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小時候,全家人僅靠父親教書,母親養(yǎng)蠶織布為生。
一天,華佗的父親帶他到城里“斗武營”(即當?shù)馗缓蓝啡任涞牡胤剑┛幢任洹;丶液蟾赣H忽然得了肚子疼的急病,醫(yī)治不及,死了!那時華佗才七歲,華佗說:“娘,城內(nèi)藥鋪里的蔡醫(yī)生是我爸爸的好朋友,我去求求他收我做個徒弟,學醫(yī),既能給人治病,又能養(yǎng)活娘,行嗎?”娘聽了,滿心歡喜。
華佗拜了師傅,就跟蔡醫(yī)生學徒,不管是干雜活,采草藥,都很勤快賣力,師傅很高興。一天,師傅把華佗叫到跟前說:“你已學了一年,認識了不少藥草,也懂得了些藥性,以后就跟你師兄抓藥吧!”華佗當然很樂意,就開始學抓藥。誰知師兄們欺負華佗年幼,鋪子里只有一桿戥秤,你用過后我用,從不讓他沾手。華佗想:若把這事告訴師傅,責怪起師兄們,必然會鬧得師兄弟之間不和,但不說又怎么學抓藥呢?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華佗看著師傅開單的數(shù)量,將師兄稱好的藥逐樣都用手掂了掂,心里默默記著分量,等閑下時再偷偷將自己掂量過的藥草用戥秤稱稱,對證一下,這樣天長日久,手也就練熟了。
有一回,師傅來看華佗抓藥,見華佗竟不用戥秤,抓了就包,心里很氣憤,責備華佗說:“你這個小搗蛋,我誠心教你,你卻不長進,你知道藥的分量拿錯了會死人的嗎?”華佗笑笑說:“師傅,錯不了,不信你稱稱看?!辈提t(yī)生拿過華佗包的藥,逐一稱了分量,跟自己開的分量分毫不差。再稱幾劑,依然如此,心里暗暗稱奇。后來一查問,才知道是華佗刻苦練習的結(jié)果,便激動地說:“能繼承我的醫(yī)學者,必華佗也!”此后,便開始專心教華佗望聞問切。
一次,丁家坑李寡婦的兒子在渦河里洗澡被淹壞了,李氏飛奔而來找蔡醫(yī)生,蔡醫(yī)生見孩子雙眼緊閉,肚子脹得像鼓,便嘆氣說:“孩子難救了?!崩钍下犃丝薜盟廊セ顏?。華佗過去摸了摸脈,低聲對師傅說:“孩子可能還有救!”蔡醫(yī)生不信。華佗叫人牽頭牛來,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再放平孩子,用雙腿壓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雙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動著,約莫一刻鐘工夫,孩子漸漸喘氣,睜開了眼。華佗又給開了劑湯藥,把孩子治好了。華佗起死回生的消息像風一樣地傳開了。蔡醫(yī)生羞愧地對華佗說:“你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沒本事教你了,你出師開業(yè)去吧!”華佗出了師,也不開業(yè),卻游學徐土一帶,尋訪名醫(yī),探求醫(yī)理,給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