣缽的同時,寫出了一個迎來時代強音,符合現(xiàn)實審美語言的草書。
以往我幼稚地認為,草書對技巧性沒有太多的要求,它是由書寫者臨場發(fā)揮主導,看曹洋的草書時間長了,我忽然間悟出了個道理,草書不是沒有技巧規(guī)則,要有功底作支撐,書寫者的自我品格呢?也不能忽視,好的草書,是應該在法度和個性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至于兩者失衡,虛實結(jié)合,動靜相輔,在字里行間恰好地呈現(xiàn),誰也不能喧賓奪主,聽由曹洋這位儒雅書生從容指揮。
曹洋的草書,終究還是低調(diào)的抒情,不見急功近利,而是一種在探索中的求變,我覺得這有些像種花之道,花開后固然美麗,但那只是短暫的風景,真正美好的是它成長的過程,那種日復一日的變化才是真正讓人欣喜。曹洋的變化,顯然是經(jīng)過反復論證的,是建立在對傳統(tǒng)書學及高二適書法悉心領(lǐng)悟的基礎(chǔ)上,他的筆墨吸納了楷書、隸書、行書、今草、章草的特點,線條削繁為簡、藏巧于拙,筆法隨意轉(zhuǎn)化、心畫合一,意境則追求復古而能變,特別是在細節(jié)之處的蛻化,顯得謹慎細微而又見諸實效。
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曹洋的行、楷等書體,在某次展覽上,我看到他的大字行書對聯(lián),骨力雄健,俊秀大氣,干凈利落,筆法有獨到精妙之處,亦能看出他的追求,繼而引發(fā)觀者萌生新的想法。曹洋的特色在于他能于傳統(tǒng)書學中兼收并蓄,在吸收和釋放中逐漸形成自我認知,也能被大眾接受的書法。打個比方吧,各書體好像是烹飪中的蒸、炒、炸、煮等手法,程序是一樣的,配料食材也是差不多的,但一個優(yōu)秀的廚師,卻能使烹飪技法疊加運用,巧妙地在每一道菜肴中加入他的構(gòu)思和才情。筆墨的功力可以相差不大,但書法之藝更注重發(fā)展求新,書法之魂灌注了藝術(shù)品質(zhì),書家才有成為大師的可能。
仰望蘇中藝術(shù)星空,著書立說是地區(qū)美術(shù)史上的一個特色,除了高二適,張懷瓘、唐志契、鄭板橋等名家的思想至今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倘若后世的邑人回過頭來再看今天的藝術(shù)時,我想曹洋、曹洋的書法及理論定是他們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讀〈山海經(jīng)〉》(右圖)曹 洋/作
曹 洋簡介:
曹洋,又名曹正羊,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國書協(xié)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中國書法院訪問學者,入選文化部國家藝術(shù)基金專家?guī)臁,F(xiàn)為泰州市藝術(shù)研究所副所長。
近30次參加中國書協(xié)舉辦的賽事,獲第四屆蘭亭獎佳作獎、第三屆行草書最高獎,第六屆全國書學討論會提名獎。
在《讀書》《書法》等發(fā)表文章20多萬字,六次參加全國書法研討會。著有論文集《高二適書法的格調(diào)》、專著《天下一高——高二適的書法生活》、書法集《曹洋書法作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