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沙沙
(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
粘滯阻尼器對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減震作用分析
孫沙沙
(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230601)
粘滯阻尼器可有效減少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以其特有的使用空間靈活的優(yōu)點被廣泛采用.文章運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軟件SAP2000,通過動力時程分析方法,對比分析設有粘滯阻尼器和未設有粘滯阻尼器的兩種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減震控制結果,分別計算其層間位移角、速度、位移和頂層加速度.筆者認為,粘滯阻尼器的設置對高層建筑物可以起到耗能減震作用.
粘滯阻尼器;耗能減震;有限元軟件SAP2000;動力時程分析
目前,土地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為節(jié)約土地,出現(xiàn)了大量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是高層住宅采用較為普遍的結構形式,它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代替框架結構中的梁柱,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剪力墻,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需求.隔震技術近年來發(fā)展比較成熟,工程建筑中應用廣泛,理論研究也比較完善,但這種技術在高層或超高層結構中應用效果不是很理想.耗能減震技術通過附設抗震裝置方式使結構具有足夠的附加阻尼,以滿足地震下預期的結構位移要求[1-2],同時可減少結構水平和豎向的地震作用,適用范圍較廣,結構類型和高度也不受限制,能夠降低地震對結構本身的影響,提高了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確保了結構的安全[3-4].因此,耗能減震技術在我國實際工程中開始應用,其中粘滯阻尼器耗能減震技術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主要原因是粘滯阻尼器減震技術減震效果顯著、構造不復雜,同時適用范圍廣.本文以一15層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為例(如圖1所示),采用動力時程分析法進行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求解,對普通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和附設粘滯阻尼裝置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地震作用下的模擬分析,評估其抗震性能[5-6].
圖1 15層建筑三維簡圖
1.1微分方程的建立
進行結構動力分析時把多自由度體系轉化為一個近似懸臂梁的串聯(lián)質(zhì)點系模型[7].
運動微分方程為[8]:
(1)
1.2微分方程求解
忽略非線性單元時,為了避免計算機模型因此可能造成的不穩(wěn)定性,一般是在方程中加入剛度為任意值的“有效彈性單元”[9].通過在方程左右兩邊均添加Kex(t),(1)式可改寫為:
=R(t)-RNL(t)+Kex(t)
(2)
上式中,Ke為任意數(shù)值有效剛度.于是方程(2)可改寫成下列形式:
(3)
(4)
上式中,Ω2是對角矩陣,I為單位矩陣.假定(3)式解的表示形式為:
(5)
公式(5)為耦合方程,將其代入公式(3)中,并將左右兩邊同乘ΦT可得:
(6)
其中,F(xiàn)(t)為非線性模態(tài)荷載.
(7)
將公式(7)簡化寫成分量形式,省略下標得到:
(8)
通過PDM項目管理模塊開發(fā)的 “文檔完整性檢查”功能,可自動監(jiān)測整套產(chǎn)品文檔的完整性,防止項目關鍵文檔缺失,企業(yè)技術文件得以完整保留,數(shù)據(jù)的安全性更強。PDM通過對數(shù)據(jù)加密進行存儲,有嚴密的權限管理功能,設計數(shù)據(jù)存在企業(yè)私云服務器上,通過系統(tǒng)的權限控制功能,限制產(chǎn)品信息的訪問、刪除、更改,使數(shù)據(jù)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公式(8)的求解如下:在i-1到i的Δt時間間隔內(nèi),即在較小時間增量內(nèi)采用三次荷載及線性函數(shù)逼近,可得微分方程:
(9)
方程(9)由通解和特解兩部分構成,可解得:
(10)
上式中:b1,b2,b3,b4,b5,b6分別為常數(shù).為了書寫簡便,我們令:
C(t)=e-ξatcos(ω0t),
(11)
將(11)式代入(10)式中可得:
y(t)=b1S(t)+b2C(t)+b3+b4t+b5t2+b6t3
(12)
通過對公式(12)進行一、二階求導得到:
=D(t)b
(13)
其中,b=(b1,…,b6)T.把求解結果(13)式帶回(9)式中,采用待定系數(shù)法,根據(jù)初始條件ρs和y(0)=yi-1,得到:
(14)
其矩陣表達式為:
(15)
綜合分析(13)式和(15)式,可得到一個迭代公式:
(16)
2.1結構概況
采用一15層的高層建筑為算例,結構高50.4 m,長度是30 m,寬度為16.2 m.建筑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場地類別為Ⅱ類,基本特征周期為0.4 s,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g.第一層層高為4.2m,上面各層層高為3.3m.框架柱截面尺寸為400mm×400mm,梁柱受力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板中受力鋼筋采用HRB335級鋼筋.框架梁、柱采用混凝土等級為C40,樓板用混凝土等級為C30.
圖2 結構平面布置圖
2.2粘滯阻尼器布置圖
文中采用彈簧-阻尼器單元COMBIN14作為粘滯阻尼器,各個樓層對稱布置,每層6個,其基本參數(shù)如表1.
表1 阻尼器基本參數(shù)
圖3 阻尼器平面布置圖
2.3計算結果
根據(jù)地震波選取條件,本文選擇兩組天然地震波,El-Centro地震波和TAFT地震波.通過SAP2000建立模型,分別比較未設有和設有粘滯阻尼器的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層間位移角、速度、位移和頂層加速度等特性.
圖4 EL-Centro波作用下樓層速度最大值
圖5 Taft波作用下樓層速度最大值
圖6 EL-Centro波作用下樓層加速度最大值
圖7 Taft波作用下樓層加速度最大值
圖8 EL-Centro波作用下樓層位移最大值
圖9 Taft波作用下樓層位移最大值
2.4結果分析
(1)對比圖4、圖5,粘滯阻尼器的設置對樓層速度的減少有顯著作用,EL-Centro地震波下樓層速度減少幅值為10.84﹪~41.03﹪.Taft地震波下樓層速度減少范圍為10.56﹪~25.87﹪.粘滯阻尼器作用下EL-Centro地震波對降低層間速度的作用更明顯.從上部樓層開始,控制層間速度變化趨勢逐漸增大.
(2)對比圖6、圖7,樓層低時,結構在EL-Centro地震波下加速度動力響應衰減顯著,且加速度衰減速度較為均勻;Taft地震波作用下加速度降低幅值較為跳躍,中間層加速度有增大,最高增加幅值達到10.42﹪,是地震能量在結構中聚集累加的原因.在樓層中間部位,兩種地震波耗能差距明顯,上部樓層開始兩種地震波對結構加速度影響程度較為接近.
(3)對比圖8、圖9,EL-Centro地震波下樓層位移減小最大幅值為42.74﹪,而Taft地震波下樓層位移最大減小幅值為61.37﹪,從首層到最高層,減小幅值逐漸增大.對每一層來說,Taft地震波對樓層位移的耗能控制都要比EL-Centro地震波顯著.在中間層時,粘滯阻尼器的設置對樓層位移的削減作用最明顯.從中間層往上降低數(shù)值有限,對位移變化基本無影響.
(4)表2中,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層間位移角最大減小值為48.87﹪,Taft地震波下最大減小值為63.44﹪.中間樓層時層間位移角變化幅度較為均勻,是因為粘滯阻尼器改變了結構的剛度分布,層間位移角的大小合乎規(guī)范要求.因此,粘滯阻尼器的設置對結構的層間變形有削減作用.
表2 層間位移角的最大值
粘滯阻尼器的設置對樓層速度、加速度、位移以及位移角均有削弱作用,起到了耗能減震的作用,提高了結構的安全系數(shù).對樓層速度與樓層加速度來說,EL-Centro地震波對降低層間速度的作用更明顯,對樓層加速度的削弱更穩(wěn)定安全.對樓層位移來說,Taft地震波對樓層位移的耗能控制作用比EL-Centro地震波顯著.對層間位移角來說,兩種地震波的影響差異不大,均能對層間變形有減弱作用.
[1]REINHOMAM,LIC,CONSTANTIOUMC.Experimentalandanalyticalinvestigationofseismicretrofitofstructureswithsupplementaldamping:partI-fluidviscousdampingdevices[R].TechnicalReportNCEER-95-0001,Buffalo:NationalCenterforEarthquakeEngineeringResearch, 1995:20-26.
[2]HENRYCH.Eficiencyofthemotionamplificationdevicewithviscousdampersanditsapplicationinhigh-risebuildings[J].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2009, 8(4): 521 -536.
[3]周云.耗能減震加固技術與設計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52-159.
[4]周福霖.工程結構減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87-94.
[5]凌向前.附設粘滯阻尼器的消能減震結構的抗震分析與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8.
[6]徐培福, 黃小坤, 容柏生.《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J]. 建設科技, 2014, 37(3):29-30.
[7]黨育,杜永峰.基礎隔震結構設計及施工指南[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345-352.
[8]北京金土木軟件技術有限公司.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38-245.
[9]愛德華·L·威爾遜.結構靜力與動力分析:強調(diào)地震工程學的物理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136-150.
[10]胡宗武,吳天行.工程振動分析基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75-180.
[11]干洪,余龍.短肢剪力墻結構的減震分析[J]. 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2012,20(3):1-5.
(責任編輯穆剛)
Damping effect analysis of viscous damper on high-rise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SUN Shasha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efei Anhui 230601,China)
Viscous damper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High-rise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with the advantage of its unique use of space flexible is widely used. By using the large-sc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he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viscous damper and a viscous damper of two high-rise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damping control results, the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angle, velocity,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top were calcula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viscous damper settings does have the effect of energy dissipation on the tall building.
viscous damper; energy dissipation;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SAP2000;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2016-04-10
孫沙沙(1991-),女,安徽宿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工程結構抗震理論與應用方面的研究.
TU352.1
A
1673-8004(2016)05-0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