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湖南省桃源縣木塘垸鄉(xiāng)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同學開心極了。
風箏,讓他們平日枯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我了解到,風箏起源于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傳說,墨子花了三年時間,用木頭制造了一只飛鳥——木鷂,飛了一天就壞掉了。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后來,風箏被用在軍事上,傳遞重大信息。到了唐代,造紙業(yè)發(fā)達,人們開始用紙糊風箏,風箏的名字也變成了“紙鳶”。從此以后,風箏成為了民間的娛樂用品。
——周楚楚
風箏,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美好回憶,可對大作家魯迅而言,卻是難過的回憶。因為他小時候弄壞了弟弟的風箏,后來回想起來,十分后悔。在老師帶我們放風箏之前,我還沒放過風箏呢。我問爺爺有沒有關于風箏的回憶。爺爺想了想,打開了話匣子。爺爺說,小時候他和小伙伴們放風箏非常開心。盡管那時候吃不飽、穿不暖,但每到春天,還是會想著法子自己做風箏,然后在田間地頭放飛,窮開心……如今,很多小伙伴都不在了,爺爺也只能看著孫輩們放風箏了。說著說著,爺爺?shù)难劢翘氏铝藴I水。沒想到,平時看起來很嚴肅的爺爺也有柔情的一面。
——易 濤
我的家鄉(xiāng)是魚米之鄉(xiāng)。春天來了,哥哥帶著我和一群小伙伴興高采烈地來到長堤上放風箏。我不會放,哥哥教我放。哥哥說:“放風箏最難的就是讓它飛上天?!?/p>
哥哥讓我拿著風箏跑。一來風,我就松手,只聽到“咣”的一聲,風箏掉下來了。哥哥說:“別著急,再試一次。這回我叫你放你就放。”我又拿起風箏跑了起來,跑了幾步就聽到哥哥說“放”。我把手一松,還是上不去。忽然,刮起一陣比較強的風,才把風箏吹了上去。我拿著手中的線團,在哥哥的指導下,輕輕地扯著,還一邊放著線……風箏終于在天空中自由地搖擺著它那長長的尾巴,越飛越高。
這就是我生平第一次放風箏,事隔二十多年,我還記憶猶新。
——趙斯雅媽媽
五一小長假,我從廣東千里迢迢地趕回老家陪女兒,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和她爸常年在外打工,我女兒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半歲時就跟著奶奶生活。
女兒說,在學校,老師帶他們放風箏,很開心。希望我也能陪她放風箏,我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來到常德市柳葉湖沙灘公園。這里比較寬闊,風也比較大,真是個放風箏的好地方。
我們買了個“大金魚”風箏。其實,我自己心里也樂壞了。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都沒見過真正的風箏。這是我第一次放風箏,并且和女兒一起放,多么開心??!在女兒的指導下,我雙手舉著“大金魚”,由女兒拿著線軸放線。順著風向,我把“大金魚”用力一甩,風箏漸漸地飛向了天空中。女兒拿著線軸邊奔跑邊麻利地放著線,留下了一路的歡笑聲?!按蠼痿~”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只能看到它的一點兒影子了……瞬間,我好像回到了童年,這種感覺真好!
——鄭煜臻媽媽
買來的風箏沒什么意思,千篇一律的面孔,沒個性。我要自己做風箏來放。
我是個愛漂亮的姑娘,當然要做一個漂亮的風箏咯。我做了一只表面畫著彩色蝴蝶的風箏,反面寫了“有夢想的蝴蝶”幾個大字,上面還粘了一些五角星。星星代表天空,這就是蝴蝶的夢想——希望能飛上高高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
大家都說我的風箏很漂亮。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可是,我的風箏中看不中用啊!趙詩雅拿著我的風箏,我拿著線軸,在老師的指導下,逆著風奔跑了一會兒,我大喊一聲:“放!”趙詩雅松開了手,風箏卻像剛學走路的小孩子一樣,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又像會跳舞的姑娘,優(yōu)美地轉了一圈又一圈;更像是龍卷風,一邊飛快地打著旋兒,一邊又緊追著我。我看它飛不上去,就停下了腳步,風箏也飛快地降落,躺在地上“呼呼大睡”。我們試了一次又一次,還是慘不忍睹——風箏在一次又一次“墜機”后,殘了!
我依然很開心,一點也不難過。下次,我一定能做出既好看又能高高飛起的風箏。
——周海夢
風箏,寄托著我們的夢想和愿望,我想,它的夢想就是掙脫束縛住它的線,自由自在地在深藍色的天空中飛翔。
我和小伙伴們放風箏時,我望著高高飛在天上的風箏,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在暑假里,我和媽媽去逛街。我們看見了一群人圍在路上,還不時地指指點點。我好奇地拽著媽媽圍了過去。原來,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摔倒了,東西散落了一地,沒人扶他,也沒人幫忙。這時,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沖了上去,準備去扶那個老人。周圍的人立即勸他不要多事,說什么會騙錢之類的話……小伙子猶豫了一會兒,轉身走了。
我被媽媽硬生生地拉開了。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薇薇,是現(xiàn)在有很多人假裝摔倒,你去扶他,他就會說是你推倒他,然后再問你要錢,懂了嗎?”聽了媽媽的話,我陷入了沉思:為什么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呢?
我望著風箏,決定讓它掙脫線去尋找自由。風箏越飛越遠,希望它能幫我傳遞我的心愿——人和人之間多一點信任與溫暖。
——覃紫薇
(湖南省桃源縣木塘垸鄉(xiāng)中心小學五年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