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越『顧家』雌性越『高產(chǎn)』
顧家的男人受歡迎,在動物中也是如此。英國赫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在哺乳動物中,雄性越“顧家”,雌性的生育率越高。
無論人還是其他哺乳動物,養(yǎng)育后代都是一件大事??茖W家發(fā)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所有雌性哺乳動物都會投入大量精力;雄性則通過直接或間接為雌性和后代提供食物的方式為養(yǎng)育后代做貢獻。然而,如此“顧家”的雄性哺乳動物只有10%左右。因為對雄性而言,提供照顧可能意味著放棄額外的交配機會,所以照顧后代的行為只有在雄性獲得更強的親子確定性,或未來交配機會稀少時才容易出現(xiàn)。
為了探究雄性照顧后代的潛在益處,英國赫爾大學的漢娜·威斯特和伊莎貝拉·卡佩里尼收集并分析了529種哺乳動物的生活史特征和雄性的“顧家”行為,包括給雌性或后代提供食物,與雌性或后代擠住在一起,負責提供清潔環(huán)境和攜帶后代等。
研究人員結(jié)合這些物種的演化史分析后發(fā)現(xiàn),雄性“顧家”的程度與雌性每窩生育量多寡直接相關(guān)。此外,給雌性提供食物和攜帶后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哺乳時間,從而讓更頻繁的繁殖行為成為可能。這些研究結(jié)果表明,長期而言,雄性的“顧家”行為可能會增加繁育機會并抵消交配機會減少的劣勢。
(據(jù)科技日報)※
圖/攝圖網(wǎng)
科研人員日前表示,射水魚雖然不具備人類及其他智慧生物用來辨別人類面孔的大腦區(qū)域,但也能分辨出不同人臉的區(qū)別。
圖/攝圖網(wǎng)
射水魚屬于熱帶物種,它以能朝水面上的獵物噴射加壓水柱而聞名。這次,這些魚類射手不再瞄準昆蟲,而是在科學家引導下射擊水族箱上方計算機顯示屏上的人臉圖片。
科研人員首先讓射水魚熟悉兩張人類面孔,如果它們朝其中之一噴水就會得到食物獎勵。然后,科研人員測試這些魚能否從44張新面孔中辨認出自己熟悉的那個人并朝他噴水,結(jié)果射水魚的正確率高達80%以上。
研究論文撰稿人之一、英國牛津大學的凱特·紐波特說:“即使我們增加難度,比如使用黑白圖片和標準化臉型,射水魚還是能找出在訓練中認識的那張臉?!?/p>
但成功辨識人臉的射水魚并不具備大腦新皮層。新皮層是人類大腦最后進化出的部分,負責控制感官知覺和語言能力。紐波特說:“人們原以為魚類的大腦簡單,智力可能受到限制。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顯示,魚類能做到的事遠超我們的設(shè)想。”
理解魚類智力或許有助于理解人類大腦的功能,比如面部識別屬于先天還是后天能力。(據(jù)參考消息)
※
為什么在圖書館、咖啡廳或開放式辦公室的工作學習效率更高?新研究揭示了奧秘所在:注意力是可以被“傳染”的,當身邊的人都在專注工作時,你的注意力也會提高。
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fā)表研究成果說,一個人的工作學習效率會受到身邊人行為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因此,選擇坐在一個高效學習的人身邊更為明智。
研究小組讓38名志愿者相鄰而坐,每兩人共享一臺電腦和鍵盤。當屏幕出現(xiàn)特定色塊時,志愿者被要求按下相應(yīng)按鍵。實驗發(fā)現(xiàn),當參與者專注于難度較大的測試時,會帶動旁邊參與者注意力相應(yīng)增加。有趣的是,即使讓參與者在互相看不到對方的情況下接受測試,結(jié)果也沒有變化。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后科貝·德森德說,目前尚不清楚為什么腦力活動也會互相“傳染”,有可能是人們受旁人散發(fā)出的氣味信號或他們身體姿態(tài)影響——因為一些姿態(tài)暗示著高注意力。另一種推測是人們只是在無意識地模仿他人行為,就像打哈欠也會“傳染”一樣。未來研究將關(guān)注“傳染”的機制,以及這種機制對不同性格個體的影響。(據(jù)新華社)
※
德國科學家日前發(fā)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讓細菌具有耐藥性的基因不僅能跨物種傳播,還能通過接觸染色體而遺傳。
以某些大腸桿菌為代表的革蘭氏陰性菌已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目前,多粘菌素是對抗耐藥性細菌的最后一道防線,但一個名為MCR-1的基因會讓細菌對多粘菌素也產(chǎn)生耐藥性,變成“超級細菌”,使相關(guān)疾病的治療更加困難。
德國感染研究中心的法爾根豪爾等人在新一期《新型傳染病雜志》網(wǎng)絡(luò)版上報告說,MCR-1基因有兩個傳播途徑:一是通過細胞染色體外的質(zhì)粒跨物種傳播,另一個是通過染色體遺傳。
法爾根豪爾說,當這種基因“跳”到染色體時,情況就變得特別危險,對多粘菌素的耐藥性會由此穩(wěn)定地遺傳給下一代。當這種具有耐藥性的染色體接觸到其他細菌時,又通過食物鏈在人畜間傳播,相當于給“超級細菌”提供了傳宗接代的溫床。
研究人員說,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jīng)發(fā)生,他們發(fā)現(xiàn)德國一種在人畜間傳播的“ST410”大腸桿菌就帶有MCR-1基因,而且這種基因能夠遺傳。(據(jù)環(huán)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