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曹彪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廣東廣州510640)
基于DSP和ARM的微弧氧化電源控制系統(tǒng)設計
劉晶,曹彪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廣東廣州510640)
為了解決目前微弧氧化電源控制系統(tǒng)中存在的實時性不高,人機交互復雜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DSP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TMS320F28335和ARM微處理器S3C2440的雙核構架控制系統(tǒng)方案,并完成軟硬件設計。其中DSP控制模塊負責微弧氧化過程中多信息檢測,數(shù)據(jù)處理及實時控制,ARM控制模塊完成觸摸屏人機交互功能和數(shù)據(jù)管理,兩個芯片之間采用SPI總線通信。實際應用表明,該系統(tǒng)具有響應速度快,人機界面友好的特點,達到了設計要求。
DSP;ARM;微弧氧化;SPI總線;Linux
微弧氧化是一種利用電解液和微電弧的綜合作用在鋁、鎂等有色金屬及其合金制品表面生成高阻態(tài)、耐腐蝕、耐磨損的陶瓷質氧化物膜層的表面處理技術,能顯著提高金屬表面性能,在航空、航天、機械、電子以及生物材料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1_2]。目前微弧氧化電源的控制系統(tǒng)存在以下問題:多以普通單片機為核心,存在算法單一,控制精度不高,系統(tǒng)響應能力不好等問題。此外,人機交互大多采用的是按鈕、數(shù)碼管、指示燈組合,使得操作方式過于復雜[3_4]。
電子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微弧氧化電源的實時性和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設計了一種DSP+ARM雙核構架的微弧氧化電源嵌入式控制系統(tǒng),其中高性能的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用來完成微弧氧化過程中電信號的采集與實時控制,ARM上通過移植Linux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Qt應用程序,實現(xiàn)觸摸屏人機交互,且具有豐富的接口擴展功能。
微弧氧化電源系統(tǒng)整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由主電路和控制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
圖1 微弧氧化電源系統(tǒng)整體結構框圖
主電路是基于傳統(tǒng)的兩級逆變式結構,由輸入整流濾波電路、功率逆變電路、高頻變壓器、次級整流濾波電路及斬波逆變電路組成[5]。功率逆變電路和斬波逆變電路均采用全橋逆變結構,由IGBT開關管、反并聯(lián)二極管以及阻容吸收電路構成。通過改變功率逆變電路的驅動信號PWM的占空比實現(xiàn)輸出波形幅值的調(diào)節(jié),通過控制斬波逆變電路可以得到直流、單脈沖、變極性脈沖等不同形式輸出波形。
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DSP和ARM及其外圍控制電路構成,包括最小系統(tǒng)設計電路、電信號采集與保護電路、觸摸屏接口電路、通訊接口電路和驅動電路。工作過程是通過觸摸屏設定工作參數(shù),選擇控制模式,啟動微弧氧化過程,DSP采集主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值,經(jīng)過PID運算實時更新PWM占空比實現(xiàn)閉環(huán)控制,使電信號穩(wěn)定在給定值。
2.1主控芯片選擇
為了滿足微弧氧化電源對控制系統(tǒng)實時性和精確性的要求,DSP選用TI公司的C28X系列的高性能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TMS320F28335。該芯片具有高性能的32位CPU,150 MHz的高速處理能力,并且有ADC模塊、增強型PWM模塊、串行外設接口SPI模塊等豐富的集成外設,極大的方便了電路設計。
微處理器選用的是三星公司的S3C2440芯片,是ARM920T內(nèi)核32位的精簡指令構架,集成了內(nèi)存管理單元支持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移植。S3C2440還提供豐富的內(nèi)部設備,支持多種觸摸屏尺寸的LCD控制器,SPI通信接口等。
2.2外圍電路設計
采樣電路采用霍爾電壓、電流傳感器分別對負載電壓、電流信號進行檢測,采集到的信號經(jīng)濾波、有效值處理、運算放大后輸入DSP的AD采樣口。驅動電路采用高速光耦隔離后放大的驅動方式,實現(xiàn)對主電路中MOSFET和IGBT器件的開通與關斷控制。故障保護電路可以實現(xiàn)對電源控制中過電流、過電壓、過熱的檢測與保護。
人機交互界面的硬件選用群創(chuàng)公司型號為AT070TN83 的7寸觸摸屏,分辨率為800×480,40針的LCD接口與控制板連接。
2.3DSP和ARM的接口設計
兩個芯片之間采用的是SPI總線通信,SPI是Motoro1a公司提出的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協(xié)議總線[6]。它具有標準的傳輸協(xié)議,占用接口線少,傳輸效率高。本系統(tǒng)采用標準四線制接口,分別是串行時鐘線SCLK、主輸入從輸出線MISO、主輸出從輸入MOSI以及從機選擇線NSS[7]。本控制系統(tǒng)中S3C 2440為主機,發(fā)送時鐘脈沖SCLK,當拉低NSS電平時,使能從器件DSP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
3.1DSP軟件開發(fā)
DSP模塊對微弧氧化電源中兩級逆變電路的控制是采用輸出PWM信號控制前級功率逆變,通過控制PWM占空比實現(xiàn)對輸出脈沖幅值的調(diào)節(jié)。后級斬波電路的控制信號由定時器控制I/O的高低電平進行控制。為了減少功率損耗,對兩級逆變電路采用協(xié)同控制,在斬波逆變電路有脈沖輸出時,輸出PWM波形,功率逆變電路工作。
DSP主程序控制流程圖如圖2所示。首先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然后循環(huán)等待ARM發(fā)送的控制指令,讀取SPI總線上的控制參數(shù)。開啟定時器,啟動PWM模塊,輸出PWM控制信號驅動功率逆變電路中IGBT工作,同時觸發(fā)AD采樣模塊,對采集的電壓或電流值進行PID運算實時更新PWM信號的占空比,實現(xiàn)對系統(tǒng)的快速準確控制,達到處理時間后,結束微弧氧化過程。
圖2 DSP軟件程序控制流程圖
微弧氧化是時變、非線性的過程[8,9],傳統(tǒng)PID控制方法很難滿足系統(tǒng)控制要求。變極性輸出時,膜層負載對正脈沖和負脈沖的動態(tài)響應不同,正脈沖作用時負載呈現(xiàn)為高電壓、低電流的高阻抗容性負載,負脈沖作用時系統(tǒng)則呈現(xiàn)為低電壓、大電流的低阻抗阻性負載。針對微弧氧化過程中正負脈沖作用時負載特性的差異及系統(tǒng)不同狀態(tài)對控制的不同要求,本文采用一種變結構的增量式PID控制方法,如圖3所示。在正負脈沖輸出時,采用不同的控制參數(shù)對輸出電壓及電流進行調(diào)節(jié)。
3.2SPI通信的實現(xiàn)
在ARM上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tǒng)[10,11],要實現(xiàn)與DSP的通信,需要完成SPI驅動程序的開發(fā)。設備驅動程序是操作系統(tǒng)內(nèi)核與機器硬件之間的接口,為應用程序屏蔽了硬件使用細節(jié),當作設備文件處理[12]。
SPI設備驅動程序的開發(fā)主要有fi1e_operation結構體的填充和相關設備操作函數(shù)的實現(xiàn)。SPI設備初始化函數(shù)中完成控制寄存器的地址映射和SPI總線引腳電平的上拉。在SPI設備的open()函數(shù)中完成配置SPI模塊的GPIO端口,使能外設時鐘,設置預分頻寄存器,配置波特率以及通信模式的選擇。SPI設備的寫函數(shù)拉低NSS引腳使能從機DSP,從用戶空間讀取數(shù)據(jù)到內(nèi)核空間,然后將數(shù)據(jù)寫入到發(fā)送寄存器。
DSP工作在從控制器模式下,傳輸率由ARM主控制器提供的串行位移時鐘SPICLK決定,配置SPI模塊的端口,初始化控制寄存器,使能中斷,采用中斷的方式接收數(shù)據(jù)。
3.3圖形用戶界面的移植與開發(fā)
人機交互功能是通過在Linux操作系統(tǒng)上移植開發(fā)Qt應用程序來實現(xiàn)的。Qt是一種跨平臺C++圖形用戶界面應用程序開發(fā)框架,具有很好的可配置性,適用嵌入式系統(tǒng)圖形用戶界面開發(fā),Qt的事件驅動和信號與槽的編程模型,為用戶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13]。
文中QT應用程序是在宿主機上開發(fā),移植到ARM板上運行,需要搭建QT的開發(fā)環(huán)境,主機版本是Ubuntu12.10,交叉編譯器版本是arm_1inux_gcc_4.3.3。在Qt Creator下開發(fā)圖像用戶界面程序,交叉編譯,移植到目標機[14],開發(fā)流程如圖4所示。
圖3 變結構PID控制算法軟件流程圖
圖4 QT程序開發(fā)流程圖
開發(fā)的微弧氧化電源的參數(shù)設定界面如圖5所示,用戶可以進行控制模式輸出方式的選擇,控制方式有電壓控制和電流控制,輸出方式有直流、單脈沖、變極性脈沖不同方式,并且通過彈出的小鍵盤進行工藝參數(shù)的設定。也可以“調(diào)出”文件系統(tǒng)上已經(jīng)保存的實驗工藝參數(shù)避免使用常用參數(shù)時的逐個輸入問題[15]。
圖5 人機交互界面
本文設計了一種DSP+ARM雙核構架的微弧氧化電源控制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了DSP的高速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和ATM強大的事務管理功能。該系統(tǒng)可以滿足微弧氧化過程中實時性和準確性的要求,實現(xiàn)觸摸屏人機交互,功能完善,可擴展性強,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
[1]蔣百靈,張先鋒,朱靜.鋁鎂合金微弧氧化技術研究現(xiàn)狀和產(chǎn)業(yè)化前景[J].金屬熱處理,2004,29(1):23_29.
[2]陳小紅,曾敏,曹彪.微弧氧化電源的研究現(xiàn)狀[J].新技術新工藝,2008(3):87_89.
[3]陳明,馬躍洲,鄭浩.具有多種輸出模式微弧氧化電源的研制[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0,20:163_167.
[4]張倩.大功率鎂合金微等離子體氧化電源關鍵技術的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3.
[5]楊凱,曹彪,丁理,等.逆變式高頻窄脈沖微弧氧化電源的設計[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2(9):18_23.
[6]李棡宇,楊家瑋.用SPI總線實現(xiàn)DSP和MCU之間的高速通信[J].電子元器件,2006,8(11):28_30.
[7]張巖,馬東旭,張云帆.ARM與DSP的SPI通信設計實現(xiàn)[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08,21(9):56_57.
[8]CHANG Lin_rong,CAO Fa_he.CAI Jing_shun.Inf1uence of e1ectric parameters on MAO of AZ91D magnesium a11oy using a1ternative square_wave power source[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1s Society of China,2011(21):307_316.
[9]Henrion G,Mecuson F.Diagnostics of an e1ectro1ytic micro arc process for a1uminium a11oy oxidation[J].Surface&Coatings Techno1ogy,2005,200(5):804_808.
[10]劉偉華,劉仁學.基于S3C2440與Linux的ARMg嵌入式系統(tǒng)的構建[C]//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論文,2008.
[11]胡曙輝,陳健.幾種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分析與比較[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07(5):5_9.
[12]何世烈,陳健.基于嵌入式Linux的設備驅動程序設計[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2007(7):65_67.
[13]吳燕燕,賀鋒濤.基于ARM9平臺上Qt/Embedded的移植與開發(fā)[J].液晶與顯示,2013(2):261_265.
[14]Da1heimer,Matthias Ka11e,Hansen,et a1.Embedded deve1op_ ment with QT/Embedded[J].Dr.Dobb's Journa1,2002,27(3):48.
[15]馬躍洲,楊亮,等.鎂合金微弧氧化過程控制與監(jiān)測系統(tǒng)[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2,38(3):26_29.
The deslgn of Mlcro arc oxldatlon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P and ARM
LIU Jing,CAO Biao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a1_time qua1ity and simp1ify the man_machine interaction of the micro arc oxidation power contro1 system,an embedded contro1 system based on DSP digita1 signa1 processor TMS320F28335 and ARM microprocessor S3C2440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The DSP is used to detect information,process data and achieve rea1 time contro1 during the micro arc oxidation process.The ARM is used to accomp1ish the function of human_machine interac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res is through SPI.The experiment and app1ication show that this test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response,good man_machine interaction,and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
DSP;ARM;Micro arc oxidation;SPI bus;Linux
TN86
A
1674_6236(2016)10_0088_03
2016_02_02稿件編號:201602007
廣東省_教育部產(chǎn)學研結合項目(2012B091100347)
劉晶(1992—),女,湖北老河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shù)字化電源控制系統(tǒn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