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陽
如何防范政治上“成熟”標準被異化
文/金陽
當前,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反對腐敗、政治生態(tài)向好的大背景下,重用“改革促進派”“政治上成熟干部”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但在實際選人用人工作中,政治成熟型干部的標準卻出現(xiàn)了變形異化現(xiàn)象,隱性標準大行其道、大有市場,好標準沒有“真落地”,好干部沒有“好前途”,導致官場“逆淘汰”現(xiàn)象,傷了好干部的心,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那么,政治上“成熟”標準異化有哪些表現(xiàn),深層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防范?
會想事。會想事就是心中有鏡,善于“換位思考”。有的干部奉行“揣對心思,跟對領導”,不琢磨事,專琢磨人,就像領導肚子里的“蛔蟲”、腦子里的“神經”,對領導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在心里、看在眼里。挖空心思揣摩領導的好惡,把領導哄得高高興興,讓領導過得舒舒服服,替領導想得周周到到,是領導眼里的“紅人”和“心腹”。
會看事。會看事就是眼中有活兒,善于“察言觀色”。有的干部奉行“干活兒不由東,累死也無功;干活兒不由主,永遠就是仆”的為官理念,一切聽領導話,跟領導走。既能做好領導交辦的“分內之事”,又能理解領導未挑明的“弦外之音”,對領導有明確指示精神的事項,照辦、速辦、馬上辦,做到事不過夜、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對領導雖沒有明確指示但有一定暗示的事項,想方設法辦、創(chuàng)造條件辦,做到辦對了領導英明、辦錯了自己擔責,是領導眼中的“貼心人”。
會來事。會來事就是謀中有道,善于“投其所好”。有的干部看人下菜碟、看人戴帽子,精于看前后左右關系尤其是看領導臉色行事,善為己謀,善于攻心。不斷揣摩領導意圖,時刻觀察領導臉色,四處打探領導喜好,到處“活動”拉關系,廣結關系網,經常與領導套近乎,善于表現(xiàn)、樂于表功,容易給領導留下頭腦靈活、辦事活泛的好印象。有事沒事愛往領導辦公室、家里跑,不但讓領導個人說好,也讓領導家人說好,不但上級說好,下級也說好,是領導眼中的“親人”。
會說事。會說事就是嘴上有技,善于“歌功頌德”。領導干部不僅需要“干將”干事,更需要“吹手”說事。有的干部“嘴皮子硬”,說功勝于做功,能把虛的說實了,假的說真了,壞的說好了,弱的說強了,小的說大了,無的說有了,足見其說功。雖無文韜武略,但卻能說會道,把領導想說自己不便說的都替領導說出去,讓領導在廣播里有聲、報紙上有名、電視里有影,把成績說透,把功勞表足,使領導在上級面前有面子、組織面前有業(yè)績、群眾眼里有能力。這類干部是超級“演說家”、出色“吹鼓手”。
會平事。會平事就是險時有用,善于“救駕滅火”。領導干部不僅需要“吹鼓手”表功,更需要“消防員”滅火。有的干部奉行“平事就是辦事,搞定就是穩(wěn)定”,神通廣大,人脈廣,人緣好,頭腦靈活辦法多,交際廣泛本事大,再困難的事都能給領導辦妥,再棘手的事都能給領導平息,在單位是個難得的息事平事“人才”。雖干不了大事,但能平難事、解煩事,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挺得起、沖得上、打得贏。對領導忠貞不貳、不離不棄,能給領導遮風擋雨、擋箭堵槍。這類干部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有用、什么時候能用。
“潛規(guī)則”代替了“顯規(guī)則”。近年來,在一些地方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拉票是正常的,不拉票是不正常的,誰不拉票誰吃虧”,似乎成了官場“潛規(guī)則”。這種所謂的“潛規(guī)則”代替了“不跑不送、照樣使用,又跑又送、查處不用”的“顯規(guī)則”,嚴重違背了黨的干部路線和原則紀律,敗壞了選人用人風氣,正派干部很有意見,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必須堅決加以鏟除。
“軟標準”代替了“硬杠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20字好干部”標準,這是組織選人用人的硬標準、硬杠杠。但在一些地方的實際選人用人工作中,“好干部”標準卻走了形、跑了調、變了味,變成了“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領導標準就是選人標準,讓好干部感到心酸、心寒。
“唱贊歌”代替了“唱反調”。長期以來,在一些領導班子的民主生活會上,充斥著一股歪風邪氣,沒人想、沒人愿、沒人敢說實話、說真話,聽不到真實聲音,尋不到不同意見,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了表揚與自我表揚,“唱贊歌”成了主旋律,表面上成績可喜可賀,形勢一片大好,班子團結和諧?!俺凑{”之人被扣上故意找碴兒、否定成績、破壞團結、影響和諧的“大帽子”,受到打壓排斥。于是,更多的老實人、實在人變“聰明”了、變“成熟”了,加入了“唱贊歌”的行列,“唱贊歌”成了集體“大合唱”。
“會來事”代替了“會干事”。“會做事”者崇尚“先升值再升職”的理念,在其位,謀其政,干其事,只會低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不會恭維奉承,在晉升中容易被人忽視?!皶硎隆闭呱钪O“做得好不如說得好,說得好不如拍得好”的道理,崇尚“關系學”,廣布“關系網”,深諳關系之道,擅于投機鉆營,擅長投機取巧。“會來事”者能跑會送,易被提拔使用;“會做事”者不跑不送,常常原地不動。
“逆淘汰”代替了“正淘汰”。一些依靠灰色收入跑官、買官、要官的官員,以金錢開路,用利益打通關系,往往能得到提拔;而為官清廉的領導干部,不愿打點關系,往往遭到冷落。有責任、有擔當、想干事的干部因說話“討人嫌”,干事“得罪人”,容易遭受各種阻撓,最終被晾在一邊;而那些豪言壯語多、實際行動少的投機干部卻升遷有道。一些實實在在干事、為百姓謀福利的干部,因政績不容易被看到,升遷無望;而那些擅長“花拳繡腿”,熱衷“看得見、摸得著”政績的干部卻能順利升遷。這種官場“逆淘汰”現(xiàn)象,嚴重破壞了政治生態(tài),挫傷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
一是練眼力,防“演員型”干部“惑政”。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的干部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演技高超,慣用“障眼法”,善擺“迷魂陣”,演什么像什么,在組織面前演能力,在領導面前演忠誠,在群眾面前演偽善,演得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演出了人間百態(tài)、多面人生。人前演謙謙君子,人后是卑鄙小人;臺上演浩然正氣的清官,臺下是嗜錢如命的貪官,迷惑領導,迷惑組織,迷惑群眾。有時組織也會被這些假象所迷惑,也有看走眼、用錯人的時候。這就需要組織部門要多練眼力,像孫悟空一樣有雙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過組織的“法眼”,都會現(xiàn)出原形。
二是練聽力,防“吹牛型”干部“誤政”。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有的干部“吹功”大于“做功”,好像無所不能、無人能及,談大思路、大規(guī)劃、大戰(zhàn)略張口就來,談理想信念、個人抱負、人生目標慷慨激昂、躊躇滿志,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把領導吹得暈暈乎乎。乍一聽來,確實感到其有思路、有想法、有能力,是個難得的“人才”,如果不提拔重用,就是浪費人才、埋沒人才,就對不起組織、對不起人民。但仔細辨析,好“吹?!钡母刹繉嶋H上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好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如果重用這類干部,就會延誤發(fā)展。
三是練心力,防“木偶型”干部“怠政”。
“木偶型”干部典型的特點是“政治傀儡”“政治代理”“政治替身”,一切全聽領導指示,任憑領導擺布,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領導說什么就是什么,領導讓干什么就干什么,領導怎么說自己就怎么干,形如“政壇擺設”,狀如“公堂木偶”,不僅個人蹉跎歲月、庸碌無為,更把責任掛了空擋、讓承諾放了空炮,最終誤了事業(yè),傷了民心。這類干部表面上看,老實聽話,忠誠可靠,思想和行動與組織和領導保持高度一致,但實際上卻因循守舊、不思進取、不堪重任。組織部門要多用心,選用那些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堪當大任、勇?lián)厝蔚母刹?,嚴防“木偶型”干部進入重要崗位、擔當重要職務。
四是練腦力,防“魔術型”干部“騙政”?!澳g型”干部善用政治“道具”,善玩“政治魔術”,慣用愚人“面具”,慣玩“政治騙術”,善于偽裝自己,隱藏自己,給自己穿上了“隱身衣”,戴上了“變色鏡”,讓人摸不著頭腦,看不清真相,難分真假,難辨真?zhèn)?。一旦組織選用了“魔術型”干部,就等于給自己戴上了“魔咒”,讓自己陷入了“五迷陣”,在真相被揭穿之前,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一旦魔術“真相”被揭穿,就會引發(fā)官場震蕩,造成破壞作用。因此,在選用干部時,組織部門一定要多用腦想想,不要被干部的表象所迷惑,要善于透過表象看實質。
五是練耐力,防“早熟型”干部“弱政”。干部成長一般都要經歷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成就期→淡出期五個階段,也不排除特別優(yōu)秀的干部被破格提拔、優(yōu)先重用的情況,但決不能讓“特例”成為“慣例”。有的干部受政治、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出現(xiàn)了“早熟”現(xiàn)象,深諳官場“潛規(guī)則”,靠金錢打通關系,用關系疏通關系,被各種關系“催熟”,跨越了干部成長的特殊階段,很快被提拔重用。因這類干部沒有基層工作經歷,沒經過艱苦環(huán)境鍛煉,遇到緊急突發(fā)情況,缺乏冷靜之心、應對之策,變得手足無措、驚慌失措,造成了一定損失和不良影響。組織部門對這類干部一定要有耐心,決不能以干部年輕化為由急功近利,搞拔苗助長和矮子里拔將軍,違背干部成長規(guī)律,讓年輕干部外熟內生。
(責編/傅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