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基妹
(福建省壽寧景山國有林場,福建 壽寧 355500)
?
地形對福建山櫻花的影響研究
葉基妹
(福建省壽寧景山國有林場,福建 壽寧 355500)
調(diào)查研究了坡位與坡形和3年生福建山櫻花的生長關系,結果表明:坡位與坡形因素對福建山櫻花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樹高、地徑、當年抽高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下坡灣部對福建山櫻花的生長最為有利,其樹高4.36 m(比均值3.04 m高43.4%)、地徑6.05 cm(比均值4.23 cm大43.0%)、當年抽高155.7 cm(比均值98.4 cm高58.2%)。上坡崗脊對福建山櫻花的生長則較為不利。
福建山櫻花;坡位;坡形;生長
福建山櫻花性喜陽、較耐寒和耐旱,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生長,廣泛分布于閩、浙、粵、桂、臺等省區(qū)[1~3]。福建山櫻花(CerasuscampanulataMaxim.),又名緋寒櫻、鐘花櫻桃,屬薔薇科李屬櫻花類落葉小喬木或中喬木,花呈鐘狀下垂性開展,是冬季和早春的優(yōu)良花木?;ㄆ?~3月,先花后葉,繁花滿樹,偶爾可見花葉同放,嫩綠小葉與鮮花綴滿枝頭,觀賞價值極高。
2.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壽寧景山國有林場景山工區(qū),其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9°27′、北緯27°19′,海拔高度300~350 m。該地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7.5 ℃,年平均降水1635 mm,無霜期270 d,平均相對濕度為81%。土壤類型為紅壤,土層深厚,坡度在10°~20°之間,坡向北坡,原生植物為茶葉及其伴生的雜草、蕨類、小雜竹等。
2.2造林地情況
2011年11月對林地進行清理、挖穴,挖穴規(guī)格50 cm×50 cm×40 cm。2012年3月從沙縣調(diào)進福建山櫻花實生容器苗進行造林,苗木規(guī)格為平均地徑32.4 mm、苗高30.9 cm。造林密度為2700株/hm2。造林后每年分別于5月和9月各進行全面鋤草松土1次,造林當年9月結合鋤草施1次過鈣肥。
2.3試驗方法
2014年12月底選擇立地條件相同的地段,按隨機區(qū)組調(diào)查方法[4,5],調(diào)查4個不同坡位與坡形的3年生福建山櫻花的生長情況。4個不同坡位與坡形分別為:A.上坡崗脊、B.上坡灣部、C.下坡崗脊、D.下坡灣部,每個處理5個重復,共設置調(diào)查面積為20 m×20 m的標準地20個,每木檢尺并記錄標準地內(nèi)所有福建山櫻花的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即當年抽梢高度)。
山地種植福建山櫻花,經(jīng)過3年管護初步取得成效,調(diào)查20個標準地的樹高為1.80~4.56 m,平均樹高為3.04 m; 地徑為2.11~6.28 cm,平均地徑為4.23 cm;當年抽高為51.7~168.6 cm,平均抽高為98.4 cm。將20個標準地調(diào)查得到的福建山櫻花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進行統(tǒng)計列于表1。
表1 3年生福建山櫻花生長情況
注: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代表1%和5%的顯著水平
3.1坡位與坡形對福建山櫻花樹高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坡位與坡形對3年生福建山櫻花的樹高有影響,不同坡位與坡形之間的樹高存在著差異。樹高在不同坡位與坡形下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D>B>C>D,即下坡灣部>上坡灣部>下坡崗脊>上坡崗脊,下坡灣部的樹高達4.36 m,比平均樹高3.04 m大43.4%,說明以下坡灣部為最佳。上坡灣部和下坡崗脊的樹高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3.2坡位與坡形對福建山櫻花地徑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坡位與坡形對3a福建山櫻花的地徑有影響,不同坡位與坡形之間的地徑存在著差異。地徑在不同坡位與坡形下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D>B>C>D,即下坡灣部>上坡灣部>下坡崗脊>上坡崗脊,下坡灣部的地徑達6.05 cm,比平均地徑4.23 cm大43.0%,說明以下坡灣部為最佳。
3.3坡位與坡形對福建山櫻花當年抽高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坡位與坡形對3a福建山櫻花的當年抽高有影響,不同坡位與坡形之間的當年抽高存在著差異。下坡灣部水肥條件較好較有利于福建山櫻花的高生長。上坡灣部和下坡崗脊的當年抽高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綜上所述,不同坡位坡形對3年生福建山櫻花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在不同坡位與坡形下從大到小的排序均為D>B>C>D,即下坡灣部>上坡灣部>下坡崗脊>上坡崗脊。下坡灣部的樹高達4.36 m、比平均樹高3.04 m高43.4%,地徑達6.05 cm、比平均地徑4.23 cm大43.0%,當年抽高達155.7 cm、比平均抽高98.4 cm高58.2%,說明以下坡灣部為最佳。因為下坡灣部水肥條件較好較有利于福建山櫻花的高生長和根莖生長。上坡崗脊對福建山櫻花的生長則較為不利,上坡崗脊的樹高僅1.94 m、只有平均樹高3.04 m的63.8%,地徑僅2.26 cm、只有平均地徑4.23cm的51.0%,當年抽高僅56.7 cm、只有平均樹高98.4 cm的57.6%。上坡灣部和下坡崗脊的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也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1)山地能夠種植福建山櫻花。福建山櫻花經(jīng)過3年管護初步取得成效,經(jīng)調(diào)查20個標準地的平均樹高為3.04 m、平均地徑為4.23 cm、平均當年抽高為98.4 cm。
(2)不同坡位坡形對3年福建山櫻花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在不同坡位與坡形下從大到小的排序均為D>B>C>D,即下坡灣部>上坡灣部>下坡崗脊>上坡崗脊。下坡灣部的樹高達4.36 m、比平均樹高達43.4%,地徑達6.05 cm、比平均地徑大43.0%,當年抽高達155.7 cm、比平均抽高達58.2%,說明以下坡灣部為最佳。上坡崗脊對福建山櫻花的生長則較為不利,上坡崗脊的樹高僅1.94 m、只有平均樹高的63.8%,地徑僅2.26 cm、只有平均地徑的51.0%,當年抽高僅56.7 cm、只有平均抽高的57.6%。上坡灣部和下坡崗脊的樹高、地徑和當年抽高也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3)建議對福建山櫻花進行修剪。對崗脊部位的福建山櫻花進行施肥等措施,以促進福建山櫻花的生長速度,提高種植區(qū)的整齊性,增加可觀賞性。
[1]魏云華,林魁,林清,等.福建山櫻花研究現(xiàn)狀及其園林應用[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1(19):136~137.
[2]呂月良,陳璋,施季森,等.福建山櫻花扦插繁殖及其影響因子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6,32(2):1~7.
[3]呂月良,陳璋,施季森.福建山櫻花研究現(xiàn)狀、開發(fā)前景與育種策略[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0(1):115~118.
[4]洪偉,林思祖.計量林學研究[M].成都:電子科技出版社,1993.
2016-06-16
葉基妹(1972—),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營造林,森林管護,自然保護區(qū)和森林公園開發(fā)工作。
S685
A
1674-9944(2016)15-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