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 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極具典雅、古樸之特色,以瓷質細膩、線條流暢著稱于世。龍泉青瓷分『哥窯』和『弟窯』,哥窯瓷品以紫口鐵足、釉裂成紋見長;弟窯則以晶瑩潤澤的青釉聞名天下。
這是青瓷大師徐朝興的得意之作,造型簡練,大敞口,小圈足,一覽無余。最吸人眼球的還是那精致細密的跳刀紋,從碗的底部開始,呈放射狀地旋轉著向碗沿發(fā)散開來,達到靜中有動、動中有神、神中有形、形中有痕的藝術效果,讓人不得不嘆服徐大師手工跳刀技藝的神奇魅力。所謂“跳刀”,即是將瓷胎置放于高速旋轉的機器之上,一手拿刀“抖”上數(shù)萬甚至數(shù)十萬刀,不僅要求快速而且要保證穩(wěn)健,才能做到紋路均勻統(tǒng)一,可以說是一個難度極大的工程。徐朝興說,運用跳刀技術,需要淡定的心態(tài)與寧靜的氛圍,所以他一般在早晨做跳刀。
作為龍泉青瓷的泰斗級人物,徐朝興從13歲開始拜師學藝,50多年來逐漸形成清醇、典雅、洗練的藝術風格。在發(fā)揚傳統(tǒng)青瓷精華的同時,拓寬了青瓷的美學范疇,升化了陶瓷文化的內涵。