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形勢評估及對策*

        2016-10-18 02:03:57趙敏燕董鎖成覃方銘李澤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000西南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旅游學院昆明65043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000494中國東盟區(qū)域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南寧530004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恐怖事件恐怖主義一帶

        趙敏燕 董鎖成 王 喆,3** 程 昊,3 覃方銘 李 宇 李澤紅 李 飛,4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北京 000 西南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旅游學院 昆明 65043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 000494 中國-東盟區(qū)域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 南寧 530004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形勢評估及對策*

        趙敏燕1,2,3董鎖成1王喆1,3**程昊1,3覃方銘2李宇1李澤紅1李飛1,4
        1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西南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旅游學院昆明650224
        3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049
        4中國-東盟區(qū)域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南寧 530004

        “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的核心內涵是主動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不斷推進,恐怖主義成為沿線國家五大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之首。自“9·11”事件之后,“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和國家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正在上升,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活動頻繁。在總結恐怖主義事件研究進展的基礎上,文章根據國家恐怖主義與反恐研究聯盟、經濟與和平研究所、國際海事組織發(fā)布的數據,采用核密度估計法和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主義事件空間集聚區(qū)的時空格局特征,較為全面地評估各國安全形勢。結果顯示:從空間格局上看,1970—2014 年恐怖主義事件分布整體呈現出“北非—中東—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的弧形震蕩地帶,南亞和中東是陸上恐怖主義集中區(qū)域,東南亞則是海上恐怖主義的熱點區(qū)域;從時間演化上看,1970—2014 全球恐怖事件發(fā)生數量及死亡人數逐年增多,在 2014 年達到頂峰,并呈現四大主要特征。此外根據恐怖主義指數進行安全形勢評估結果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 40 個處于和平狀態(tài),15 個處于危險狀態(tài),11 個處于震蕩狀態(tài),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敘利亞 5 個國家處于高危紅色區(qū)域?;谘芯拷Y果,文章提出建立全球安全預警和防范機制,制定國際非傳統(tǒng)安全情報合作機制,實施國家“整體政府”反恐情報戰(zhàn)略,多部門協調建立應急管理機制,打擊虛擬空間的新型網絡犯罪,高度重視跨國跨境民族宗教問題等戰(zhàn)略對策。

        一帶一路,恐怖主義,安全形勢評估,時空格局,核密度估計法,全球恐怖主義指數

        “一帶一路”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2013 年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其核心內涵為主動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1]。然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恐怖主義、跨國犯罪、水資源安全、環(huán)境安全和能源安全五大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層次不窮,具有多樣性和交織性的特征,呈現出地區(qū)化和國際化發(fā)展趨勢,恐怖主義位居五大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之首[2]。本文通過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1970—2014 年間恐怖主義事件的空間分布和時間演變格局,評估沿線國家安全形勢以及隱藏威脅,為國家戰(zhàn)略和國際合作提供有價值的安全決策參考。

        1 研究進展

        恐怖主義事件是非政府組織為了實現政治、經濟、宗教或社會等目標通過威脅、強迫或恐嚇手段制造的違法或刑事犯罪性質的暴力、威脅或破壞活動[3]。自“9·11”事件之后,“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和國家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正在上升,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活動頻繁。目前,國內學者已經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恐怖襲擊的定性描述,缺少理論解釋依據,且實證研究和恐怖主義數據庫的建立尚屬空白[4-10]。相比而言,國外學者已經建立了全球恐怖主義數據庫或跟蹤系統(tǒng),并在恐怖主義特點、根源、預測和評估模型以及應對策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11-13]。

        恐怖主義事件不同于自然災害,具有預謀性和智能化等特點,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變化。根據全球恐怖主義數據庫(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GTD)統(tǒng)計,“一帶一路”沿線 71 個國家,1970—2014 年恐怖襲擊事件超過 140 000 次,事件密集區(qū)域集中在中東和南亞,分別占世界總量的 30% 甚至 40% 以上。2014 年恐怖主義事件持續(xù)增長,死亡總人數從 2012 年 11 133 人增至 17 958 人,增長了約 61%[3]。因此,根據恐怖主義事件數據分析恐怖襲擊的時空演變趨勢,評估中國及“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安全形勢,對我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制定和實施及確?!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利益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研究區(qū)概況與數據來源

        2.1 研究區(qū)概況

        本文將“一帶一路”安全形勢研究范圍限定在北亞、中亞、東亞、西亞、東南亞、歐洲、北非等七大區(qū)71 個國家??側丝诩s 44 億,分屬 2 000 多個民族,占世界總人口的 63%,如果加上輻射區(qū)范圍內的國家,則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 77.5%。

        2.2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恐怖主義與反恐研究聯盟(National Consortium for the Study o f Terrorism And Responses to Terrorism ,START)的全球恐怖主義數據庫①http://www.start.umd.edu/gtd/,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 ics and Peace,IEP)②http://econom icsandpeace.org/,于 2015 年 6 月發(fā)布的《2015 年全球和平指數報告》、2014 年 11 月發(fā)布的《2014 年恐怖主義指數報告》,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tine Organization,IMO)③http://www.imo.org/國際海事組織公開數據庫獲取。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計法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主義事件空間集聚區(qū)的時空格局特征,基于全球恐怖主義指數評估各個國家的安全形勢。

        2.3.1 核密度估計法

        空間聚集區(qū)的分布與結構研究主要包括:分布類型、分布重心、分布密度、集聚特征和空間關聯性等。利用 A rcGIS 10 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對“一帶一路”沿線 71 個國家 1970—2014 年 44 年內的恐怖事件點分布密度進行測算,并根據各個國家的宗教、民族、經濟發(fā)展水平等進行根源分析。核密度估計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用于進行事件空間熱點探測研究,認為某一地理事件在空間上的任何位置發(fā)生且在不同位置發(fā)生的概率不同。

        本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計測度,具體計算如下:設點集 Xi,......,Xn是當作從分布密度函數為 f 的總體中抽取的樣本,估計 f 在某點 x 處的值 f (x)。通常用 Rosenblatt-Parzen 核估計:

        2.3.2 全球恐怖主義指數

        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lobal Terrorism Index,GTI)是將每年的恐怖襲擊事件、死亡人數、受傷人數、財產損失等指標賦值,綜合評價形成衡量各國恐怖主義活動程度的指數。學者基于 GTI 對地區(qū)及全球的恐怖主義發(fā)展態(tài)勢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其產生原因、發(fā)展趨勢、應對機制進行探討。隨著恐怖主義的擴散,恐怖主義對中國的影響,尤其是對“一帶一路”、海外經濟利益、邊疆安全和內地穩(wěn)定以及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的影響逐漸成為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14]。本研究采用 GTI 的全區(qū)域四等分法,以 2.5 為劃分等級,劃分出高危(7.6—10.0)、震蕩(5.1—7.5)、危險(2.6—5.0)、和平(0—2.5)的安全形勢評價體系。

        3 結果與討論

        3.1 空間格局特征

        隨著全球地緣戰(zhàn)略格局的深刻變化,尤其是美國全球戰(zhàn)略向太平洋西移,使中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更加嚴峻?!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和區(qū)域地理形勢、民族關系、宗教信仰極其復雜,“三股極端勢力”(民族分離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長期盤踞滋生。

        3.1.1 空間總體特征

        從事件分布特點來看,民族宗教沖突主要分布在從北非—中東—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這一弧形“震蕩帶”,涵蓋了世界民族宗教沖突的近 50%,如果再加上東歐和非洲的大湖地區(qū),則這一比例將達到 80% 以上。相比之下中國和歐洲發(fā)達國家安全局勢較穩(wěn)定(圖1)。

        從主要動機來看,政治分歧、宗教矛盾、民族分裂是恐怖襲擊三大動機,在中東和北非,絕大部分是出于宗教原因;在中國和亞太地區(qū),3 種動機的占比相當,其中民族分裂導致的恐怖事件比例略高;在整個美洲,政治分歧是發(fā)動恐怖襲擊的主要原因。

        圖1 1970—2014年“一帶一路”沿線恐怖襲擊事件分布

        3.1.2 陸上恐怖主義空間格局

        從世界范圍來看,自2008年以來,世界恐怖主義出現緩和跡象。但作為恐怖事件的多發(fā)地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事件卻從未緩和,并且呈現以下幾大空間格局。

        (1)中國及歐洲發(fā)達國家安全局勢相對穩(wěn)定。1970—2014 年間發(fā)生在中國境內的恐怖事件僅占世界總數的 2%,德國境內的恐怖事件僅占世界總數的 5.7%。良好的國內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與穩(wěn)定的安全局勢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2015 年中國成功申辦 2022 年冬奧會,成功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 70 周年閱兵式,得益于國內和諧穩(wěn)定的安全環(huán)境。

        (2)中東和南亞是恐怖主義高危地區(qū)。1970—2014年期間,發(fā)生在中東和南亞的恐怖事件占世界總數的70% 左右,其中大部分與宗教極端主義有關。

        南亞地區(qū)一直是恐怖主義的重災區(qū),據統(tǒng)計,在印度積極活動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有大約 176 個,在巴基斯坦活動著大約 52 個極端組織,其中國內極端組織約 16 個,跨國組織 32 個,除了泰米爾猛虎組織之外,在斯里蘭卡曾經出現過、活動過的以建立泰米爾國家為目標的武裝組織達 36 個之多。

        中亞的恐怖主義主要表現為宗教極端型恐怖主義,這些恐怖勢力頻繁活動在塔吉克斯坦東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和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谷地。其中,“東伊運”和“基地”、塔利班等宗教極端組織長期培訓、資助和武裝庇護中國新疆境內的“東突”分裂組織,不斷制造暴力恐怖事件[2]。

        (3)伊斯蘭教國家和地區(qū)是恐怖事件重災區(qū)。自2001 年“9·11”事件以來,世界各國共記錄了14 800 多起與伊斯蘭極端主義相關聯的恐怖暴力事件,導致 88 000 多人死亡,約 14.4 萬人受傷,所涉及到的 58 個國家或地區(qū)中,有 32 個分布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qū),約占總數的 55%,其中有 27 個屬于亞洲的伊斯蘭世界,約占 46.5%;其他 5 個國家的沖突是發(fā)生在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與其他民族之間。

        (4)跨境區(qū)域是恐怖事件的多發(fā)地帶??鐕褡搴涂鐕诮虇栴}集中,對多邊地區(qū)安全與社會穩(wěn)定產生消極影響。世界上跨界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區(qū)有非洲、巴爾干和中亞,而這3個地區(qū)正是民族宗教沖突的熱點地區(qū)??鐕褡澹ㄍ纯缇常┲髁x呈現“同族擴張”和“親緣結盟”兩種具體形態(tài),一是“同族擴張”,即某國主體民族要把居住在鄰國的本族居民及其區(qū)域納入本國控制之下,如泛哈薩克主義、泛吉爾吉斯主義、泛土庫曼主義等;二是“親緣結盟”,即主張具有血緣關系和共同信仰的同一種族、語族或同民族不同分支的若干國家聯合組成一定范圍的統(tǒng)一國家、聯邦或其他形式的統(tǒng)一體,如泛伊斯蘭主義與泛突厥主義。中國有 20 多個跨界民族,跨國界而居,集中在新疆、西藏、云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qū),彼此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民間往來密切,中國對跨界民族的態(tài)度,不但關系著中國與周邊許多鄰國的關系,而且也關系著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形象。因此,同源跨境民族對中國邊境社會穩(wěn)定和政治安全產生深遠的影響[15]。

        3.1.3 海上恐怖主義空間格局

        海上恐怖主義和海盜行為是對建設“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最大的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民族宗教矛盾復雜的“震蕩帶”與“海上絲綢之路”在空間上大部分重合,集中在“紅?!獊喍场霞永瓰场R六甲海峽和南?!钡群S虻貛Ш蜄|南亞聚集熱點,這也是當今世界海盜活動最為集中和頻繁的地區(qū),涉及國家包括索馬里、埃塞俄比亞、也門等。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統(tǒng)計,每年發(fā)生在亞洲公海的海盜及劫船事件占到世界同類事件的 70% 以上,其中發(fā)生在南海和馬六甲海峽的事件就占世界的 30%—60%,每年超過 1 000 起[16]。著名的伊斯蘭分裂組織在東南亞地區(qū)活動頻繁,例如,馬來西亞的伊斯蘭祈禱團、菲律賓的阿布沙耶夫組織。海上恐怖主義襲擊目標傾向為西方政權代表的海上的游輪和設施。例如 2010 年“基地組織”的兄弟武裝組織“阿卜杜拉·阿所姆旅”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海域對日本三井公司的“M·STAR”號郵輪的攻擊。

        3.2 時間演化特征

        3.2.1 時間總體特征

        縱觀 1970—2014 年全球安全形勢,全球恐怖事件總趨勢是案件發(fā)生數量逐年增多,死亡人數逐漸增加,2014 年達到事件發(fā)生頂峰 。從 20 世紀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以來,宗教極端主義在世界恐怖主義運動的地位逐漸上升,在一些地區(qū)和國家甚至成為主導性恐怖主義的根源。冷戰(zhàn)結束后,尤其是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亞太地緣戰(zhàn)略格局和安全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蓄意渲染和推波助瀾下,許多矛盾被喚醒并開始集中暴發(fā),使原本不安的地區(qū)政治局勢更加趨于動蕩。整體來說,全球恐怖主義國際化和當地化趨勢日益明顯(圖 2)。

        圖2 2001—2014 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恐怖事件死亡人數

        3.2.2 傳統(tǒng)恐怖主義時間演化

        (1)冷戰(zhàn)結束后,新成立國家成為恐怖分子集中的熱點區(qū)域。1988年以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尼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新成立國家的恐怖事件發(fā)生率逐漸增多,其中俄羅斯恐怖事件占5個新成立國家恐怖事件總量的 90% 以上[17]。

        (2)“9·11”事件后,恐怖主義勢力持續(xù)增長。

        2013 年,中東和波斯灣地區(qū)傳統(tǒng)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又呈上升趨勢。敘利亞內戰(zhàn)日趨激烈,國際調停難以有效。巴以、阿以仍處于對抗狀態(tài)。中東地區(qū)固有的民族矛盾和教派沖突也仍然相當尖銳。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矛盾,以及伊朗穆斯林什葉派與海灣地區(qū)穆斯林遜尼派國家之間的矛盾,都因伊朗核問題而更加尖銳化。此外,隨著美國全球戰(zhàn)略重心東移及重返亞洲步伐的加快,中國戰(zhàn)略安全環(huán)境不斷惡化,我國國家安全面臨巨大壓力。

        (3)西亞五國處于高危紅色區(qū)域,恐怖事件喪生者占全球82%。2014 年全球恐怖襲擊喪生者 82% 來自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和敘利亞。這 5 個國家的主要恐怖威脅來自四大恐怖組織:伊拉克和伊朗的“伊斯蘭國”、尼日利亞的“博科圣地”、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植乐髁x造成的高危地區(qū)安全威脅問題擴散,波及中亞國家及中國西北邊疆。

        (4)中國恐怖主義指數有所上升。2004—2014 年10 年間,中國的恐怖主義指數有所上升,民族分裂的恐怖事件比例主要是受 2009 年“七 . 五”事件的影響。

        3.2.3 新形恐怖主義時間演化

        網絡恐怖主義成為新型恐怖主義活動的重要推手,虛擬互聯網不僅是世界反恐的新的主戰(zhàn)場,也是恐怖組織主要的宣傳渠道、組織方式和資金來源。從“伊斯蘭國”的日益猖獗到巴黎《查理周刊》雜志社的恐怖襲擊,新一代恐怖分子已開始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目標襲擊。據美國統(tǒng)計,全球已經有超過7 000 家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建立的網站,每年新建網站數量都在以近 50% 的速度增長。

        3.3 安全形勢評估

        安全形勢評估是“一帶一路”跨國跨洲合作國際大戰(zhàn)略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是基礎設施網絡(陸、海、空交通網絡)建設的決策因素,也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未來投資區(qū)域選擇的主要依據之一。本文采用 GTI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形勢進行綜合評估(圖 3),進而對各國家投資戰(zhàn)略等進行劃分和排序,確定各國投資優(yōu)先度(表 1)。

        圖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形勢等級

        表1 “一帶一路”沿線區(qū)域安全形勢與投資戰(zhàn)略等級*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本研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投資區(qū)域及周邊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因素動態(tài)評估,指明未來國際環(huán)境下危險勢力潛伏的高危區(qū)域和主要國家,提高各合作國家在面臨各種恐怖勢力和安全危機時的應變能力。

        (1)中國安全形勢總體平穩(wěn)。除近 10 年來受“七 . 五”事件等極端事件的影響,恐怖主義指數階段性有所上升,通過空間格局分析可看出大部分時間段內中國的國家安全局勢和平穩(wěn)定。

        (2)恐怖襲擊的主要動機是宗教極端矛盾、民族分裂。從空間來看,陸上恐怖主義和海上恐怖主義都是“一帶一路”大戰(zhàn)略實施的威脅因素和重要挑戰(zhàn),恐怖主義事件分布整體呈現出“北非—中東—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的弧形震蕩地帶,南亞和中東是陸上恐怖主義集中區(qū)域,東南亞則是海上恐怖主義的熱點區(qū)域。

        (3)時間演化分析結果顯示:1970—2014 年全球恐怖事件總趨勢是案件發(fā)生數量逐年增多,死亡人數逐漸增加,2014 年達到事件發(fā)生頂峰,尤其是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亞太地緣戰(zhàn)略格局和安全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同時,網絡恐怖主義成為新形恐怖主義活動的重要推手。

        (4)安全形勢評估結果顯示,“一帶一路”安全形勢處于社會穩(wěn)定與經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之中。其中 40 個大多數沿線國家是和平狀態(tài),15 個國家處于危險狀態(tài),11 個處于震蕩狀態(tài),5 個國家是高危紅色區(qū)域(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敘利亞)。

        4.2 建議

        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不斷推進,恐怖主義成為沿線國家五大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之首。面對恐怖主義勢力的威脅和挑戰(zhàn),沿線國家應建立維護“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網絡型安全合作機制,充分依靠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和行之有效的區(qū)域合作平臺,應對以恐怖主義為主的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同時根據新情況和新需求,倡行建設新的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網絡型安全合作保障合作機制建設,實現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點、線、面立體式解決與預防態(tài)勢。

        (1)建立全球安全預警和防范機制?!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安全形勢的復合性和多邊性,地緣政治的復雜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都對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的探究和觀測造成了巨大難度,尤其是預警機制建立的高科技性和高資金要求等,也給建立預測、預警和防范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2)制定國際非傳統(tǒng)安全情報合作機制。國際非傳統(tǒng)安全深度合作的關鍵是雙方互信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只有互信才能共享情報,這也是實質性合作的最重要標志。為實現國際非傳統(tǒng)安全情報深度共享,提高非傳統(tǒng)安全情報生產力,要讓政治同盟、軍事聯合和經貿融合等成為拉動國際情報合作的“三駕馬車”。

        (3)國家“整體政府”反恐情報戰(zhàn)略。2014 年 11月 3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布了《反恐怖主義法(草案)》,第四章規(guī)定要建立國家反恐怖主義情報中心和跨部門情報信息運行機制。以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反恐領導小組的成立為契機,借鑒“整體政府”理論,組建國家情報中心、完善跨部門情報協同機制及關鍵技術。

        (4)多部門協調建立應急管理機制。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通常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特點,僅靠外交部門和安全部門的解決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部門間的協作。在與其他國家開展協調合作之前,首先要理順國內部門的協作,外交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建立起溝通協調合作機制,形成“一個拳頭”,建立完善統(tǒng)一的應急管理機制,提高危機管理水平。

        (5)打擊虛擬空間的新型網絡犯罪。借鑒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在打擊網絡犯罪方面的先行經驗,成立網絡反恐部隊,構建網絡反恐國際合作,重點打擊恐怖主義的網絡信息。

        (6)高度重視跨國跨境民族宗教問題。高度重視跨國跨境的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的工作,正確認識到民族和宗教問題的實質,尊重宗教信仰與自由,防止宗教問題、民族問題成為恐怖主義的導火索。

        1 商務部綜合司.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6-3-9]. http://zhs.m ofcom.gov.cn/ 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 l.

        2 張潔.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2015): “一帶一路”與周邊戰(zhàn)略.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

        3 The National Consortium for the Study of Terrorism and Responses to Terrorism.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2016-3-10] http://www.start.umd.edu/gtd/

        4 樊杰輝. 論當代恐怖主義的根源. [2016-4-2].http://cdm d.cnki. com.cn/Article/CDMD-10445-1013215519.htm.

        5 白桂梅. 從國際法角度看國際恐怖主義的界定問題. 現代國際關系, 2002, (10): 28-34.

        6 王沙騁. 我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及情報反恐研究. 中國軟科學,2014, (2): 1-11.

        7 劉中民. 中東變局以來中東恐怖主義的新發(fā)展及其根源. 西亞非洲, 2014, (6): 4-18.

        8 李琪. 中亞地區(qū)安全化矩陣中的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問題.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34(2): 49-59.

        9 李健和, 王存奎, 梅建明, 等. 當代恐怖主義的特征與發(fā)展趨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133(3):1-7.

        10 吳云貴.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宗教極端主義與國際恐怖主義辨析. 國外社會科學, 2002, (1): 14-20.

        11 Garrick B J, Hall J E, Kilger M. Confronting the risks of terrorism: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04, 2014, 86(2): 129-176.

        12 Clauset A, Wiegel F W. A generalized aggregation-disintegration model for the frequency of severe terrorist attack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010, 54(1): 179-197.

        13 Ezell B C, Bennett S P, Winterfeldt D V, et al. 2010.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and terrorism risk. Risk Anal. 2010, 30(4): 575-589.

        14 劉青建, 方錦程. 恐怖主義的新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影響. 國際問題研究, 2015, (4): 114-126.

        15 張麗娟. 地緣政治視野下中亞民族問題對中國新疆民族關系的影響. [2016-3-10].http://www.docin.com/p-1275013961.htm l.

        16 杜德斌, 馬亞華, 范斐, 等. 中國海上通道安全及保障思路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2): 1-10.

        17 林利民. 國際戰(zhàn)略形勢的亂象及其根本原因.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5, 19(2): 102-107.

        趙敏燕“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智庫專家,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博士生,西南林業(yè)大學講師,環(huán)境解說與教育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生態(tài)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主持省部級課題 3 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 10 余項,近年發(fā)表論文 30 余篇。主要研究領域:區(qū)域生態(tài)經濟、環(huán)境解說、國家公園、森林旅游、滑雪旅游等方面。E-mail:my.z@yeah.net

        Zhao M inyanAn expert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st Un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h.D. candidate of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ocuses on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 ic,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forest tourism, and national parks. She is also a lecture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a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Education. She is the Chinese of Certificated Interpretive Trainer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pretation,USA. From 2012-2013, she studied i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s a visiting scholar. She joined in 20 national or provincial projects,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30 papers. E-mail: my.z@yeah.net

        王喆男,“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智庫專家,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博士生,主要研究領域為區(qū)域生態(tài)經濟、循環(huán)經濟等方向。E-mail: wangzhe_0121@126.com

        Wang ZheMale, expert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st Un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h.D. candidate of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ocuses on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 ic and cyclic economy. E-mail:wangzhe_0121@126.com

        Assessment of Countries' Security Situation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Countermeasures

        Zhao M inyan1,2,3Dong Suocheng1Wang Zhe1,3Cheng Hao1,3Qin Fangm ing2Li Yu1Li Zehong1Li Fei1,4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2Faculty of Ecotourism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 ing 650224, China;3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4China-ASE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Nanning 530004, China)

        The core connotation o f initia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is positively developing econom 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w ith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initiatives, terrorism has become the subject matter of fiv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in many countries along the areas of the Belt and Road. A fter 9 . 11 incident, countries and area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ve faced the rising threat from terrorism. Various kinds of terrorism activities occur frequently. In order to assess the countries' security situation comprehensively, this study adopts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 and global terrorism index (GTI) to analyz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ccording to data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onsortium for the Study of Terrorism and Responses to Terrorism, the Institute for Econom ics and Pea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tine Organ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spatial pattern perspective,the terrorism incidents in 1970-2014 present a curved shock zone of North A frica, Middle East, West Asia, South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and M iddle East are the concentrated areas of terrestrial terrorism; Southeast Asia is the hotspot region of marine terrorism. In time evolution respect, the number of terrorism incidents and death were increasing during 1970-2014, and it reached the peak in 2014. Besides,it presents four key features. W hen GTI was adopted to assess countries' security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40 countries are at peace,15 countries are at danger, 11 countries are at shock, and 5 countries (Iraq, A fghanistan, Pakistan, India and Syria) are at highly dangerous region.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global security warning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 develop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ntelligence coope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 the national “whole of government” counter-terrorism intelligence strategy,establish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multi-sectors coordination, fight against a new network crime in the virtual space,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ross-border ethnic and religious issues.

        the Belt and Road, terrorism, security situation,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 global terrorism index (GT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6.012

        *資助項目:中科院“一帶一路”重點部署項目(ZDR W-ZS-2016-6-5),中科院科技戰(zhàn)略咨詢院重大咨詢項目(Y 02015001),國家林業(yè)局林業(yè)軟科學研究項目(2015-R30),中國-東盟區(qū)域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科研專項和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聯合資助(CW 201501)

        “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智庫系列研究報告

        ** 通訊作者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年5月29日

        猜你喜歡
        恐怖事件恐怖主義一帶
        友誼前的恐怖事件
        “一帶一路”我的夢
        學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國(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防控跨國恐怖主義犯罪的困境及應對
        刑法論叢(2018年3期)2018-10-10 03:35:30
        電視報道中暴恐事件的敘事范式探析
        今傳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2:26:36
        略論當代恐怖主義問題的社會根源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帶一路”這趟車?
        專用汽車(2015年4期)2015-03-01 04:08:45
        例談新聞媒體在恐怖事件中的定位與管制
        讓恐怖主義遠離校園
        留學(2014年20期)2014-04-29 00:44:03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乱码毛片| 真人直播 免费视频|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剧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老鲁夜夜老鲁|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国产成人拍精品免费视频| 男女搞黄在线观看视频| 加勒比东京热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夜夜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调教| 国产人妻熟女呻吟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日本成年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激情18|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 免费看草逼操爽视频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色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丝袜爆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欧美日韩中文制服有码| 日本伦理美乳中文字幕|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神马不卡一区二区三级| 成人av资源在线观看|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 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久久|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